1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第一节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烂脚瘟,是常发性、普发性病害,也是引起产量损失较多的一种病害。在本市,多数稻区纹枯病发生较重,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稻株受害后,轻的影响谷粒灌浆,重的引起倒伏,致使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70%。除水稻外,本病原菌还为害玉米、甘蔗、小麦、高粱等多种农作物。一、发病症状该病在抽穗期前后发生最普遍,受害部位主要在叶鞘和叶片上,程度严重时也可为害穗部和深入茎杆内部。1、叶鞘发病。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其上生长出许多菌丝,向上部叶鞘、叶片蔓延。几个病斑常联合成云纹状大斑块,重病叶鞘常发黄枯死。2、叶片和茎部发病。叶片和茎杆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病情急剧扩展时可致叶片腐烂。上部叶片病重时,形成所谓“烂顶”或“穿顶”现象,并可引起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而出现“胎里死”;穗部发病,秕谷增加,粒重明显减轻,甚至造成全株倒伏、枯腐。田间湿度大时,病部长出近白色菌丝体,菌丝纠结形成暗褐色、扁球状的菌核。菌核多数附在叶鞘上,容易脱落;也有部分菌核存留在叶鞘和茎杆缝隙间。病部后期往往形成一层粉状子实层。二、病原侵染循环1、病原。无性阶段半知菌类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有性阶段担子菌门亡革菌。菌丝初长时无色,老熟后呈黄褐色,有分枝,菌丝体交织纠集成菌核。菌核多生于寄主表面,初为白色,成熟时黄褐色至暗褐色,扁球形,易脱落土中。菌核大多能浮在水面,多个菌核有时会连合成不规则的菌核块。病菌生长温度10-42℃,最适温度28-32℃。病菌侵入寄主温度23-35℃,最适温度28-32℃。菌核的存活力很强,而且无休眠期和后熟期,当年新生菌核在适宜条件下即能萌发侵染致病,形成下代菌核。相对湿度在85%以下,侵染受到抑制;日光可抑制菌丝生长。2、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稻草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天灌水耕耙时,这些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随处漂移。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水稻分蘖盛期,行间密闭,通风透光差,相对湿度增加,依附于稻基部的菌核便大量萌生菌丝,在叶鞘上延伸,从叶鞘表面或叶鞘缝隙处进入叶鞘内侧,从气孔侵入,也可从表皮细胞间隙或穿透表皮细胞壁侵入。除浮核外,在泥面的沉核和田边杂草及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的病菌也不断地通过多途径黏附并侵染稻株。潜育期短的1-3天,长的3-5天,稻株发病后,病部再长出菌丝体和形成新的菌核。通过菌丝的延伸缭绕作用和落入水中的新菌核进行再侵染。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病害以横向(水平)扩展为主。增加病丛率及病株数;抽穗后以纵向(垂直)扩展为主,增加严重度。一般至稻株抽穗后的10天内,病害达到高峰。三、发病条件本病发生的轻重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品种抗性和菌源基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21、气候。本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在品种和栽培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同年份间同一时期病害发生轻重主要是受气候影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又逢多雨天气时,病害开始发生;在23-25℃并伴多雨天气时,病情缓慢扩展;在28-32℃和97%以上的相对湿度时,病情扩展最快。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0℃左右时,病害受到抑制。在本地区纹枯病发病高峰期,早稻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中稻7月上旬至8月下旬,晚稻8月下旬至9月中旬。2、栽培管理。本病发生轻重与栽培技术关系很大,尤其是肥水管理影响更大。凡偏施氮肥或过量集中追施氮肥,稻株叶片柔嫩披垂,色泽浓绿,株间密不透风,会增加田间湿度,降低稻株抗病力,有利于菌丝延伸扩展、侵染发病。施足基肥,配施磷钾肥,适时适量追肥,既保证合理的养分供给,又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提高植株抗病力。浅水勤灌,湿润灌溉,适时搁田,可有效地抑制病害的蔓延。3、品种抗性和生育期。水稻品种间抗性有一定的差别,但未发现有高抗或免疫品种,主要表现为株形抗病性。一般情况下是籼稻较抗病,粳稻易感病;矮秆阔叶品种比高秆窄叶品种发病重。杂交稻分蘖力强,株间密度大,叶片繁茂,有利于病害向水平和垂直二个方向扩展,往往比常规稻发病重。生育期和组织老嫩与发病程度有一定关系。新抽生的叶鞘和叶片较老龄叶鞘叶片耐病,抽穗前上部叶鞘叶片较下部的抗病;抽穗后,上位叶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输送,其抗性亦随之下降;水稻在孕穗、抽穗期较幼苗及分蘖期感病。稻株在孕穗、抽穗后,新生根减少,根系活力下降,抵抗力减弱,而且此时叶片宽大、叶鞘松散,对病菌侵染有利。乳熟期后,下部叶片逐渐枯死,田间湿度下降,抑制病情发展,至黄熟期基本停止。4、菌源基数。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与翌年水稻初期病害发生呈正相关。上年未防治或防治差的重病田,越冬菌核数量多,初期株病率往往较高,如遇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病害就会严重流行。反之,新垦田(水旱轮作田),上季防治效果好的轻病田,或在耕耙时打捞菌核较彻底的田块,菌核数量少,初期发病通常较轻。四、防治方法防治纹枯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少病菌初次侵染来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在关键时期及时施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1、减少菌核残留量。病田收割时,要将病稻草和田中杂草清理出,集中挖坑沤制,经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并且尽量用于蔬菜等旱地作物的基肥。翌年春季灌水耕耙时,尽量打捞菌核浮渣,集中晒干烧毁或深埋。2、选用较抗病品种。水稻对纹枯病没有生理抗病性,一般是由品种的株型和耐肥性决定的。茎杆粗壮、叶型窄而直挺、耐肥的品种抗病性较强。3、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作底肥,及时、适量追肥,配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割时青秆黄熟。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促分蘖,苗足及时排水,搁田促根,肥田重搁,薄田轻搁,浅水养胎,湿润长穗,不断水过早,防止早衰”。这样培育的水稻,禾苗生长健壮,叶直茎硬,根系发达,有利于防病保丰收。4、药剂防治。当水稻分蘖封行期病丛率达5%和孕穗期病丛率达10%时,即应施药普治1次,如果抽穗期病丛率达20%,仍需施药防治1次;对孕穗期和抽穗期的重病田块,需防治2次。常用的药剂是井岗霉素水剂、粉剂等多种制剂,该药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高、持效期长,能耐雨水冲刷,对作物无药害,至今仍未发现纹枯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是多年来防治本病普遍使用的一种药剂。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用量100-150毫升,兑水40-50千克喷雨。也可每亩用:30%爱苗乳油20毫升,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千克喷雾。在喷施时,要注重喷射稻丛的中下部。由3于稻飞虱会促使病害加剧,因此,还要注意兼治稻飞虱。(周仕龙)第二节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稻瘟病也叫稻热病、跌头死、火烧瘟、吊头瘟等,发生普遍,危害后损失较大,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抗性育种的开展和防治技术的改进,稻瘟病的发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由于品种抗性的演变、不良气候影响等原因,此病也曾有几次大的流行,如1983-1984年,“广陆矮4号”发生大面积穗颈瘟,发病最重的田块穗发病率接近100%。近几年在部分地区或个别品种上仍有发生。一、症状识别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因发病时期不同,症状也有较大的差异,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1、苗瘟。常发生在三叶期以前,初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淡红褐色,然后枯死,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灰绿色霉层。2、叶瘟。因品种、气候条件等影响,叶瘟病斑变化较大,可以分为白点型、褐点型、急性型、慢性型等几种。白点型。为叶瘟初期病斑,白色、圆形。褐点型。为褐色小斑点,受叶脉限制,病斑中央为褐色坏死部,周围包着黄色中毒部。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坏死部与中毒部不明显,病斑正反面均产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是叶瘟的典型病斑,为梭形或长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潮湿时病斑背面会长出灰绿色霉层。本病褐点型病斑与胡麻叶斑病相近,但胡麻叶斑病的病斑为椭圆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中毒部对光半透明。3、节瘟。在茎节上生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后整个节变黑色,致使茎节折断,穗干枯。4、穗颈瘟。发生于穗下第一节穗颈上,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点,后黑心为淡褐色或墨绿色,形成白穗,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灰绿色霉层。穗颈节变色可与螟虫等引起的白穗区分。5、枝梗瘟。发生于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瘟相似,形成花白穗,发病迟而轻的只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6、谷粒瘟。病斑椭圆形褐色斑点,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灰绿色霉层。谷粒瘟与谷枯病相似,谷枯病病斑边缘不清晰、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可与本病区分。7、镜检。本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梨孢属真菌,病斑上霉层即为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常束生,顶端产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为鸭梨形或慈菇形,一般有2个分隔。二、流行规律1、侵染循环。稻瘟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和病谷等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到20℃时,若遇阴雨天气,病部就能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藉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萌发,从寄主的机动细胞或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侵染后病斑上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2、影响流行的因素。稻瘟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病害,除了有大量的病原菌外,流行还需4要感病的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1)感病的寄主。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及损失大小与品种抗病性的强弱关系很大。一般来说,籼稻较粳稻抗病,在一般年份,抗性品种基本上不发病,而感病品种或多或少会发生。品种的抗性是变化的,由于稻瘟病生理小种较多,而品种的抗性是抗某个或某几个生理小种,长期种植后,致病的生理小种比例上升,或新的生理小种产生,且品种本身的抗性要退化,因此品种抗性就产生了变化,抗病品种就变成了感病品种。水稻品种在地区间的抗性是不同的。由于地区间稻瘟病病菌的生理小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个水稻品种对某地区的生理小种有抗性,对另一地区的主要生理小种可能表现感病。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一般来说,叶瘟发生重的品种易发生穗颈瘟,但并不是绝对的,部分品种苗期不发生叶瘟,但穗期仍要发生穗颈瘟;另外新生叶出叶当天及始穗时易感病,出叶或抽穗6天后抗病性逐渐增强。(2)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萌发、传播、侵入均需要相应的温湿度条件,肥水管理差、不良气候都会导致水稻植株抵抗力下降而加重发病。气候条件。稻瘟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以上,因此连续阴雨天气有利稻瘟病发生,低山区或沿山一带常有云雾或晨露较重,也对该病发生有利;连续阴雨天气及秋季冷空气影响还会降低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稻瘟病发生。因此,在本地区6月下旬、8月份如遇连续阴雨,就有可能发生早稻穗颈瘟、晚稻叶瘟,9月中下旬如遇冷空气袭击,晚稻穗颈瘟与枝梗瘟发生就较重。肥水管理。迟施偏施氮肥,会使植株体内的碳氮比(C/N)降低,引起水稻贪青迟熟,抽穗不整齐,感病期延长,往往诱发稻瘟病;增施磷钾肥、硅肥等可提高水稻植株对稻瘟病的抵抗能力,可减轻稻瘟病的发生;长期淹水或冷水串灌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根系发育,又提高了田间湿度,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发展趋势预测和损失估计1、叶瘟发展趋势预测。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品种抗性、分蘖至孕穗期气候,田间标志是发病中心和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中,如发现发病中心或中心病株,一周后叶瘟将普遍发生,如出现急性病斑并急剧增加,叶瘟就会大发生。2、穗颈瘟发展趋势预测。如是抗病品种,或穗期以晴朗天气为主,日照充足,穗颈瘟的发生较轻,反之有可能严重发生。3、病情严重度分级与产量损失估计。为正确反映稻瘟病发生的严重度和估计危害损失情况,常根据稻瘟病穗部发病部位(包括穗颈瘟和枝梗瘟)进行分级,穗瘟的分级及对应的产量损失见下表(表5-1):表5-1稻瘟病穗瘟严重度分级标准级别发病范围或程度产量损失%0无病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