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行政领导•美国总统要有什么样的素质?第五章行政领导•本章的重点内容:•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第三节行政领导制度•第四节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第五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第六节公共领导: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及其特点•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三、行政领导的含义和作用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说•一、领导及其特点•(一)领导的概念•1、领导就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2、领导的种类:•按照权力基础分类: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照行为发生的层级分类:高层、中层、基层领导•按照行为发生的领域分类: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具体业务领导•(二)领导的特点•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构成•2、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3、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宏观管理、战略管理•4、领导是体现高度权威的管理活动•体现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三)领导与管理:概念的异同辨析•1、在广义或外延层次上二者具有相等性•2、在狭义上两者有本质差异性•相区别的时间始于:19世纪中期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0世纪初泰勒提出计划(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的科学管理理论;•决策现象日益突出,研究领导、决策、管理、执行四者的管理,发现:•领导管理执行决策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二、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一)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在西方,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另立了两次转型:第一次,“硬专家”转行式领导(从资产所有者手里转向技术高超、具有专业知识的“硬专家”身上);第二次,“硬专家”转向“软专家”(具有领导、管理专业知识的职业“软专家”代替之)西方经济带人完成的两次专业化“转型”,现在在中国同一代人身上实现。但在具体执行“专业化”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充当领导、管理工作。•(二)领导、管理专业化的实现途径•(二)领导、管理专业化的实现途径•具体业务内行领导、管理外行领导、管理内行选拔培训专业培训自学学位进修挂职锻炼•三、行政领导的涵义和作用•1、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主体)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内容)的总称。•2、行政领导的特点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性、政治性•3、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的战略核心;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四、行政领导权威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一、行政领导者职位的含义•1、行政领导者职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规程,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2、行政领导者职位特点是以“事”为中心确定下来的职位的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行政领导者职权的含义•1、行政领导者职权,法定的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2、职权与职位的关系从职权的特点看职权是与职位联系在一起的职权与职位有对称关系职权是法律认可与确认的权力从职权的范围来看行政职权是有限度的权力,包括:人事权、物权、财权、组织权。三、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含义•1、行政领导者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2、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内容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岗位责任)、法律责任(法律后果)四、行政领导权威的含义•1、行政领导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定规范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对领导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指引效果的影响力。•2、维护行政领导权威的原则(1)决定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威(2)加强组织纪律(3)加强团结,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4)与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统一起来(5)合理放权行政管理学•主讲人:于秀琴教授•单位:公共管理学院•第三节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第三节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与集中的结合民主集中制的内容:1、代表由民主产生(民主)2、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民主)3、中央统一领导(集中)•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集体领导制度,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制,就是行政领导集团内各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是我国1982年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第10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灵敏、行动迅速的优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行政首长领导本级政府的工作;实行人民政府工作会议制度•三、日常性的行政领导制度•1、行政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来信来访制度–咨询会制度–直接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制度•2、上下级行政领导之间的联系制度–通报征询制度–报告指示制度–检查反馈制度•3、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联系的制度–办公会议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行政管理学•主讲人:于秀琴教授•单位:公共管理学院•第四节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三、行政领导方式四、行政领导艺术第四节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艺术•一、行政领导的方法•1、实事求是•定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2、群众路线•定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内容:虚心向群众学习;领导骨干与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结合。•3、矛盾分析方法•定义,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原则去分析事物。•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看问题;创造条件,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二、行政领导的方式•通常将行政领导的方式分四种–强制方式–说服方式–激励方式–示范方式•根据领导的不同侧重点分•(管理方格图)–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三、行政领导艺术•1、行政领导艺术的涵义及特点•行政领导艺术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行政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识、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行政领导艺术的特点:随机性创造性多样性科学性•2、领导艺术的分类•从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和产生影响的大小来说,分•总体性的领导艺术和专业性的领导艺术。•从领导艺术的指向来看,分•(1)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对待上级,要争取支持。•作出工作成绩,向上级展现出自己是有所作为的;•帮助上级排忧解难,向上级展现自己识大体、顾大局,可以为上级所信任。–对待同级,要争取配合、协调。•加强与同级的联系,互通信息。•加强与同级的协作,互相扶助,由此获得同级的信任与支持。–对待下级,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量才使用;待人以诚;帮助下级解除后顾之忧;赏罚分明。•(2)用人的艺术用人的原理:扬长避短;量才使用;用人不疑;合理授权;用养并重。领导驾驭力:所谓领导驾驭力.就是指领导者管理人、带队伍,并使其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的能力。•(3)运用时间的艺术:利用20%的时间解决80%的事情•(4)处事艺术:将事情分为紧急、重要来处理•(5)授权艺术行政授权特点以及艺术•(6)领导驾驭力艺术攻心为上注重情感交流、先顺后逆、寻找沟通点、以大同求小同以柔克刚以理服人、以礼待人、以智驭人、以情动人、以信处人、以法治人、维持平衡、用其所长、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宏观控制、分而治之典型警示•第五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三、行政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第五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果及其优化•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一)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含义•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其后又被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行政领导素质具有双重含义:•首先,指内在素质,即领导者在心理、生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其次,指这些要素和能力的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二)行政领导者素质的特点•1、时代性•2、层次性•处于不同层级、肩负不同责任的领导者素质要求不同。如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认为:领导者必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专业业务能力)、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概念技能(分析和决策能力)。如果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三种技能结构比例依次为:•底层——47:35:18,中层——27:42:31,高层——18:35:47。所以高层领导者若想发挥最高效能,必须具备良好的概念技能。•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一)政治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二)知识素质•掌握业务知识与领导知识的“双内行”•(三)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四)心理素质•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性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意志•三、行政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一)合理的静态结构1、年龄结构2、知识的结构3、职能结构4、气质结构(个性的互补)•(二)合理的动态结构1、合力关系经验、阅历的互补关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品德互动关系2、合力状态团结合作能力科学决策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社会动员与社会统御能力•第六节公共领导: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一、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二、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三、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四、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一、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趋向——公共领导(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更是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果我们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行政领导活动发展的主导性理论,那么,公共利益、公正、和谐的价值规范就必然成为行政领导活动所必须考虑的规范性内涵。换句话说,我国行政领导应该积极向公共领导转型。•二、公共领导的要求•(一)公共领导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公共领导是为了实现公众利益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应成为组织本身与组织活动对象的公共性的领导和指引,即有公共精神的领导。•公共精神表现在:•1、公共领导行为赖以实施的基本权力来源于公众•2、公共领导以实现组织的公共利益而不是私利为宗旨。•3、公共领导是公共部门的领导而不是私人部门的领导等等。•(二)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鲁克(Luke,1998)认为:政策领导是一个在多样化的利益中间激发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活动,具体地说,政策领导涉及这样一些活动:激发人们对于有问题环境的注意,进而在各种竞争的多样化的利益中间就恰当的政策解决方案达成共同的认识,并能在公共政策的实施中不断地维持该公共政策。•如汽车费改税历时多年、改革后人员分流等•(三)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公共领导战略涉及如何运用智慧和指挥能力来引导公共组织去实现既定方针或目标,如何制定并控制良好政策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公共领导的战略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战略性,这是由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一般而言,公私部门的管理在管理层面和执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