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级领导:谦虚与强意志力的胜利作者:JimCollins哈佛商业评论第五级领导者谦虚与强意志力的胜利作者:JimCollins是什么促使一个企业从表现平平到脱颖而出?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们进行了五年的研究。研究的发现应该改变我们对领导者的看法。最为坚强的、使企业脱胎换骨的缔造者有着矛盾的双重性格:个人的谦恭性和职业的强意志力。他们既胆怯又勇猛,既羞涩又无畏。他们是罕见而杰出的,他们的意志是坚定而不可动摇的。1971年,金伯莱克拉克公司(KimberlyClark)将首席执行官(CEO)的职位给予了达尔文·史密斯(DarwinSmith),一位外表平平无奇的男士。在这之前的二十年里,这家公司的股票跌落到低于市场水平36%。史密斯原本是该公司的律师,平日里举止温文尔雅。但是在任命这件事上,连他自己也说不准董事会的决定是否正确,特别是一位公司的董事还特地把他拉到一边,提醒他:以他的资历来说,出任这个职位是有所欠缺的。但是在那以后20年里,他一直待在那个位置上。那是怎样的20年啊。在那期间,史密斯为金伯莱克拉克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这个公司变成了世界上领先的消费用纸产品的公司。在他的掌管之下,这个公司打败了竞争对手Scott,4.1倍于市场的累加股票收益,超过了许多如惠普、3M、可口可乐和通用电器等老牌大公司。如果没有第五级领导者掌舵,这种由“良好至优异”的变化是不会发生的。史密斯为金伯莱-克拉克带来的转变是二十世纪,公司领导者把仅仅是一般的“好”公司变为真正的“优秀”公司的最佳案例之一。但是很少人听说过达尔文·史密斯这个名字,即便是对于那些热衷于学习商业历史的学生来说。很可能是史密斯自已喜欢这样。史密斯是第五级领导的典型代表--一个将极端的个人谦虚与强烈的职业意志力结合在一起的人。根据我们长达五年的研究,这种矛盾性格会常常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把一个公司从良好推向优异(在补充页“一个问题、五个年头、十一个公司”中有关于这项研究的描述)。我们的研究显示,“第五级”是领导能力级别中的最高的一级。其他四个等级的领导者都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把公司从平庸带向持续性的优异(关于这一概念的其他细节,请参看“五级等级”)。虽然第五级领导者也不是把公司推向优异的唯一条件-还存在着其他的因素,包括把对称职的人做到人尽其才(对不称职的人进行淘汰),以及建立一种纪律文化(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第五级领导者来掌舵,“好到优异”的转变是不会发生的。出乎你的意料我们对第五级领导者的研究结果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的。实际上,它简直与普遍观念恰恰相反。人们一般认为,能够把公司从“好”带向“优异”的人是传奇性的,有着象艾可卡(Iacocca),Dunlap,Welch和Gault那样的个性,他们是记者笔下的头版头条,是一般人眼中的社会名流。与上述的这些CEO们相比,达尔文·史密斯简直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他羞涩、谦恭,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史密斯总是躲避着人们的注意力。有一次,当一位记者请他描述一下自己的管理风格时,史密斯只是透过他厚厚的黑边眼镜瞪视着记者。他的穿着一点儿也不入时,就象是一个农民穿着第一件名牌西装。最后,经过了漫长而尴尬的沉默之后,史密斯说,“古怪”。不用说,《华尔街日报》没有刊登这篇关于达尔文·史密斯的特别报道。但是如果你就此认为史密斯软弱温顺,那你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的毫不粉饰还伴随着对生活所持有的顽强、甚至是不达目的死不休的决心。史密斯在印第安娜州的一个农场上长大,少年时,白天在InternationalHarvester公司上班,晚上在印第安娜大学上夜校。一天,他在工作中失去了一个手指,但是当天晚上,他还是出现在夜校的教室里,并且第二天仍然一如既往地去工作。最终,这个贫苦,但有着坚强毅力的农村少年被哈佛法学院录取。在领导金伯莱克拉克时,史密斯表现出了同样的坚强毅力。实际上,当史密斯被任命为CEO两个月后,医生就诊断出他已患有鼻癌和喉癌,并且只有不到一年的时候了。他适时地把自己的病情告知了董事会,但是说明自己并没有计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离开人世。史密斯一边刻守着他那繁重的工作安排,一边每周穿梭于威斯康星和休斯敦以完成化疗。后来,他总共多活了25年,其中20年里是在做CEO。史密斯的顽强决心对于重振金伯莱-克拉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他作出公司历史上最重大的决定的时候:出售加工厂。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史密斯接管不久之后,史密斯和他的团队断定,公司的核心业务——铜版纸——不可能再有任何作为。它的经济价值不高,行业竞争又很弱。但是,如果金伯莱-克拉克投身于火热的消费纸产品行业,良好的经济回报和世界一流的市场竞争(有着保洁公司这样的竞争对手)会迫使公司或是胜出,或是被淘汰。一个问题,五个年头,十一家公司第五级发现来自于始于1996年的一个研究项目。那时,我和我的研究小组打算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良好的公司是否能够成为优异的公司,如果能够,怎么成为?大数优异的公司的成长中都有着非凡一般的父母性人物,如GeorgeMerck,DavidPackard,和WaltDisney,是他们很早就把优异的因子带给了企业。那么,那些在成长中的公司怎么办?他们只能安于平平吗?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找到一些有着从良好发展优异的经历、并且保持着这种优异势头的企业。然后我们又找出一些有着从良好发展优异的经历、但没有能够保住优异势头的企业。然后我们对两者作了比较,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区别。更准确的来说,我们查找了一种具体的模式:累积股低于市场水平15年,然后累积收益在后15年中成为市场水平的3倍(见图表显示)。我们使用了芝加哥大学证券研究中心的数据。公司的转变必须是行业中比较突出的;如果整个行业都表现出转变的态势,那么我们就排除那家公司。我们从1965年到1995年出现在《财富》杂志上的1,435家公司着手,发现了11家由良好转变成优异的典型案例。它们并不是被抽样取出的,而是跨过我们设置的所有障碍而进入我们的研究范围的。这些公司在转变后的15年中平均有着市场水平的6.9倍累积股收益。具体来看,在JackWelch从1986年到2000年的任期中,通用电器(GeneralElectric)在他的领导下创造了2.8:1的与市场水平的比例。如果在1965年,投入这些由良好变为优异的公司的一美元,那到到2000年这一美元就涨到470美元,而一般市场水平则是涨到56美元。这是些不同寻常数据,特别是这些公司都是以前的那些无名小靠成长起来的。对于每一个由良好到优异的案例,我们都根据业务、规模、年龄、顾客群体和转变之前的表现等方面的相似性选择了最佳的对照公司。我们还选择了一组由6个优异势头不“持久”组成的对照公司(在成功之后衰败了),用以分析持久性的问题。为了保守起见,我们选择的对照公司往往在转变前的表现都要好于案例公司。从1986年到2000年,22位研究人员在四到六个小组中作出分别的研究,作出了数量多、质量高的分析。在质量方面,我们收集了近于6,000篇文章,87篇对重要管理人员的采访,并且分析了公司的内部战略性文件,精选了分析家的报告。在数量方面,我们定了统一的标准,调查了管理人员的薪金,比较了经营管理模式,计算了公司的解雇人员和调整次数,考虑了并购行为的效果和公司股票的益损。然后,我们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来推断公司由良好转成优异的推动力。其中之一就是第五级领导。(其他因素在分栏“不仅仅是由于第五级领导者”中进行了描述。)由于只有11家公司是合格的由良好到优异的公司,某一项发现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才能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在最后理论框架中出现的每一个成分都会出现在所有这11家公司中,无论其所在行业(从钢铁业到银行业),转变时期(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环境如何(从沉闷到严重的危机),或是规模大小(从几千万到数十亿)。另外,在相关的年头里,每一成分在对照公司出现的比例不得高于30%。在把从良好到优异的公司与对照公司作比较时,第五级是框架中最强有力、最连贯的成分。于是,就象一位破釜沉舟将军,史密斯指挥着他的部队如果不克敌制胜,就得血染沙场。史密斯宣布金伯莱.克拉克将出售其加工厂(尽管该公司的名称就得自于这些位于威斯康星的加工厂)。现在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够投身于消费纸业行,投资了生产纸尿布Huggies和面巾纸的Kleenex等品牌。二十五年过去了,金伯莱·克拉克旗下拥有着Scott纸业公司,并且在八大类产品中,有六类赶超了保洁公司。退休后,史密斯在谈到他的出色表现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一直都努力让自己做得称职”。也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将从更深的层次去研究第五级领导者,但是首先,要先介绍一下这个发现的重要背景:我们当时并没有去研究“第五级领导者”或类似的东西。我们最初的疑问是:一个良好的公司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异的公司,如果能够,那么怎样成为?实际上,我还明确的要求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在分析这个问题时不要去突出公司领导的作用,避免陷入现在常常出现的“归劳于领导”,或“归咎于领导”的思维方式中。但是“第五级领导者”发现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们总是会说,“我们想忽视领导的作用都不行。这些领导者身上存在着一些非同一般的东西。”然后我们反问,“与之对照的公司也有领导者,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于是,激烈的争论就此展开。最后,常常地事实获得了胜利。对于那些由良好变为优异,并且将这一势头保持了15年以前的公司,这些公司的领导者都属于同一类人-与我们研究中所列的对照公司的领导者完全不同。无论这一公司是在危难中还是在平稳中,无论是从事消费品生产还是从事工业品生产,无论是提供服务还是生产产品。无论转变是从何时发生的,也不管这个公司就多大。这一公司在发生转变时都有着第五级的领导者。此外,第五级领导的匮乏常常出现在对照公司中。根本论点就是:第五级是一个经验主义的发现,而不是意识上的。明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第五级的发现不仅与传统智慧相冲突,而且还与现今的管理理论相矛盾。(如想了解我们对于由良好到优异转变的发现,请参盾侧栏“不仅仅是由于第五级领导者”。)谦虚性+强意志力=第五级第五级领导具有双重性:谦虚而固执,羞涩而无畏。要理解这一定义,可以想一想亚伯拉罕·林肯,他从不让自我意识阻止他“打造一个长盛不衰的国家”的雄心壮志。作家亨利·亚当认为他是一个“安静、平和、羞涩的人”。但是如果就此认为这种含蓄的性格显示了他的软弱就大错特错了——这一错误的代价就是美国内战中南部联邦25条、北方忠于政府的36条生命,基中也包括林肯自己的。也许,把我们研究中的11位第五级领导者与林肯相比较有其牵强之处,但是他们之间的确有着同样的双重性。例如,Gillette公司从1975年到1991的总裁ColmanM.Mockler五级等级表第五级领导者处于等级表的顶峰。我们的研究表明,他们是把公司从良好转变为优异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其中含义是什么呢?其他四个等级,每一个都有自己适度的能力,但没有一个有着第五级领导者的能力。个体不需要依次一级一级迈到顶峰,但是一个典型的五级领导者必须拥有其他四级领导者的能力,再加上第五级领导者的特性。第五级第五级行政官有着个人谦虚与专业意志力在这种双重的矛盾个性下,建立起持久的优秀业绩第四级有效的领导者有着清晰而有号召力的目标并朝着目标积极迈进激励团队发挥出较高的水平第三级称职的经理人朝着既定的目标,组织人员、利用资源通过高效率的工作去达成目标第二级起积极作用的团队成员致力于实现团队的目标在团队的配合下有效的工作第一级有能力的个体通过个人的才能,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作出较大的贡献Mockler曾经三次抵挡对手的侵吞企图,但他本人却是含蓄和蔼,举止温和文雅。除了与来犯者进行的史诗般辉煌的商业战役外,他还曾经战胜过RonaldPerelman两次,打败过前商业伙伴ConistonPartners一次,但是他从未失去过他那羞涩而谦恭有礼的风格。即便是最紧要的关头,他也不曾丧失平静从容的风度,每天处理好现有的日常商务活动后再去对付商业上的争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