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港澳问题采取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台湾问题更是当代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坚信台湾问题也必将得到圆满解决。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初高中衔接)初中中已初步了解古代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日本等国侵略台湾,英国割占香港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台湾问题的大致情况)【学情分析】同初中学生相比,高一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认知思维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学生在初中时已涉猎了古代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葡萄牙侵占澳门,英国割占香港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等大致情况,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放心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设计、自主探究,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色。【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2)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过程与方法:(1)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上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港、澳、台百年来与祖国大陆关系的沧桑变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自觉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维护祖国统一及振兴中华的使命(2)祖国的日益强盛是港澳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香港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2【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台湾问题的现状。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教学策略】(1)教师可以使用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及影视材料,还原当时的情景,为学生创设情景从而更好的探究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2)结合时政知识,也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法,得出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实质;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探讨,可以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说明依据,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体性。【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代表协助,根据学生能力、兴趣,分四大组,解决四大问题:(1)港、澳、台三地的人文地理;问题一: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问题二: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问题四: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3)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五: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问题六: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何在?(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七:海峡两岸关系的状况如何?问题八: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该怎样解决?【教学流程】导入新课: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作品《七子之歌-台湾》,同时配乐,教师带领大家演唱,营造氛围,教师: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七个地方,如今七子都回来了吗?由此引入新课一、呈现课堂整体知识框架和课标要求,引领课堂二、教学过程探究一、统一之源——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A.香港问题的由来:展示香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岛被完全侵占的三个步骤,并用PPT进行演示B.澳门问题的由来课件直接展示图片,教师解读1553年被葡萄牙侵占的历史C.台湾问题的由来3展示一系列有关台湾问题的图片(台湾的地理位置、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马关条约》的签订、国民党败退台湾)提出问题:(1)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有哪两次分离与回归?第三次分离又是怎样造成的?(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3)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政策?(过渡)如此美丽的香港、澳门还有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相分离,是全体中华儿女都不忍心看见的!那么为了早日解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政策?学生答:“一国两制”。探究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合作探究:(1)什么是“一国两制”(2)“一国两制”是怎样形成的?(3)“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学生阅读书本第一目,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给定材料“历史纵横”中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归纳“一国两制”的概念,分析“一国两制”提出的原因,总结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学生给定答案后,教师用幻灯片呈现学生答案,并进行指正。(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重在落实,但教师并不能因此而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将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根据关键词找答案的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归纳概括的能力,又能较好体现教师只是课堂的“引路人”,学生才是主体的新课改精神。)探究三:统一之路——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1.出示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图片,学生观看幻灯片,根据画面内容归纳“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步骤。(设计意图:本部分虽然也是教学重点,但纯文字讲授不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且这部分内容是几年前的时事热点,在初中历史第四册更是已经详细介绍过,不必再多重复。所以可根据教材内容搜集一些图片制作了几张幻灯片,按时间顺利播放并配以生动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接受信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探求知识,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学习难度。)2.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和意义:给定材料:林则徐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家凌清写下“粤海硝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仇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问:(1)为什么港澳问题能顺利回到祖国怀抱?(2)香港回归的意义?(视频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和庆典活动的视频材料。)(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找寻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播放视频进行辅助,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香港回归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角色扮演:1842年香港被英国侵占,如今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作为一名中国人,请你谈谈你的感想。4探究四:统一之望——两岸关系的展望1.把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分为几个进程:隔绝(1949~1979年)——暖风(八九十年代)——寒流(90年代后)——契机(2005年)。同时教师也给定一系列时政图片:“蒋氏父子”(指出他们也坚持一个中国)、“汪辜会谈”、“大陆科学家在台湾参观”等,讨论问题:(1)我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在台湾和对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中的异同;(2)目前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各种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课件出示胡锦涛发表的对台讲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提问:我国目前对待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3.国之兴亡,青年有责——目前台湾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时日,你们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为了使台湾问题尽早解决,请积极建言献策。(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课堂检测】1、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解决香港问题B解决澳门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最能表明的是()A.台湾和大陆是两种社会制度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有益于人民、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共进。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1)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和则两利,离则两伤”的最有力证据是什么?(2)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神圣的职责”?【教学反思】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突出重点问题“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和难点问题认识“一国两制”的提出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历史意义,认真设计了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解答的问题,适当穿插师生的互动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求知精神,课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统一之源:香港、台湾、澳门问题的由来:(1)香港问题的由来(2)澳门问题的由来(3)台湾问题的由来统一之策:“一国两制”(1)“一国两制”的含义(2)“一国两制”的形成(3)“一国两制”的意义统一之路: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1)香港回归的史实、原因、意义(2)澳门回归统一之望:两岸关系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