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摘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全面对接,掌握过硬的技能,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竞争的主要砝码。学生需要到企业去实习,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大部分时间仍需在学校学习,但学生在学校中的技能实训效果并不理想,掌握的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学校专业与企业对接不够,学生学习技能的动力不足,训练力度不够。我校通过完善运行机制,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校企融合,在全体学生中掀起全员参与训练、全员提高的技能竞赛热潮,加强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了专业能力、业务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和职业能力。关键词:技能竞赛促进岗位能力提升一、引企入校,校企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实训课程教学。专业通过构建“岗位基本技能模块、岗位核心技能模块和岗位拓展技能模块”专业课程体系,把技能竞赛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分解到不同的模块和项目中,并且把企业的标准和规范纳入其中,整个训练按照生产一个产品的要求来实施,只有合格的“产品”而没有分数的高低,这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能大赛与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例如:将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解到无线电装接工的印刷电路板制作和电子产品装接工艺等模块中。此外,我们还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激起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模块化教学效果。2.引企入校,校企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校电子专业与企业共建具有真实企业生产车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产品装配中心,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实践环境。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生产装配与调试、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技能训练3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了4本校本教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体,融入企业的生产案例,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构建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实现了教材内容、技能竞赛项目和企业生产岗位三者的无缝对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二、完善竞赛机制,校企相融,竞赛常态化学校成立了专业技能竞赛委员会,每年负责对各竞赛项目的审核、组织、运行、协调和控制;专业部负责对具体项目的申报、宣传、具体组织、评奖等。竞赛的评委主要来自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兄弟学校和非任本项目课教师,既保证了竞赛的公平公正,也进一步加深了校企合作,向社会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如电子专业的技能竞赛聘请了海信容声冰箱有限公司、市海信电视用户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担任评委,同时企业还承担了竞赛的部分费用及奖金。三、全员参与,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强化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1.技能竞赛采取层层选拔,人人参与,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学校每年都在3-5月份举办校园文化技能节,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一是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实现“人人参与”,将专业教学的阶段测试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校级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做好优秀选手的选拔工作;三是市、自治区级竞赛前的集训淘汰赛,实现“优中选强”。为配合技能竞赛,我校电子专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加重实训课的比重,为保障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对实训课实行开花式教学和训练。竞赛没有参赛资格的限制,训练期较长,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竞赛的内容,课堂实训就是竞赛训练,技能竞赛评价标准就是课堂技能项目考核评价标准,从而推进了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搭建校内竞赛平台,专业技能竞赛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实现了技能竞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激发了学生“比、学、赶、帮、超”的激情,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以赛促训、赛训结合,掌握理论、强化技能”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2.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是按职业岗位评价方式对参赛选手的竞赛成绩进行评定,并按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制定评分细则。这就引领着专业教师“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把生产方式、岗位标准、比赛规程物化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认识电子产品,熟练使用电子仪器仪表、电工工具装接与调试电子电路等,并通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关联,加强学生的电子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四、条件保障1.机制保障。为适应技能竞赛管理需求,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学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技能竞赛奖励办法》等,通过荣誉体系鼓励教师在赛前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奖励标准,最大程度上支持广大师生开展技能训练。2.硬件保障。技能大赛项目反映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为了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学校加快专业实训装备的升级改造,为开展技能教学提供硬件支撑,设备更加完善。现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筑面积已达到13500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达1130余万元,建成了户式中央空调装配与调试等6个全国及自治区电工电子类中职技能竞赛专用设备的实训室,还建成了电梯安装与维修实训中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训等8个与生产一线环境对接的综合化实训中心。在实训基地功能布局、设备的摆放、工位设置等方面,均按照实际生产需要配置,满足日常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另外,我们把电子综合实训室作为专门的开放实训室,供学生学习。在实训室内配备了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实训设备,还配备有单片机开发器、计算机等实训设备,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综合性实训提供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3.成立专业特色鲜明的“特长生工作室”。目前,专业特长生工作室有4个,10多名专业老师担任了指导教师。进入工作室的学生并不是老师指定,完全是由学生凭兴趣自发报名,并通过一定规模的校内技能大赛选拔、历练后,在学长带领下做一些小项目,能适应并得到指导教师会商认可后方可成为工作室的正式成员。五、建设成效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我校电子专业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赛促学促教促建促管,在自治区及全国中职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凸显了专业与课程建设效果,展示了学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实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2012-2014年,专业学生参加全区中职技能比赛全部获奖,其中共获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9人次、三等奖8人次,2012、2014年专业学生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赛,其中获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如两位学生,工学结合到企业半年,2014年参加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户式中央空调装配与调试项目,以绝对优势获第一名,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中职技能赛获二等奖,当年被自治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为本科班学生。2.人才培养针对性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通过以赛促学,学生在校训练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就业岗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肯吃苦,能独立思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高度评价。现在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对口率达9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3.专业教师能力得到提升。以赛促教促使专业教师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积累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专业教师利用暑假、寒假期间到企业学习,给自己开“小灶”,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4.实训基地建设成效。近几年来,通过举办技能大赛,解决实训基地的布局设置及管理规范等问题,建成了11个一体化实训室和5个综合化实训中心。而实训基地的建成又为承办更多大赛提供了条件。我校先后连续多年承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连续2年承办全市农民工技能大赛。另外,先后接待来自各地10多家的兄弟学校来校参观、学习,成果在市内的各兄弟学校得到了借鉴、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更大范围地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