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导读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四书〉导读》教案《论语导读》教学设计姚海燕任宏丽周峨曲如意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先把校勘过的《论语》部分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1)《论语》关于“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2)你怎样理解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3)《论语》是怎样论述“仁”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学说?(4)《论语》的“仁”学与“忠恕”观念有什么关系?(5)《论语》的“仁”学在后代有哪些发展?试论述之。(6)《论语》对于交友提出了哪些建议,你怎么理解?(7)对于“友”在于古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有哪些了解?试论述之。(8)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论语》关于“君子”、“小人”以及“义”与“利”的二元划分?(9)怎样看待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无矛盾?后者和“养生”思想有无渊源关系?(10)在当时人的眼中,怎样看待孔子和他的学说?可以尝试查找其它经典著作论述这个问题。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2附件一:关于《论语》:《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附件二:《论语》原文(略)《大学》教学设计郭颖、袁开惠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如下:3(1)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熹为什么主张要先读《大学》?(2)《大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哪些方面?(3)研读《大学》,谈谈此“大学”和当代大学有何异同?并试加评述。(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于学业和人生有什么现实意义?(6)结合《大学》和现实,谈谈“修身”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7)如何理解“内圣外王”在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价值和意义?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课堂伊始,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大学》原文。6、诵读后,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7、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题解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1)《礼记》中的《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4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2)《大学》的版本《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3)“大学”的含义“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二、《大学》原文(略)三、《大学》译文(略)《中庸导读》教学设计刘庆宇张亭立本课程以部分七年制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5典的能力,增强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课程设计拟以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十二个问题为线索,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研读文意,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互取短长,领悟儒家经义,增强人文素养;讨论时可联系实际情况,阐发传统经典的现实意义。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1、将已校勘的《中庸》原文(白文)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如下:(1)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2)《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如何才能致中和?(3)诚的含义是什么?(4)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5)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6)“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7)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儒家的这一思想?(8)“躬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9)“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10)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11)为何说:“中庸难行?”(12)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中庸”?有何现实意义?2、学生在课前熟读原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上述思考问题分组讨论。3、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4、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中庸原文(学生使用)(略)附件二导读设计(教师使用)解题:《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6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故《中庸》开篇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问题一)提示:《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解: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也就是如何才能“达道”呢?(问题二)提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解:从思想上认识,需要诚。*诚的含义是什么?(问题三)提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7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解:至诚无妄的心态。提示:《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解:诚己。*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四)提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解: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提示:《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许多理解,增长了许多“中和”的气氛。提示:《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的另一方面。要求别人是容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