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9古诗三首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子午镇杞木完小罗兴顺第一课时《从军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3课时执教者:罗兴顺执教时间:2020.04.24《从军行》9古诗三首从军行王昌龄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行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王昌龄(?—约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在《王昌龄集》。走近作者与边塞有关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活动一:熟读古诗,感知诗意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地朗读这首诗?”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韵脚。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在小组内轮读。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自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写边塞风景。抒发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活动二:品读古诗,读出画面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1)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2)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描绘的画面。(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讨论。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辛苦。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译文】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阴暗了;向西远远眺望,只看见玉门关那座孤独的城池。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不打败进犯的敌人,绝不回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戍边将士们的誓言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可以体会出将士们的杀敌报国之心。活动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一个小组齐读。2.自主学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思考问题。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从军行》通过对()的描写,表现了()。4.展示分享:一个组展示,并组织其他组分享。“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感悟诗情这两句诗写出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鸟瞰,对边塞环境的概括。这两句诗在写景的同时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主旨概括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孤独、悲凉、充满壮志豪情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课堂小结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课后作业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长云雪山孤城遥望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环境恶劣将士辛苦黄沙百战穿时间漫长战争频繁不破楼兰终不还豪言壮语爱国热情第2课时《送元二使安西》第二课时《送元二使安西》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会写“舍”、“君”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送元二使安西渭城阳关安西•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人。他少年聪慧,9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活动一:熟读古诗,感知诗意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地朗读这首诗?”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韵脚。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在小组内轮读。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shè旅舍舍shě舍弃活动二:品读古诗,读出画面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1)自己轻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描绘的画面。(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讨论。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和。地点时间环境气氛地点时间环境气氛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雨给人感觉是伤愁。而柳在古人眼里更是有含义的,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非常巧的是,;柳树的“柳”跟“留下来”的“留”音相近。表示挽留的意思。这一雨一柳搅扰着王维的情思,蒙上了淡淡的情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请再喝完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拓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活动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思考问题。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对()的描写,表现了()。3.展示分享:一个组展示,并组织其他组分享。返回渭城阳关安西西出阳关无故人长安安西: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那儿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和我们大不一样,说话也听不懂。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春雨绵绵黄沙漫天生机勃勃满目荒凉饮不尽的故乡水举目无亲听不完的家乡话乡音不再•这喝下的不仅仅是一杯酒,还有王维对元二的——读全诗一读:望着元二的的马车渐行渐远,王维的内心盛满------不舍。二读:世事难料,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没想到此次离别竟成了诀别。(叠读全诗)三读:别离容易相见难,一段真挚的友情,成就了一首万古不朽的诗篇(背诵全诗)四读:唱读。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当时乐府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千百年来,久唱不衰。就让咱们来听听这《阳关》第四声。《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对朋友的牵挂与关怀,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拓展:送别诗句以目相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话相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歌相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板书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朝雨新柳深厚友情美好祝愿劝酒有感情地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背诵《送元二使安西》。课后作业第3课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第三课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和难点: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一颗,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灵。新课导入陆游,“南宋四大家”之一,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走近作者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强烈的爱国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又体现了陆游什么样的心情呢?活动一:熟读古诗,感知诗意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地朗读这首诗?”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韵脚。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在小组内轮读。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天的后半夜,将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有感慨。//晓天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初读古诗//活动二:品读古诗,读出画面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1)自己轻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描绘的画面。(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讨论。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三万里河五千仞岳黄河。“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五千仞岳”中的“岳”指的是什么?“仞”是什么意思?岳:西岳华山。仞:长度单位,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夸张壮丽你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祖国河山是怎样的?面对如此壮丽的祖国河山,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高兴、激动、自豪、兴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个字眼中体会到的?悲凉、悲伤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诗人心中应该是无比的自豪、兴奋,可是诗人却为何如此的悲伤呢?是什么让他如此心痛呢?美好的河山被敌人占领活动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思考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