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资产一、命题规律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各种题型均会涉及,尤其是计算题或综合题,所占分数较高,一般在30分左右。本章经常考察主观题的知识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应收账款及其减值的核算;存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等。二、重点难点(一)货币资金1.现金清查的核算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溢余经批准后计入“其他应付款”或“营业外收入”;短缺计入“其他应收款”或“管理费用”。该科目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2.银行存款清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调整未达账项,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1.设置的科目: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2.取得的核算(1)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2)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投资收益”。(3)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3.现金股利和利息的处理:确认为投资收益。4.期末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处置: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三)应收及预付款项1.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及其核算(1)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应收账款通常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但应当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2)会计处理注意:与收入的核算结合2.预付账款核算的内容(1)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核算的是采购业务;(2)预付业务不多可把预付账款并入应付账款核算;(3)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应付、预付所属明细借方余额列示在预付账款项目,贷方余额列示在应付账款项目。3.应收款项减值(1)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若证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2)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第一,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估计比例-“坏账准备”调整前账户贷方余额(若为借方余额则减负数)第二,应收款项作坏账转销第三,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四)存货1.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应当以其实际成本入账。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计算发出存货及结存存货的成本)(1)个别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实际成本/存货数量;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数量×单价注意:平时只核算发出和结存的数量,不核算其金额,不利于存货的管理。(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购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单价。3.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注意:第一,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第二,发出时计价第三,在途材料单设科目4.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注意:第一,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第二,在途物资第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的处理5.周转材料(1)包装物第一,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生产成本”第二,随同产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销售费用”第三,随同产品出售且单独计价——“其他业务成本”(2)低值易耗品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在发出时,应同时结转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6.委托加工物资注:(1)如果以计划成本核算,在发出委托加工物资时,同时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应视同材料购入结转采购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2)应计入的税金。第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第二,消费税(1)直接销售——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2)连续加工再出售——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7.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计价(1)毛利率法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净额×毛利率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8.存货清查存货清查发生盘盈和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期末处理后该账户无余额。核算时分两步:第一步,批准前调整为账实相符;第二步,批准后结转处理。(1)盘盈(2)盘亏注意: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从进项税额中转出。9.存货减值(1)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第一,以备销售的商品第二,生产用材料(3)应计提跌价准备金额的确定及会计处理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成本-可变现净值)-已提跌价准备(五)长期股权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2.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3.设置的科目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权益法核算下,还要在该科目下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4.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企业所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作为应收股利单独核算,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5.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具体核算(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处置)在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投资方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6.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核算下,其账面价值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调整。(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2)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按照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收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3)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处置(六)固定资产1.取得固定资产(1)外购固定资产外购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注意:第一,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可计入“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二,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成本,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第三,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2)建造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在核算时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自营工程2.固定资产折旧(1)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2)计提折旧的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第一,已提足折旧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第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注意:第一,在具体计提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第二,自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办理竣工决算后需要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只调整固定资产原值,不调整已提折旧。(3)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如需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4.固定资产的清理企业出售、报废或者毁损的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核算,清理的净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5.固定资产清查(1)固定资产盘盈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第一,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重置成本第二,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2)固定资产盘亏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七)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不包括: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注意】特殊情况对投资性房地产判断的影响2.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1)采用成本模式(视同固定资产核算)——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减值时,计提减值准备。(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调整其账面价值的同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注意】第一,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前提;第二,不计提折旧,不计提减值准备;第三,成本模式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为成本模式。4.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注意】将已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部分,调整“其他业务成本”。(八)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的取得无形资产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1)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支出。(2)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必要支出总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2.无形资产的摊销(1)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2)无形资产应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4)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通过“累计摊销”科目核算,根据无形资产的用途,如果是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