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尽其用显功夫——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学习目标:1.树立“一材多用”的意识,学会多角度审视、挖掘素材。2.通过训练,掌握素材转化为事实论据的基本方法。素材不在多,会用则灵;语言不在艳,准确就行。一、课前热身一则好的作文素材大多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素材邓亚萍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观点:①信念②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③永不言败④拼搏⑤不轻易放弃【一材多用故事】从前有一位厨师,不但菜烧得好,而且喜欢舞文弄墨。一次,一位秀才故意刁难他,给他出了一道难题,要他用两个鸡蛋办成一桌酒席。厨师考虑了一下,欣然答应了。不一会儿,酒席办成了,厨师先后端上了4盘菜。第一盘菜是两个炖蛋黄,旁添几根绿葱,厨师给它取名叫——(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盘菜是将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一张菜叶,叫——(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第三盘菜也有趣,清炒蛋白一小盘,取名为——(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更特别,用调味品烧了一碗清汤,上面飘浮着两片蛋壳,称作——(门泊东吴万里船)二、方法指津1.找出文段中的叙述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2.找出同一则素材在三个文段中叙述的不同之处3.分析运用素材论证观点的步骤和要领阅读思考,小组研习,讨论交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苏武可以选择屈服投降,也可以选择不屈而死;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可以选择不经诱惑,屈节受降,也可以选择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苏武抛弃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也抛弃了苟且偷生的机会,顽强不屈,坚守了民族气节。面对不同的道路,苏武本有选择的自由;但苏武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为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最终选择了不屈。比起卫律李陵之徒爱慕富贵、苟且偷生,苏武抛弃了身外的蝇利浮名,而成就了真正忠实于内心的自我。对比说理话说“选择与抛弃”苏武面对威逼利诱,不为所动,终被流放到不毛之地北海。天气寒冷,缺衣少食,归期遥遥,面对艰苦的环境,苏武不畏艰难,吃过白雪、吞过毡毛、挖过野鼠、摘过野果,终于渡过难关。他还能帮於靬wūjiān王结网纺绳,矫正弓弩,获取於靬王的救济。杖节牧羊十九载,他顽强的延续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在人生的“空谷”绝境中,苏武没有总想着“悬崖峭壁”般的艰难险阻,而是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栈道桥梁”,所以他才能够成功坚守,回到汉朝,保持了民族气节。因果说理话说“遇到问题,与其放大困难,不如找办法解决”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苏武没有屈服,宁死不降,坚守了自己的气节;面对故人卫律、李陵等人的劝降,苏武没有被荣华富贵俘虏,坚守了自己的人格;后来被囚禁,甚至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去牧羊,缺衣少食、天寒地冻,苏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活了下来。茫茫的北海上,苏武拄着旄节牧羊的身影,是他坚守的身影,十九年的坚守,终于回归汉朝,也成就了他保持气节的美名。假如没有这份坚守,苏武怎能做到不畏艰险,忍住侮辱,耐住寂寞,最终维护汉朝的尊严呢?假设说理话说“学会坚守”方法总结:作文素材转化注意事项一、合理取舍,侧重叙述。取舍的依据是所要证明的文章论点,侧重叙述最能证明文章观点的内容。二、叙议结合,评析精当。概括叙述事例之后要有议论评析,叙述事例学会关键词语重复点题、议论评析学会因果分析法、正反对比法、(反向)假设推理法。三、实战演练温馨提示:光说不练是假把戏有说又练才能掌握真本领让我们操练起来吧!1.请将下面材料分别转换到以下文段中。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于法国一个由农民上升成为资产者的家庭里。年轻时就热衷于写作,但都失败了。他还开过印刷厂,但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喷涌,他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维持创作的精力。1850年,他在极度紧张的写作中死去了。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来自语文必修③“名著导读”学会构建重点段落(分层按格写作5句法则)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扣题句观点1:勤奋是成功的保障。示例:勤奋是成功的保障。勤奋的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材料句。)正是由于勤奋,他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说,勤奋是成功的保障。1.阅读下面材料,请将它分别转换到以下文段中。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于法国一个由农民上升成为资产者的家庭里。年轻时就热衷于写作,但都失败了。他还开过印刷厂,但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喷涌,他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维持创作的精力。1850年,他在极度紧张的写作中死去了。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来自语文必修③“名著导读”1.阅读下面材料,请将它分别转换到以下文段中。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于法国一个由农民上升成为资产者的家庭里。年轻时就热衷于写作,但都失败了。他还开过印刷厂,但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喷涌,他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维持创作的精力。1850年,他在极度紧张的写作中死去了。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合理取舍,侧重叙述。弱水三千,仅饮一瓢。观点1:勤奋是成功的保障。示例:勤奋是成功的保障。勤奋的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年轻时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喷涌,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维持创作的精力。正是由于勤奋,他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说,勤奋是成功的保障。观点2: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战胜挑战,走出失败,走向成功。(材料句:)如果他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躲避,而不是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那么,今天我们也就不会读到文豪的伟大作品。所以说,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1.阅读下面材料,请将它分别转换到以下文段中。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于法国一个由农民上升成为资产者的家庭里。年轻时就热衷于写作,但都失败了。他还开过印刷厂,但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喷涌,他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维持创作的精力。1850年,他在极度紧张的写作中死去了。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来自语文必修③“名著导读”1.阅读下面材料,请将它分别转换到以下文段中。巴尔扎克于1799年出生于法国一个由农民上升成为资产者的家庭里。年轻时就热衷于写作,但都失败了。他还开过印刷厂,但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喷涌,他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维持创作的精力。1850年,他在极度紧张的写作中死去了。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合理取舍,侧重叙述。弱水三千,仅饮一瓢。观点2: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示例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战胜挑战,走出失败,走向成功。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年轻时热衷写作,但屡遭失败。他还开过印刷厂,但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没有被命运的不幸打倒而是坚持梦想,不停地写作。他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他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躲避,而不是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那么,今天我们也就不会读到文豪的伟大作品。所以说,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2、试运用下面的材料,根据给定的话题,任选其一写一段文字,证明观点。【材料】《烛之武退秦师》(课本第1册)【话题】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之武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烛之武佚之孤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郑伯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答案示例①金子总会发光。烛子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孤。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3、以《鸿门宴》为写作素材,针对下面两个话题分别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论述文字。证明话题①、事业的成功需要团队的力量01:事业的成功需要团队的力量。刘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好的团队凝聚的力量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露端倪。团队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02:团队的力量,不在于突出个人的棱角,而在于同伴之间的了解和配合,互用所长互补所短,形成整体的强大能量。完美的团队,力量是超乎想像的。就像刘邦,他拥有一支出色的队伍,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刘邦负责谦恭事人,樊哙负责临危救驾,张良负责善后,所以这支队伍最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可见整体大于个体之和,团队力量至关重要。证明话题②面对突发事件要胆大心细01:面对突发事件要胆大心细。想当年汉高祖刘邦面对龙潭虎穴般的鸿门宴,没有惊慌失措,没有躲避,只带百余人赴会,做了一回刀俎上的鱼肉而后全身而退。这份胆识非常人所有。他用人得当,小心布局,先是“卧底”项伯挡剑,再是樊哙闯宴,后是张良献礼,自己从宴会上顺利逃脱。大胆加上细心,成功地骗过了项羽,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02: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首先不能慌,莫乱自己的阵脚。就像张良在鸿门宴上,看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立即出去招樊哙进账,借其勇气征服项羽,使刘邦化险为夷。镇定是突发事件的敌人,只要冷静头脑,想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沉稳地走好每一步,就算处于劣势,也可保全自我。再次强调。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请任选下列一个观点,运用《廉颇蔺相如列传》做事实论据来论证。要求做到合理取舍素材、叙述有侧重,叙述之后有精当评析,100字左右。课后作业(1)2013课标卷Ⅰ有勇气才能成功(2)2013课标卷Ⅱ要懂得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3)2014课标卷Ⅰ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