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育领导体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教育领导体制•第一节、教育领导体制的内容、性质与作用•第二节、领导体制的类型与特点•第三节、我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历史与现状•第四节、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学校章程的建设)第一节、教育领导体制的内容、性质与作用•一、教育领导体制的内容教育领导体制主要包括机构、角色、权利义务、领导机制和领导者管理五大要素。(一)领导机构。(二)主要领导角色。(三)权利与义务规定。(四)领导与协作机制。(五)对领导者的培养与管理制度。•二、教育领导体制的性质(一)根本性(二)系统性(三)相对稳定性(四)个性(五)可变性•三、教育领导体制的重要作用•(一)教育领导体制决定着教育领导的职位•(二)教育领导体制决定着教育领导者的主要领导内容•(三)教育领导体制决定着权力与责任的分配和落实•(四)教育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组织的公平与效率•(五)教育领导体制影响着领导者的成长第二节、领导体制的类型与特点•一、国家的教育领导体制类型与特点•(一)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体制就是教育领导权集中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和指令为己任。•特点主要有四:(1)教育行政领导权集中于中央教育部门,中央直接干预和领导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地方教育领导部门只是奉命行事,在一定得授权范围内处理教育事物;(2)全国具有统一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3)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由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布,并对地方的教育事业有较大的约束力;(4)教育经费一般由国家负担,或者国家承担教育经费中的主要部分。•(二)地方分权制•地方分权制是指国家的教育领导权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执掌,以地方自主领导为主的制度。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职责范围,维持着一种相对独立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所以这也是一种平行的领导体制。•特点:(1)在中央一级不设教育部,即使有教育部其权力也非常有限,中央与地方教育领导部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隶属关系;(2)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资格等一些基本的教育事项均由地方负责,中央不作统一的要求;(3)教育的法律法规由地方指定;(4)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承担。•(三)中央地方合作制中央地方合作制又称混合制,是一种介于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两者之间的领导体制。特点:是中央和地方教育机构依据有关的法规分享教育领导权并分担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义务。这种领导体制的特点是保证了国家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等宏观方面的统一性,又能够调动地方领导部门办教育的积极性,保护了各地教育个性的发展。日本被认为是采用中央地方合作制的典型国家。•特点:中央和地方教育机构依据有关的法规分享教育领导权并分担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义务。这种领导体制的特点是保证了国家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等宏观方面的统一性,又能够调动地方领导部门办教育的积极性,保护了各地教育个性的发展。•(四)从属制和独立制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领导从属制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机构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接受政府首长的领导,而不能成为脱离政府的独立组织。如我国的各级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厅(局)都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在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下,专司教育领导与管理职责。•二、教育组织的领导体制类型与特点在一个教育组织中,教育领导体制主要有四种类型:(一)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制(二)层级制与职能制(三)集权制与分权制教育(四)专家制和非教育专家制第三节、我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历史与现状•一、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历史与现状(一)我国大学领导体制的发展变化(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科学内涵(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辩证分析(一)我国大学领导体制的发展变化•建国50多年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演变进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年,探索和初建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高校内部领导体制受到严重破坏。第三阶段:1976年-1989年,在改革中探索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第四阶段:1989年以来,基本确立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科学内涵•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辩证分析•1.优点与重要作用•第一,坚持党委领导,保证了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够使党的方针政策毫无保留地在高校贯彻执行,并确保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一致。•第二,赋予校长法人地位和业务方面的行政领导与管理权,有利于校长依法治校和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防止高等教育过分政治化和用政治斗争与意识形态的规律代替教育规律。•第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委员会制”与“一长制”的结合体,符合“议事广其谋,任事专其责”的领导与管理原则,党委领导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度和科学性,校长负责则能够保证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第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构了一个比较全面合理的权力分配、执行和监督机制。在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基础上,这一体制还包括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相关的监督制度等,是我国历史上最完善的一种高教领导制度。•2.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法人是“二把手”的问题。第二,权责不清的问题。第三,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权运作模式不够清晰,相互关不明确,作用发挥多取决于个人素质。第四,校院两级领导体系出现错位。第五,行政本位突出,学术权力在演变过程中被边缘化,教授咨询系统和功能发挥缺乏制度安排。第六,纪检、监察和审计等内部监督机构有其监督局限性,教代会的监督功能弱化。第七,学生作为学校的重要主体,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以生为本”未能在权力结构中体现,是一大缺憾。二、我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与现状(一)我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内含(三)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辩证分析(一)我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建国以来,中小学校领导体制在围绕学校党政关系和民主与集中这两条主线,进行了七次变革:一是校务委员会制二是校长责任制三是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四是地区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五是“革命委员会”制六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七是现行的校长负责制。(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内含•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校长负责制作了如下阐述:•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要团结广大师生,大力支持校长履行职权,保证和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教育计划的实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师生,激励他们立志为祖国的富强奋勇进取、建功立业,保证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三)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辩证分析•1.校长负责制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校长负责制使党总支从日常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力量管好党,加强党组织的建设;(2)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行政的统一指挥的作用,校长负责制解决了党政职责混乱,责权不统一的问题,建立起了集决策权、执行权、人权、财权、事权、奖惩权等于一体的行政指挥系统,使校长能够依法治校,提高了学校领导与管理的效率;(3)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积极性。2.校长负责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和认识问题。(2)决策问题(3)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4)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问题•华东师大冯大鸣教授认为现行校长负责制的弊病主要集中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1)学校仍处于外控的管理模式之下(2)“英雄校长观”被不断地强化(3)学校民主管理机制远未健全(4)学校的“两个负责”严重失衡第四节、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学校章程的建设)•一、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标准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标准主要有五个:•一是方向正确,•二是高效,•三是公平,•四是和谐,•五是满意。二、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思考维度•1.政治维•2.系统维度•3.组织变革维度•4.决策维度•5.执行维度•6.监督维度•7.民主参政维度•8.教育领导的“六性”追求维度•9.效能管理维度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是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全过程中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要求,从已有经验和当今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与领导理论的要求几个方面来加以提炼,可以归纳出以下九个主要原则:•(一)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原则•(二)党政协调一致的原则•(三)精简扁平高效原则•(四)制衡与监督原则•(五)责权效利相一致的原则•(六)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七)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八)尊重学校发展特殊规律的原则•(九)为教学和学习服务的原则四、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策略与措施(一)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改进策略(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改进策略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