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懂事的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做个懂事的人——中国石化国际工程公司刘锦信(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同志们:上午好,见到中原的同志格外亲切。我对《领导艺术与方法》这个题目始终不太满意,但又想不出更好的题目。我没有专门研究过领导艺术与方法,这方面的书看的也不多。我认为把题目改为《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级》更合适,让下级知道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级。这是我心里想的题目,也许大家要问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是什么事促使我讲这个题目呢?我想讲这方面的内容,是因为89年国工刚成立后,我一直在内部给大家讲关于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知识。我讲了7次后,给大家说我还有一个课题要讲,但现在不能讲,得等到我退休了再给你们讲。这话我确实说过,现在我退休了,把这事给忘了,但国工的同事还记得,问我“刘局长你当初说过退休以后再给我们讲一课”,我说“是呀”,他们就问“那你给我们讲吗?”。于是,他们就办了个了培训班,邀请我给他们讲课。想起当年在国工工作的时候,有很多年轻同志在领导面前做各种各样的表现,就促使我想讲这一课,但当时我在位置上不好讲,有些话只能等我离开这个岗位了才能讲。如果你要问,为什么当初不给别人讲,怎么现在想起讲了?原因就是有些话不好讲。那天,国工举办的培训班我讲了,后来中原油田、中原油田工程建设总公司和建设集团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也邀请我去讲了,还有其他单位在北京举办的培训班也邀请我去讲,最近中石油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一个局级后备干部培训班也2邀请我去讲。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这事了,我觉得有些拿不上台面的事,怎么这么受大家欢迎呢?大家为什么愿意听这个题目?有些同志听完以后说“10年前能听这个课就好了”,我说“10年前你想听没人讲”。现在也没人讲,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只有我在讲这个内容。那为什么有需求却没人讲呢?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了,但今天我们就不专门研究这个事了。下面,大家围绕我说的这个题目讨论讨论,思考一下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级。一会,我给你大家讲的时候,还要捎带着讲下级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因为,现在你们这个年龄段或者再高一点的年龄段,对领导来讲你是下级,对下级来讲你是领导。所以,当你知道下级喜欢什么样的领导的时候,你就会当领导了。当然后面这个问题不是主要的,我主要要讲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级。“能干、听话、忠诚”,能干的、听话的、忠诚的,不错,但忠诚和听话不完全一样。“任劳任怨的”,就是出力了不抱怨、没有牢骚。“有创新意识的”,就是不按部就班。“会来事的”,我想问问大家这是词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个褒义词,只是有点土而已,偏向于褒义。我觉得你们的认识和我差不多,以前有人总说这小子可会来事了。有时候是带有贬义词,这个词不能完全当在贬义词,应该属于中性的,会来事,会处事,把事处理的挺好,又吵不起来,大家又没有烦恼,领导又高兴,那有啥不好的呢?是这样吧?“不惹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会干事”,“有潜力”,“可培养”,还有“勇担责任,敢于担当”。我现在请大家从刚才所说的几个方面,选出最重要的什么?第一个是忠诚。第二个是能干,也就是大家刚才说的会来事,还有类似的表达,3比如“灵活,协调能力强”,“有全局意识”,“情商高”等等。大家说了这么多,这些我都不说,因为我讲课想用的那个词,还没出现,但是我今天讲课的重点,就是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级。这个词、这个词组是三个字,或者是四个,两个字。刚才大家说的有几个词占边,但是还没有把我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我再启示你们一下,你们谁再说?“执行力”,执行力倒是三个字,但不是。请大家大胆的想,“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还有吗?我每次讲到这都很兴奋,因为我问了那么多“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你们说了十几条、二十多条,但就没说不到我想讲的内容,然后我就启发,启发了以后还说不上来,这时候我的结论就出来了,什么结论?就是我讲这堂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你们说了二十多个词都说不到我想告诉你的那个意思,我就感觉到我讲课的内容就太重要了。好,你们说不出来,我来说。我想说的是“懂规矩”,或者用两个字“懂事”。不懂事怎么会来事呢?从褒义和中性的角度来理解,“会来事”应该是懂事、懂规矩。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级,大家公认的就是忠诚,这个选择应该是共同的。领导当然喜欢下级忠诚了,忠诚于领导,忠诚于这个组织,忠诚于这个企业,忠实于祖国,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忠诚。但光忠诚干不成事,你还得能干。这个“能干”就是能力强,能力强包括方方面面,执行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工作能力等等,都在能力范围内。我刚才所问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如果让我来排序,我就排这个。也许有人要问,我们主流系统的和党委系统的教课书上和领导讲话上怎么都没这个呢?没人告诉我们要有这一条呀,这个怎么解释呢?这个可以从中国的文化特点来解释。因为这个事大家都不说,但心里都知道。比如人事部门搞考察材料,某某某同志的考察材料,政治上如何?思想上如何?工作上如何?作风上如何?讲了一些优点,剩下写的就是缺点,4但从没人在考察材料里写谁谁谁不懂事。我当这么多年领导没听过,但该提拔谁,不该提拔谁,谁孬谁好,在领导心中有一个评价标准,就是懂事不懂事。我现在想告诉你们的秘密,就在这里。领导之间互相议论的就是这人怎么样?如果不太懂事,这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给定性了,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了。这个人不太懂事,这个人不懂事,这个人太不懂事,这个人有时候不太懂事,这就是对一个人懂事不懂事的议论当中会有很多的层次追加。这个东西在哪里呢?这个东西在领导的心里,或者是在私下的场合里,考察材料里没。咱们国家人事部门的考察材料千篇一律,就一个格式。你要想通过考察材料来看清楚一个人的孬好很难,人事部门不往上写。为了说明这个事的重要性,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苏树林总经理有一次和我说,他在大庆的时候每次出差总要带不同的人。带的这些人在出差过程当中,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中,打牌的时候、喝酒吃饭的时候、闲聊的时候、逛街的时候,除了工作之外的状态都有,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去考察干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这些人的一些特点。因为,平时工作就是汇报,看工作孬好就是看材料,懂事不懂事得到其他场合。苏总特别注重工作之外的考察。他把这个经历告诉我以后,还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这个当领导的真坏呀”。还有一个例子,赵紫阳当总理的时候,有一个部门选部长。有关部门就给他提供了几个名单,他看着名单上一个人的名字问“这个人就是在我面前批评他下属的那个人吧?”,回答说是,这个人就被否定掉了。赵紫阳认为当着领导的面批评下级就是不懂事。当着领导的面要捧你的下级,表扬你的下级。当着领导的面批评下级,下级还有法活吗?有法过吗?而且你的表现是敢于担当吗?在领导面前下属的错就是自己的错,你凭什么在领导面前去批评下级。我就想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下面,我5们就讨论讨论什么叫懂事?什么叫不懂事?就是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在领导面前,哪些事情、哪些言语、哪些表现属于不懂事,不懂事的表现有哪些?“顶撞领导”。这位学员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可以顶撞。他的意思是说单独的时候可以顶撞,我说总的情况下只要用顶撞这个词就危险了,就不能顶撞领导。我们讲纪律就是下级服从上级,服从就是要听话,个人要服从组织。在家有父母,在单位有领导,领导代表的是组织,顶撞是个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不懂事。领导也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正确,如果你认为领导是错误的时候怎么办?第一就是要认为领导是正确的。当你怀疑领导是错误的时候,你要想领导位置高,领导掌握更高的资源、把握更高的信息,领导最接近他上面的领导,你在这个领导之下你掌握的资源信息量少。也许你对基层的了解比领导多,就感觉领导是错的。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下级就该服从这个全局,服从这个整体,不要轻易怀疑领导是错误的,领导是对的,领导做的批示,让你做你就去做。军人讲服从是天职,作为下级服从就是天职。你要是给领导提意见,总是认为领导有问题,就想给领导提意见,我认为还是等你当了领导的时候再说吧。你可以去思考,但不可以去说,不能过多地说。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当局长的时候,有些副职建议我干这个事、干那个事,我认为不能干,他们就认为应该干,我就说“等你当局长的时候你再干。”后来他们有的当了局长以后同样的事也不干了,为啥呢?因为局长和副局长的位置不一样,也就是说上级和下级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正因为这个原因你不要轻易去怀疑领导是错的,更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去顶撞领导。顶撞是没有好果子吃的。顶撞领导,领导不喜欢,不喜欢有的甚至就把你换位置了。朱镕基有一次去辽河考察,辽宁省的一个副省长在会上顶他说“你说的那个意见不行。”顶的结果就是,6朱镕基回来后就把他给换了,换到一个公司当老总去了。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都传开了就是他顶撞朱总理。领导有领导的权威,有他的威信,怎么能允许轻易去顶撞呢。别说顶撞了,不听话都不行,不按领导的指示办都不行。前不久有一个局长调换岗位了,后来找我问“为啥调换我岗位呀?我想不明白。”我说那你说说你和领导之间的事,他就说完几件事以后,我听明白了。原因是主要领导和他交待过他这个系统体制应该怎么摆,希望他能进行改革。但他认为领导的想法是错的,不符合实际情况,就没动。隔了一段时间领导又和他说,他还没动。前后1年多的时间,他为啥不动呢?他认为领导说的不符合实际,领导说的那个内容以前动过,动的效果不好,因此他就坚持不动,后来领导就把他调换了岗位。领导他有他的全盘,你这一路我就希望你这么干,你是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我都给你当面交待了,你不干,你认为我说的是错的,我还允许你在这个岗位上吗?那肯定不允许。特别是个别交待的事,在会上领导布置认为是一种形式,开工作会和小汇报会也是一种形势,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私下谈的,私下谈的更重要。领导的意思要去领会,有时候领导不一定说的很明白,但是你要去领会,领会了就要去做。领悟能力强的听明白了,就去做,做好了领导来表扬,你再把成绩归功于领导,领导拿的意见,领导让我做的,假如做的过程当中还出现一些问题,你可以把问题揽在你身上,你要是有这么一个回合的话,那领导当然喜欢你、欣赏你了。所以,不听话、顶撞领导是绝对不行的,是不懂事的表现。如果根据了解的情况,感觉领导真的错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得讲究方式方法,当面不能说的,会上不能说的,可以私下说。周永康在国土资源部当部长的时候,有一次跟着朱镕基总理去宁夏调研。朱镕基有时候说话比较随便,他就批评一个项目,让他们改,问那个项目是谁指示干的?他不知道这个项目李瑞环同志有过批示。当时,周永康7内心感觉到朱镕基说的不对,至少说的不全面,一晚上没睡好觉,一直在想怎么办。第二天早晨,他写了个纸条通过秘书递给了朱镕基。朱镕基看后,在上车前很随便地把那件事又重新说了一遍,修正了一下。他为什么要修正自己说的呢?就是周永康那个纸条起的作用。这个故事是宁夏政府的秘书长告诉我的。这样就很好,周永康认为朱镕基说的不对,他没有当面顶撞,尊重领导。同时,又发现有问题,考虑到这都是大事,考虑到领导的关系,考虑到项目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他作为一个部长有责任告诉领导真实情况,但又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那怎么办呢?于是用这种方式,朱镕基还接受了,并且还改变了原来的意见。大家说通过这件事朱镕基对周永康什么看法?第一,认为他这个意见好,比我的正确;第二,认为他没伤自己的面子把意见告诉了自己,自己改过来了,最后没造成不好的后果。大家说朱镕基是喜欢周永康这样的呢?还是喜欢刚才我说的辽宁省副省长那样的呢?“显得比领导高明。”过去讲叫功高盖主,就是显摆自己比领导高明。这个领导不喜欢,因为什么呢?因为你并不比领导高明。假如你代表一个单位,单位做出成绩来了,首先应该归功于领导。我们以前说这话都感觉这是虚话、套话,但同志们这不是虚话和套话,就是真话。如果领导没有给你指出方向,你能做出成绩吗?如果领导没把你安排在这个位置上,你能干出成绩吗?如果你在工作当中遇到的那些困难,没有领导的帮助,你能干出成绩来吗?所以说干出成绩应该归于领导。不能处处显得比领导高明,比如说大领导油田来了,到二级单位去检查工作,二级单位的领导就要表现得恰如其分,不能把功劳都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