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第一节金属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及疲劳强度等。一、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强度指标一般可以通过金属拉伸试验来测定。把标准试样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缓慢施加拉力,使之不断变形直到拉断为止。在此过程中,试验机能自动绘制出载荷F和试样变形量AL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叫做拉伸曲线。1.拉伸曲线图2-1为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图中纵坐标表示载荷单位为N;横坐标表示绝对伸长量△L,单位为mm。从图2-1中可以看出下面几个变形阶段:(1)Oe———弹性变形阶段(2)es———屈服阶段(3)sb———强化阶段(4)bk———缩颈阶段2.强度指标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变形,同时在材料内部产生一个抵抗变形的力称为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单位为Pa(帕),即N/m2工程上常用MPa(兆帕),1MPa=106pa,或1Pa=1N/m2,或1MPa=1N/mm2。(1)屈服点σs材料产生屈服时的最小应力。单位为MPa。σs=Fs/AO(2-1)式中,Fs是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A0是试样原始截面积。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如高碳钢、铸铁),测量屈服点很困难,工程上经常采用残余伸长为0.2%原长时的应力σ0.2作为屈服强度指标,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0.2=F0.2/AO(2-2)(2)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单位为MPa。抗拉强度表示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能力,也是设计机械零件和选材的主要依据。σb=Fb/AO(2-3)式中,Fb是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N)。二、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称为塑性。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常用塑性指标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1.断后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的标距伸长量和原始标距之比δ=(L1—L0)/L0×100%(2-4)式中,L1试样原始标距长度。L0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2.断面收缩率ψ试样拉断处ψ=×100%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ψ==(A0—A1)/AO×100%(2-5)式中,Ao是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A.是试样断口处的横截面积。三、硬度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常用来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法和洛氏硬度试验法。1.布氏硬度试验法如图2-2所示采用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在规定载荷F的作用下,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测定压痕直径,求出压痕球形的表面积,压痕单位表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F/A)即为布氏硬度值,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用HBS表示,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时HBW表示。例如120HBS,450HBW。2.洛氏硬度试验法采用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88mm的淬火钢球作为压头.如图2-3所示。试验时先施加初载荷,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良好,保证测量准确,再施加主载荷,保持到规定的时间后再卸除主载荷,依据压痕的深度来确定材料的硬度值。四、冲击韧度对于承受冲击载荷的材料,如汽车发动机中的活塞,不仅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一定的塑性,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冲击韧度。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冲击韧度的测定方法,如图2-4所示。是将被测材料制成标准缺口试样,在冲击试验机上由置于一定高度的重锤自由落下而一次冲断。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功,其数值为重锤冲断试样的势能差。冲击韧度值aKV就是试样缺口处单位截面积上所消耗的冲击功,这个值越大,则韧性越好,受冲击时,越不容易断裂。五、疲劳强度在汽车上的许多零件中,比如各种轴、齿轮、弹簧、连杆等,要受到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载荷作用。这种交变载荷虽然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甚至小于其弹性极限,但经多次循环后,在没有明显的外观变形时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破坏称作疲劳破坏或疲劳断裂。这种破坏都是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疲劳强度σ-1是表示材料以周期性交变载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其大小与应力变化的次数有关。对于黑色金属规定循环次数为107次,有色金属循环次数为108次。为了提高金属的疲劳强度,可以通过改善零件的结构形状,避免应力集中,减小表面粗糙度值,进行表面热处理和强化处理等方法。一、钢的热处理原理1.概述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工艺方法的不同,热处理可分为:第二节钢的热处理常识热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任何一种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可用在温度一时间坐标系中的曲线图表示,这种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见图2-5。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在热处理工艺中,钢的加热目的是为了获得奥氏体,奥氏体是钢在高温状态时的组织,其强度及硬度高,塑性良好,晶粒的大小、成分及其均匀化程度,对钢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钢在加热时,为了得到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求在冷却后获得高性能的组织。3.钢在冷却时的转变冷却是热处理的关键工序,成分相同的钢经加热获得奥氏体组织后,以不同的速度冷却时,将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见表2-1。二、退火与正火1.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2.正火正火是指把钢加热到组织转变为奥氏体的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使其完全奥氏体化,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三、淬火与回火1.淬火淬火是将钢的组织加热到转变为奥氏体的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2.回火钢的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钢,在组织转变为奥氏体的临界温度以下加热,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四、表面热处理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及化学热处理两种。1.表面淬火(1)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如图2-8所示)(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如图2-9所示)2.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指将钢件放入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渗碳和渗氮。(1)钢的渗碳将工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如图2-10所示。(2)钢的渗氮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第三节常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两大类,而钢又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钢铁以外的其他金属称为非铁金属材料或有色金属材料。一、钢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是按钢的用途分类,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二、铸铁铸铁中的碳主要以渗碳体和石墨两种形式存在,根据碳的存在形式不同,铸铁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白口铸铁(2)灰铸铁碳(3)麻口铸铁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不同,铸铁又可分为:灰铸铁中的石墨呈片状;可锻铸铁中的石墨呈团絮状;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蠕墨铸铁中的石墨呈蠕虫状。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有色金属是指钢铁以外的其他金属。有色金属种类很多,又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能,是工业上不可缺少的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应用较广的是铝、铜、钛及其合金和滑动轴承合金。1.铝及铝合金2.铜及铜合金3.滑动轴承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