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案:第九课基本拍摄技术—构图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构图的概念,掌握构图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结构构图形式。重点:构图的基本要求难点:各种结构构图形式。教具:照相机、多媒体教室教学程序:一、引人课题展示两幅不同类别的摄影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提问:两幅作品它们在构图形式美方面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画面这样处理对作品意图的表达有什么用处?进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摄影艺术的创作,在对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谁都想拍摄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当你很熟悉了解自己的照相机和各种感光材料的性能并掌握了一定的用光,布光知识和技法;当你把镜头对着人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对着雄伟的建设场景和壮丽的山河风光,你考虑的一定是如何构成一个理想的画面,创作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来。也许就在这个决定作品命运的一瞬间,你深深地感到构图是那么重要,那么关键。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因此,研究摄影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事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予它以鲜明的造型形式,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美形式的摄影艺术作品。一)构图的概念1、什么叫构图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构图还需讲究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在我国传统艺术里叫意匠。意匠的精拙,直接关系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构图属于立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概括地说,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2、构图的目的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通过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视觉美点。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渤视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是画面上而已。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话可真切地表达了构图的目的。3、构图的性质构图和设计可以通用,因为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设计的精确概念和它的原始含义是构思,即艺术家为了明确而动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适当安排各种视觉要素的那种构思。构图不仅指具体操作,而且还意味着把整个形态作为与复杂的摄影规则相联系而描绘的对象,把自然物象引入到一个现实的境界,成为不同于自然的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任何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艺术的统一体。作品的复杂性是由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然而在画面处理上贴切自然,五彩缤纷,浑然天成,绝少斧凿痕迹,这是什么缘故呢?原在就在于摄影者在创作时,就象工师之建宅,经过一番选择提炼,筹划安排,组织结构上下了功夫,在经营位置、置阵布势中体现了摄影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匠心独运。因此,我们在创作中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安排,巧思结构,精心布局,突出主要的方面,强调出本质的东西,并把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到鲜明的形象组织中去。构图学就是要研究一切构图的结构形式和规律,研究构图结构的原理和原则,研究构图和各种思维形式的对应关系。构图学必须建筑在全部思维科学的基础上。但构图是否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至今人们仍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画无定法,因为客观事物千变万化,情感思想内容更是纷纭复杂,所以谁也讲不出构图结构的规律。恩格斯说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因此可见,规律就是普遍性的形式。实践证明,构图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中国画论时的经营位置、布置、布局、结构、光色等都是有关构图规律精辟论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结构称为章法或布局,展纸作画章法第一。位置经营如同围棋,下子格格皆可落,切勿乱迷。素纸也可处下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棋有棋路,画有画理,一笔走失如棋败局。古人将章法(构图)比作下棋,摄影变如此,也要有一定的章法与布局,置阵布势。因此构图称为画面总要,所谓总要就是纲要、概要的意思,画面构图象写文章一样,做到有章有法,有次有主,相互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疏密无间等的构图规律,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整体形式感的完美和谐的统一,这就是构图最终的目的。二)构图的基本要求构图的基本要求是丰富、简练、有表现力。应该力求使整个画面干净,避免多余的物体出现在画面上影响主体。而且应以不同的表现方法,强调和突出想要表现的内容。1、丰富就是整个画面不拘一格,不呆板,无论是画面的形式还是画面的效果都是多样而不是单一的,被摄体无论是外观还是形状都应该多元化,这样整个的画面效果才会比较自然美观。2、简练整个画面的效果应该为主体服务,画面中那些可有可无的景物应该删去。因为整个画面的范围是有限的,不能因为一些多余的景物和个体影响整个画面和主体的效果。3、有表现力在安排景物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尽可能地让被摄体突出的原则,同时也兼顾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才会更有吸引力。三)构图的各种形式1、线条摄影要在画面中表现万物的形象美,就离不开线条这个基本因素。线条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还富有情感色彩,如果在画面中选用得当,可增强画面的表现力。(1)线条的造型美画面是用点、线、面结构而成的。线条在画面中的艺术职能,是连接各个物体或块面,使支离破碎的被摄体富有整体感,形成连贯的结构;线条又可使画面的块面分切明显,经纬清晰,主次分明,呈现出骨架脉络。线条的种种结构形式都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如何在实景中提炼线条的美感?首先通过拍摄角度来强化线型的表现力。拍照时,我们围绕主体,通过相机的取景框仔细观察,选取最佳的拍摄点,使线条富有美的形态;其次,注意景物早晚的光影变化,即物体上明与暗的交界线,以及物体被照射而形成的投影线条,这类线条结构是根据光源方位变化而变化,形式简洁优美,清新悦目。画面是两度空间的平面。为使它具有立体感,就要运用线条的透视规律,给人以三度空间的印象。因此,线条透视是画面空间造型的一个主要因素,它研究的是三个坐标向的点、线、角、面、体,伴随着视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画面线形的远近、大小、粗细,以及线条的发散与聚集,都随着视距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画平面上能通过线条体现出物体的空间位置和深度,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态。我们欣赏一幅线条比较突出的摄影画面时,视线往往会不自觉地随着画面的线条进行视点位移,最终被引向画面的主体或中心。画面中的线条对读者具有指向的引导作用,它用自身的走向来约束人的视线外流。我们在处理画面的线条造型时,要掌握这个特性,用线条抓住读者的视线,使其一步一步地了解画面的中心含意。(2)线型的系列线条指被摄体具有明显的线性结构,使得在画面中可以形成的一些线条,如轮廓线、地平线等。线条构成的作品是摄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线条的形式有很多,线型可分为两大系列,直线和曲线。硬线条的折线是直线向曲线的过渡,是两者的组合。直线直线可分为垂直的竖线和水平的横线以及有斜度的倾斜线。竖线:给人有力、坚实、庄严、高耸的感觉。由于垂直竖线的透视汇聚,会使被摄体显得高大宏伟若是单调、平行的垂直线则给人以沉闷、呆板之感。横线;像画面富有静态美,它平稳而变化小,行进徐缓。横线条构图其画面视野开阔,场面壮观,宜表现宽广深远的场景。如拍摄清清的河水,静静的湖泊等景物。画面中的水平线能使构图均衡,但是又有单调之感。可用小的物体加以点缀,改变平静的线条,使之有变化。此外,横线结构也适于拍摄海洋、高山,农村一望无际的大地等。画面的横线构图,一定要注意水平线的位置,否则有等分画面之弊。斜线:一般指上升或下降的,有变化的坡形线条,它具有运动的趋势,适于表现运动的物体。它有较强的视线引向作用,引导观众的视线到达主体,最能突出主体。它还有较强的透视感,可增强画面的纵深度。曲线曲线是富有自然美的、情感浓郁的、造型能力强的线条,在选择景物的曲线时,只能因势利导,使曲线的自然美上升到艺术美,曲线才有艺术的价值。曲线在画平面中或上下弯曲行进,或向左右两侧弯曲,或向画面的纵深远行,使画平面增强三度空间性。而波浪式行进,螺旋式旋转,蛇形蠕动的曲线,不但能加强画面的纵深感,而且线形弯转,流畅活泼,富有动态。使用线条结构画面,不仅整个画面效果鲜明突出,而且画面具有一种和谐的美。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切忌贪多,过多的线条会让整个画面显得凌乱不堪、没有章法。2、和谐和谐就是按照烘托主体和保证画面完整的原则,把画面的各个部分协调地安排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和谐分为均衡和对称两种。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少,运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1)均衡和谐均衡是为了打破较呆板的局面,它既有“均”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均衡的范围包括构图中形象的对比,人与人,人与物,大与小,动与静明与暗,高与低,虚与实等的对比。结构的均衡是指画面中各部分的景物要有呼应,有对照,达到平衡和稳定。画面结构的均衡,除了大小、轻重以外,还包括明暗、线条、空间、影调……等均衡的作用。如图所示。2)对称和谐对称,象征一种高度整齐的程度。比如蝴蝶,它的形体和翅翼花纹的对称美,一直为人们所欣赏。在摄影作品中对称的画面也常可见到,特别在舞台摄影中用的较多。在摄影的构图中,绝对的对称会给人一种静止的,拘谨的和单调的感觉,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以追求均衡为多。每一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以中心为界限,界限两边的物体的数量、形状、大小等基本一致。对称和谐的画面显得稳重和庄严,一般可用于拍摄建筑、风景等。但是过多的运用对称会使画面有些死板,缺乏生气。如上图所示。3、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差异很大的物体放置在同一幅画面中,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产生对比,以达到增强表现力的效果。对比类型与应用对比类型应用影调对比借助景物明暗反差不同来进行对比,一般以明暗的和暗淡的进行对比动静对比利用比较慢的快门,拍摄运动着的物体,利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