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2018-2020年)二〇一八年六月I目录一、土壤环境状况.....................................................................................1(一)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进展...........................................................1(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3(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二、规划总则.............................................................................................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5(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限...............................................................5(四)规划目标...................................................................................6三、重点任务.............................................................................................7(一)摸清土壤污染底数...................................................................7(二)健全法规标准体系...................................................................8(三)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8(四)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11(五)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14(六)加强污染源头控制.................................................................18(七)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23(八)远期深化效果建议.................................................................25四、保障措施...........................................................................................27(一)加强组织领导.........................................................................27(二)严格目标考核.........................................................................27(三)加大资金投入.........................................................................28(四)鼓励公众参与.........................................................................28附表1武汉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项目库(2018年6月)....291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快武汉市绿色发展步伐,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6〕85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规〔2017〕17号)(以下分别简称《省工作方案》《市工作方案》)要求,特制订本规划。一、土壤环境状况(一)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进展1.完成关停企业原址用地污染筛查。武汉市于2017年底开展了以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含制药、农药)、焦化等土壤污染高风险行业企业以及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渣场用地为重点的污染筛查,共筛查出74个疑似污染地块,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全市完成了土壤污染高风险行业关停企业疑似污染地块和非高风险行业关停企业需关注用地地块的筛查工作,污染种类主要集中在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复合污染。2.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及污染地块调查。对55个工业企业原址开展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显示有27块场地存在重金属、有机物及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其中涉及重金属污染场地14块,涉及有机物污染场地3块,重金属及有机物复合污染场地10块。重金属污染物以砷、镉、锌等为主,有机污染物与企业原辅材料相关,多为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从污染程度及产业类型来看,化学原料和化学2制品制造业以及金属冶炼业污染突出,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污染最重,其次为金属冶炼业。3.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突出区域排查。2016年,开展重点区域污染排查,发现11个问题突出区域。其中属于“排查重点”第二类(各系统组织开展的有关监测、调查、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发现的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2个,属于“排查重点”第三类(社会舆论曾经高度关注的土壤问题突出区域)1个,属于“排查重点”第四类(各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掌握的本行政区域内其他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详查的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8个。4.推进工业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高度重视工业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积极推进以武汉染料厂、古田生态新城1135片土壤修复项目等治理修复工程,完成了原湖北普天电池有限公司地块等9个污染地块的治理修复工程。武汉染料厂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首例重金属类污染场地修复示范项目,共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创新应用1项,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作用。5.探索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机制。2012年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工业企业搬迁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关闭和搬迁企业遗留环境问题管理工作。依托科教优势,开展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研究,成立武汉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北省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强有力的产学研合作平台。3(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1.建设用地局部存在潜在风险。从2016年全市43个土壤国控风险点位监测结果看,所有国控风险点位中仅1个点位属轻度污染,其它点位均属清洁或尚清洁,土壤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通过场地调查发现,全市具有搬迁遗留场地数量多、污染类型复杂、局部环境隐患突出等特点,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涉及行业包括化工、金属冶炼、制药、电镀等,各污染地块的污染因子主要受历史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的影响。2.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安全良好。2011-2015年对农村土壤环境质量开展专题研究,结果表明菜地和农田土壤局部点位存在铅和滴滴涕超标现象。同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基本农田土壤和蔬菜土壤部分点位存在镉、铜、镍、滴滴涕污染。2016-2017年连续两年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样品抽检工作,在新洲区、黄陂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武昌区等8个区共采集355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的铅、镉、铬、砷、汞等重金属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全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安全良好,抽检样品中未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也未发现耕地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产品质量超标事件。(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土壤污染底数不清。国家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相继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地球化学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等,但由于工作目标、内容、监测指标、范围4不一致,在系统性、精细化等方面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的需要,难以全面掌握土壤污染总体情况。土壤污染详查尚未完成,污染状况掌握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尚不健全,难以全面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2.法规标准体系尚未健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现行的土壤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导则亟待修订,土壤管理体系仍需完善。湖北省已出台《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武汉市尚未配套相关法规标准与政策。3.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基础薄弱。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普遍存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体系不健全、治理修复技术不够成熟和资金缺口较大的难题。4.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不足。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土壤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专业监测人员匮乏,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总体滞后,使得区域环境综合分析遇到瓶颈制约。土壤环境监督执法、风险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也较为滞后。大气、水、土壤全要素协同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二、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实际,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5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二)基本原则1.夯实基础,明确任务。依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同时结合上位规划体系,完善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为准确分析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依据,提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目标任务。2.因地制宜,风险管控。充分考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复杂性,以农用地和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风险管控,按用地类型、污染程度等提出分类分级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成效。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污染预防与治理的关系,在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控制单元的整治力度,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重点工程。4.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充分发挥土壤污染防治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投入力度。(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限规划范围涵盖武汉全市域8569.15平方公里。规划以2017年为基准年,2018-2020年为规划期。6(四)规划目标1.规划目标。到2020年,摸清全市土壤污染底数,初步建立土壤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机制,基本解决农用地、建设用地突出土壤问题,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2.指标体系。紧密结合国家和省下达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重金属减排、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方面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