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课程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时间:08年级4学期开课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大纲执笔人:符文品大纲审定人:李滨肖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公共政策学》课程是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公共政策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中很多内容。该课程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发展前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共管理类课程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学好本专业后继课程意义重大。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公共政策现实出发,了解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掌握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方法。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公共政策观念,切实掌握认识和分析公共政策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现实公共政策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掌握从事政策分析和实际政策工作的系统化理论和完备的技术手段打下基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与模型;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和类型;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标准、程序和方法;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和各个类型;系统、系统方法和系统分析;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案例分析方法;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教学要求:对上述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原则、术语以及其他基本知识点,应使学生能够达到记忆和区别。理解: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公共政策主体体系;政策科学的历史沿革;中外公共决策体制比较;公共决策具体程序的内容和原则;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对象与环境的再分析;公共政策执行是方案形成阶段矛盾的继续与深化;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2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各个方面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相关知识;公共政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教学要求:对上述内容所涉及的理论要点,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其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的程序;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和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系统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教学要求:学生应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恰当应用某些概念、原理、方法等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政策定义上的文献梳理。教学难点:政策本质的关系理解。第二章分析理论教学重点:比较各种政策分析模式。教学难点:理解政策的现实过程。第三章问题界定教学重点:政策问题形成的机制分析。教学难点:政策问题的界定方法。第四章政策目标教学重点:政策目标形成的理解。教学难点:政策目标的理解上的难点问题。第五章备选方案教学重点:方案形成的方法。教学难点:方案形成的标准的理解。第六章未来预测教学重点:预测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预测改进的问题。3第七章方案择优教学重点:方案择优的方法。教学难点:方案择优的限度。第八章政策执行教学重点:政策执行的理论介绍;教学难点:政策执行难的分析。第九章政策评估教学重点:政策评估的方法;教学难点:评估方法的应用。第十章政策变迁教学重点:政策变迁的机制。教学难点: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政策创新的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课堂讲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讲授与科研、学术争论相结合,课上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充分消化、理解,并形成更深的认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边学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本课程重要概念、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章节均布置一些题目,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对重点章节要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陈述。课外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独立查阅资料、调查和分析实际问题并能够提出具体解决问题方法。要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论和实际问题认识广度和深度的加强,培养其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环节的基本要求:考试形式可以采用闭卷,开卷等形式,考试内容可以包括考察学生对课程核心概念掌握情况,对课程主要理论理解和掌握情况,对课程具体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能力,对运用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4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第一章导论:课程引导及政策本质分析理解3第二章分析理论:政策分析范式介绍;理解6第三章问题界定:政策问题的涵义,形成的过程及界定的方法。掌握3第四章政策目标:政策目标的涵义,形成与分析的问题。掌握3第五章备选方案:方案形成的方法与标准。掌握3第六章未来预测:预测的涵义,方法与改进。理解3第七章方案择优:方案择优的涵义,以及方法;掌握6第八章政策执行:政策执行的理论与问题;掌握6第九章政策评估:政策评估的概念与方法;掌握3第十章政策变迁:政策变迁的涵义,机制与问题;理解45课后复习掌握复习要点211-12周停课实训小计:42节五、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说明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需开设先修课有《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这些先修课程都是对本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的必要积累,在教学环节的课内实践环节方面应该使学生逐步培养一些案例分析和解决宏观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兴趣。例如:社会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政策制定的主客体因素、政策执行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等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为后继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公共事业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扩充和深入,以及提供更为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和工具。在教学环节方面在延续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六、考试范围与题型1、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第一章导论5%第二章分析理论10%第三章问题界定15%第四章政策目标5%第五章备选方案15%第六章未来预测5%第七章方案择优15%第八章政策执行10%第九章政策评估10%第十章政策变迁10%2、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1)单选20分2)多选20分3)简答25分4)判断说明16分65)论述题10分6)案例分析9分考核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测验)30%+期末考试70%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教材:陈振明:《公共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参考资料:李成智编著:《公共政策》,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曾纪茂等主编:《公共政策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朱崇实等著:《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胡宁生著:《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宁骚主编:《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陈潭:《公共政策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J.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美]D.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美]D.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T.R.Dye,UnderstandingPublicPolicy,N.J.:Prentice-Hall,Inc.,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