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理论第三章第一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游戏的本质与特征•本章主要探讨游戏的定义;游戏的特征(包括游戏的描述性特征、游戏的本质性特征、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儿童游戏的特质等。第一节游戏的定义问题•思考与讨论:•1.你曾经做过哪些游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2.你认为什么是游戏?•“游戏是幼儿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游戏是这样一种活动,在其中形成和完善在定向活动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心理调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游戏是在真实条件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的材料,再现人与人的关系。”——苏联心理学家艾里康宁精力过剩说:游戏是正常生活之外剩余精力的发泄活动。松弛消遣说:游戏是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预演说:游戏是未来生活的预先练习。复演论:游戏是种族过去生活的再现。•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冲动的一种途径。认知发展学派: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是对周围社会现实的一种表现。•觉醒理论:游戏是调节刺激水平、激励探索的手段。元交际理论:游戏是信息的传递和操作过程。生态学理论:游戏是儿童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区别儿童微观系统的活动的主要类别。一、游戏定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提出给游戏定义的理由•(1)科学研究的需要•(2)对游戏价值存在异议•2.游戏定义中的困难•游戏这一现象的复杂性,导致对游戏定义的困难。•对游戏进行定义可以在不同的操作层面上进行,一是作为一类行为总称的概括性名称的游戏和作为某种活动类型的特殊性名称的游戏;一是作为文化意义的游戏和作为生物学意义的游戏。•3.对游戏定义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怀疑(1)对游戏定义的可能性的疑问“游戏”这个词本身并非一个精确的概念,游戏行为很难和非游戏行为截然区分。(2)对游戏定义的必要性的否定有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并不影响对游戏的研究。•游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的主体精神,具有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内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去观照、去解释、去评析、去定义游戏的现象。•每一种解释和定义都预示着一种角度、一种眼光和一种理解。二、多学科视野中的游戏•讨论:•儿童如何定义游戏?儿童区别游戏与上课的标准•1.内容:即使是一个现成答案,但内容是儿童在游戏中刚刚玩过的,他们会认为是“游戏”;•2.活动的形式:儿童往往以自己在活动中的主动操作成分来判断是“游戏”还是“上课”,;•3.名称:上课是“语言”、“健康”、“科学”、“艺术”和“社会”,而游戏就是自己玩;“手工”、“泥工”、“剪纸”等则以自己主动性的大小来判断;•“可以随便做什么”是游戏,“老师要求做什么”是上课。•儿童的游戏观念,是他们所习得的社会文化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儿童的心目中游戏与上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国学者刘焱(1995)的研究表明,儿童区分游戏与非游戏,是受成人观念的影响的。(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游戏伴随着文化又渗透着文化,有别于“日常”生活。•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儿童游戏的行为。•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是不同的。•不同文化、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有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在形态上可能呈现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异。(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步骤。•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游戏与工作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切不计效益的玩耍都是游戏。•游戏不是人类的实用活动,是人造的娱乐方式。游戏是对人生的模拟。(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1.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希腊语:适合于儿童的游戏,只蕴含玩某种东西的意思;玩、玩具,适合于种种游戏,有轻松自在的痕迹;琐碎、无价值的意思。•梵语:动物、儿童、成人的游戏;风或浪的运动;单足跳、跳跃、舞蹈、赌博、掷骰子、哭泣、戏弄;轻闲的、不费力的、模样、仿佛等等意思。•闪族语:主要是松散之意。•快速运动是许多游戏词汇的具体起点。•现代英语:游戏的词泛指小孩的假装、成人的各种体育活动、玩笑幽默、艺术活动等。•“play”作为名词泛指一类活动的总称,作为动词,则表示各种操作、摆弄、玩弄等注重手指的敏感而有秩序的活动。它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且不要求沉重的工作负担。•在游戏一词中,大量包含了人们对于这类活动的体验、感受和判断。如:轻松、紧张、结果、难卜、自由选择、琐碎、闲散放浪、无价值等。•2.汉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玩”:玩赏、研习、戏弄、忽视之意。多指在手中摆弄、玩赏。含有两层含义:一是研习,二是忽视,后引申出一种不认真、不严肃的态度。如“玩物丧志”。“游”:流动之意,引申为飘动、飘荡。比喻运动、活动、闲逛之意。“游”通“蝣”,表示行走、游玩、交游来往。也表示游荡。另还有逍遥、优游之意。“游”同“蝣”,娱乐活动。古时指旗子边上的飘带及皇帝帽上的玉串,有随意运动之意。“游艺”,玩物适情之意。表示“游玩”、“玩耍”、“游乐”、“嬉戏”等意思。“游憩”,游戏、休息。引申为闲暇、休闲,视游戏为一种轻松放松的活动。“嬉”,游戏,玩耍,“嬉”常与“戏”连用,表示游戏之意。“遨”:通“敖”,遨游、游逛。•汉语中游戏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游戏是一种供人们在休息、闲暇时娱乐的活动或运动。有随心所欲的意思。第二,游戏有不认真、不严肃等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多种语言在表达游戏的含义时的相似之处:•游戏与运动、动作有关,游戏的“游”都表示随风飘逸、飘荡之意;•游戏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娱乐活动,没有沉重的任务负担之意;•游戏是无价值的、不认真、不严肃的。(四)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一种自发的教育活动。•人类学研究认为游戏具有三种功能:•1.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2.游戏具备让个体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3.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著名的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古(1981)认为,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一个健康的孩子拥有那些一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便能够造就充实的人性的所有特性。•为了防止“心理硬化”,在生命的所有时间里,都需要游戏,即继续去发出欢笑、歌唱、跳舞、恋爱、尝试和探索。(五)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人们对儿童游戏的意义及其出现的原因加以关注,提出了精力过剩说、松弛消遣说、预演论、复演论、成熟论等经典游戏理论。•这些解释相互矛盾,但正是在生物学基础上形成的对游戏的看法,开拓并奠定了游戏理论的基础,在人类思想史上,推动着人们去进一步考察有关游戏的问题。(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都是各心理学派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了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围绕游戏行为的解释、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游戏与儿童发展关系等方面对游戏加以论述。心理学研究者对游戏行为的意义的主要观点: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2.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赫特的超级玩具实验)•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制订。•5.游戏需要游戏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带有愉悦的体验。超级玩具实验三、现行对尝试游戏定义的几种方法•1.根据心理学上的意向,提出假设,通过思辨,抽象本质,来辨别游戏。(概括性定义)•2.根据外显的行为类型,提出一些标准来辨别游戏。(分类性定义)•3.根据可能引起某种行为意向的环境,并创设环境,辨别游戏。•共同的看法:•作为一类行为总称的游戏是一种行为意向(心理倾向),这种意向发生在可以描绘和重复再现的环境中,并在种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中显现。•完整的、普遍被接受的游戏理论是不存在的。•尽管给游戏下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定义非常困难,游戏确实有一些与其他种种活动不同的特点,我们仍然可以并且需要通过游戏的一些特征辨别出游戏。•思考与讨论:•你认为游戏有哪些可观察的行为和情景?•刘焱:•可以通过游戏的外显行为因素的观察,即游戏活动中的表情、动作、言语材料及角色扮演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以帮助人们从操作的层面上来判断一种活动的性质。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