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第一课绪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什么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特色。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4、知道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四、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一、什么是文化现代汉语的“文化”一词,是一系列欧洲语言中相应词语的直接翻译,而这些词都派生于culture这个拉丁词。实际上,“文化”就是culture的汉语表述。它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词,同古代汉语中的“文”和“化”两个词没有直接联系。我国古代将“文”与“化”联系起来,首见于《易·贲(bēn)·彖(tuān)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文”来教化天下。“文”与“化”组合成“文化”一词,现代辞书一般分广义和狭义来释其含义:一为文治与教化。二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具有的书本知识。三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书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指这一种,即精神财富的文化。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国”,不仅指今天地理版图的中国,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其它地域。传统是什么?古代指帝王的事业或者学说的世代相传。《后汉书·东夷传》:“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是指传承帝王的事业。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战国时的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往后汉董仲舒、唐韩愈、宋朱熹等代代相传,这是学说的传承。现代的“传统”,则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色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等等。传统文化的“传统”,属于此类。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个问题,针对其中物质的部分很好理解。因为凡是古物,时代已经久远,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都成了古董,当时可能不是精华,然而时间使它成为了精华。一座庙宇早已废弃,只留下残垣断瓦,有的甚至只是蛛丝马迹的记载,现在搞旅游开发也要把它恢复起来吸引游客,搞活经济。你修一栋普通的房子,没有人肯花钱来看,如果你修一栋据说是唐代某诗人、宋代某学者曾经住过的房子,就可以卖门票啦。很多人去过凤凰,买票进过沈从文先生的房子,进去看什么?当然是看文化,感受文化。任何物质的东西,一旦集中体现了某种文化的精神,其价值就无与伦比。当然,我们要讲的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是属于精神财富方面的,相对物质方面来讲,有些精华糟粕之间界限不是那么清楚,其价值也不是具体值多少钱能够衡量,这首先就需要我们去分辨。仅就儒家文化精华来讲,就包括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信息文化手段的运用、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等等。除此,还有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和佛教、道教文化等等思想体系中的精华部分。这些精华渗透到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灵魂,其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这是前人的思想成果,值得我们十分珍视。传统文化中也存在许多糟粕或不合时宜的成分。其中突出的就是奴性文化,其实质就是人身依附,它是以牺牲个性的发展和张扬而换取的苟且偷生。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和家庭。在上级面前,下级往往没有尊严;在老师面前,学生没有独立见解;在父母面前,子女没有发言权。这种奴性文化的社会代价,主要是专制的社会管理,以及民族创新精神的萎缩甚至磨灭。因此,我们要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促进改革开放有益的部分,对促进我们自身的健康人格培养有益的部分,对提高人们的现代生活质量有益的部分,我们都要继承和发扬,争取做一个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且个人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特色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意识方面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和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而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自从先秦诸子开启了中华民族智慧之门,往后各个时代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大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传统进行了开拓和创新。由此可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二、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姿,其成就和影响,举世罕见。中国历史上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整体性。只有在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三、中国传统文化吐故纳新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国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大多数时间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结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又曾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例如意识形态方面,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并激励我们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去创造更大的辉煌。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一、从“三个代表”的提出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知识经济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科技领域革命性的突破层出不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机遇和挑战并存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时代的发展向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从正面对此给予了明确地回答。“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党的8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认真分析研究、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担负的使命,和对执政党的性质与宗旨进一步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其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的姿态、“执政为民”的号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以民为本、与时俱进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宣言书,同时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指针。二、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现代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主体是儒家文化,但是也不排除诸如道、法、兵、佛等其他各家学说当中有价值的成分。怎样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目前各位专家有不同见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向世陵认为: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它文化具有开放性。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精神需求。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同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特质。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一个“和”,而西方文明刚好相反,在于一个“争”。西方文明强调突出个人,强调物质财富,而强调突出个人,务求一枝独秀,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争斗;强调物质财富,追逐奢侈豪华,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争斗。对于这种“争”的哲学,其利弊可以用14个字来概括:获显利而伏隐患,得近利而播远忧。正是这种“显利”和“近利”的驱动,包含“争”的特质的西方文明得以盛行于世。经过三百多年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年所伏的“隐患”渐渐显化为“明患”,历年所播的“远忧”渐渐进逼为“近忧”,于是造成了目前这种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以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可以断言,只要人类依旧热衷于争斗,人类就绝不可能从危机的泥潭中解脱。而要想彻底化争斗为和解,就必须高扬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和”的精义。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这同时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夕阳文化,而是生机不竭的朝阳文化。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与现代社会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综合和开拓、创造和更新。中国历史文化有着优良传统,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此外,还有“以德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等等。所有这些,经过改造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全盘西化;另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把传统文化说成至善至美,而西方文化则一钱不值。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第四节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继承传统,深化改革。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的历史性大转折时期,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进行如此深刻的转向市场经济和调整结构的巨大变革,这是人类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重大课题。人们的利益关系面临新的调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各种思想异常活跃,同时,对外我们还长期面临发达资本主义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