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行政领导领导者是能够将一群人带到他们自认为去不了的地方的人。——鲍勃·伊顿(原克莱斯勒CEO)学习目标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领导、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者的含义,理解行政领导的特点和作用、行政领导的类型与产生方式,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熟练掌握强化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意识、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与能力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行政领导者的职责、责任与权力,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第三节行政领导制度第四节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第五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主要内容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一)含义:●领导是组织中具有权威的个人或集体带领和引导组织成员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我国习惯上把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领导者称为领导,也将领导者的行为称为领导。(二)特点: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2.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3.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4.领导具有权威性;5.领导的实质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三)领导与管理在广泛意义上说,二者是等同的.广义的领导和管理都包含了战略的决策和战略的实施。领导活动脱胎于管理活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在狭义意义上说,则有本质的内涵区别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而领导是一种变革力量管理是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运转的行为,领导体现的是管理过程的战略性,它是一种确定方向,开拓局面的行为管理者是被任命的,其影响力来自于所在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而领导者既可以是任命的,拥有职位职权,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不运用正式的权力,而是运用个人的领导魅力影响他人。管理者是组织目标的忠实执行者,而领导者是组织目标的制定者管理者的工作包括拟定计划,建立组织机构以帮助人们实现计划,而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在于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的目标作出贡献。(四)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管理者的任务是如何更快地爬上梯子,而领导者的任务是如何将梯子搭在正确的墙上=。不同方面领导者管理者历史使命不同解决做什么解决怎么做关注对象不同人及其作用发挥制度和规则关注目标不同长远发展近期效益思维方式不同创造思考逻辑推断工作方式不同擅长激励擅长控制素质要求不同知识面要广专业化要深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六大不同二、行政领导的涵义及作用(一)含义: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理解行政领导的含义,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行政领导者是行政领导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被领导者,即国家公务员是行政领导的制约性因素。第三,行政目标是行政领导的灵魂性因素。第四,行政环境是行政领导的保障性因素。三.行政领导的特点(1)政治性(2)权威性(3)等级性(4)综合性(5)依法性(6)服务性(7)变革性(二)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2.行政领导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四、行政领导职能行政领导职能,是指行政领导者所应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它是行政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1)制定规划(2)科学决策(3)建立规范(4)正确用人(5)组织协调(6)监督控制(7)思想工作五、行政领导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理论(1)关于领导的性质和任务(2)关于无产阶级领导者的本质民主集中制原则引导群众前进的原则做人民公仆的原则以毛泽东为代表(1)关于领导宗旨的理论(2)关于领导制度的理论(3)关于领导职责的理论(4)关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理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2)领导工作科学化的观点(3)改革领导制度的观点(4)接受群众监督的观点(二)中国传统的领导思想(1)民为邦本思想(2)富民强国思想(3)教民化俗思想(4)变法维新思想(5)选贤任能思想(6)修身正己思想(三)国外领导理论简介(1)情境论(2)行为论(3)权变论(4)调适论(5)学习论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1、职位的涵义职位是指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规程,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2、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1)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下来的。“因事设职”(2)职位的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最低数量原则”(3)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法定性:按法律规定的职位,既不能随意增设,也不能随意废除。B非人格化:职位上的行政领导人担任职位与责任的时间长短、主次对职位本身不构成影响。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1、含义行政领导者的职权就是法定的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其行使指挥与统御过程的支配性影响的实质条件。2、职权与职位的关系职权是由职位派生出来的职权与职位有对应关系。职权是法定的权力。3、职权的内容:“人权”,即选人用人权;“事权”,即行政决策权、组织协调权、监督控制权;“财权”,即财产支配权等。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1、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含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2、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内容政治责任(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依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应遭受的谴责与制裁.工作责任(岗位责任):指行政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对组织、决策、指挥、用人、监督、评估等环节负有成败得失的职责法律责任: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因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付的责任。四、行政领导者的权威1、含义:建立在法定规范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上的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力。2、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也叫强制性影响力,是从合法的权力中产生的,因此,具有强制性和威胁性。它使人在心理上有一种不得不服从,不能抗拒的感觉。权力性影响力包括以下因素:①职位因素;②资历因素;③传统观念因素。3、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叫自然性影响力。被领导者服从领导者从不得不服从变为愿意服从,甚至是心甘情愿追随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包括以下因素:①品格因素;②能力因素;③专业因素;④感情因素张明,今年61岁,原在Y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1984年调到A市交通处任处长,A市公安局领导希望他上任后能尽快改变交通处长期以来沉闷空气,打开工作局面,使交通管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张处长上任后,用了大量的时间到各科室和各区、县交通队摸情况。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张处长认为,交通处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一〉大多数干警不安心工作,认为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二〉违法乱纪现象多;〈三〉各区、县交通队领导班子老化,管理方法简单;〈四〉处与队之间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无权过问各交通队的人事调动〈各队人事调动权在各区、县公安分局〉,因此,各队普遍存在顶撞交通处领导的现象。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处领导没有威信,软弱无力。张处长针对上述四个主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请环保局有关部门到各主要马路测量空气污染程度,写成报告,上报市政府。几经周折,市政府终于批准给交通处每人每月10元的空气污染补贴费;〈二〉为每个交通岗亭安装电风扇和扩音器,为每个交通队配备小汽车、事故勘察车和携带式通话机;〈三〉派人到各省市和出国去学习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制定岗位责任制;〈四〉对少数违法乱纪的干警进行必要的惩处,派机关干部下去明查暗访,把一些干警违纪失职的材料整理成文,上报上级,给以行政处分,并向各交通队通报。同时派工作组进驻一些不听指挥的交通队,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处长采取了这四条措施后,威信徒增。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张处长,似乎没有他的点头许多事情就很难办。按照张处长本人的说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样才有号召力。张处长这样做,虽然交通处工作确实有一些起色,但沉闷空气却没有较大的改变,相反一些人由原来的尊重转而害怕他,平时见到他都绕道走。一些值勤民警看到张处长下来检查工作,也事先用电话一个岗亭接一个岗亭相互通报。张处长走到哪里,哪里路口的民警总是认真地在挥手指挥。此时,可以说张处长的威信已经达到了“绝对程度”。但自1988年张处长离休后,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对他的评价说法不一。一些同志认为,“公安机关就是要有张处长这样有威信的干部才行。”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在这样的威信下,交通处沉闷的空气就改变不了”。还有一些同志认为:“张处长只注重靠行政手段提高威信,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威信很难真正树立起来。”张处长本人也深有感触地说:“我革命了几十年,但对怎样才能提高领导者的威信还说不清楚。”思考:1.张处长判断交通处存在问题的根源是否正确?2.你认为一个行政领导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威信?第三节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的根本制度:民主集中制行政领导的基本制度: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一、行政领导的根本制度: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民主制:在国家生活中,人民群众当家,有权以不同方式积极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令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的管理;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集中制: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一切组织团体中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民主集中制的内容(1)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形成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就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变成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对全国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3)国务院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的条件下,给地方相应的自主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二、行政领导的基本制度: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一)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含义1、集体领导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即对重大问题,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做出决策和决定,一经决定,必须共同遵守。•2.个人分工负责制就是行政领导集团内各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具体表现形式——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体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1982年以前一直是委员会制。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随着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制定、实施,正式确立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一)处理行政领导者与群众关系的制度如接待日制度、对话制度、咨询制度、信访制度、通报制度、评议制度等(二)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征询、报告请示、检查反馈。(三)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办公会议制度、集体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第四节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行政领导方式行政领导艺术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一)含义:行政领导方法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二)类型: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具体可变的行政领导方法(又称为行政领导方式和艺术)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一)实事求是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时间检验和发展真理(二)群众路线的方法虚心向群众学习,有事和群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