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与标准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言•本讲目标:–了解课程改革所针对的主要问题–了解课程改革的六个基本目标–了解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践行新课程理念和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一、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总要求)→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实施)–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传授);过程—方法(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二、课程标准–内涵: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特点:•1、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某一学段的统一的基本要求•3、可理解、可达到、可评估的•4、涉及三个领域。–功能: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一节课程目标改革1996-1998年,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的内容——1993年以来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调查的范围——9个省市的城镇和农村调查的对象——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全国政协多位委员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什么?重视的是什么?•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目标校长教师0%10%20%30%40%50%校长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公德政治信念分析解决问题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自主创造动手能力美的态度表现搜集利用信息校长和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较好的目标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信念动手能力公德美的感受与技能自主创造搜集利用信息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746246331917173331521121183443教师(%)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实际关注点0%10%20%30%40%50%60%1知识与技能解题技巧智力发展创造性情感态度个性发展我国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出偏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无论在关注层面上,还是在实施层面上,对儿童人格、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的感受与表现以及主动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等目标的重视都明显不足。带来的问题是什么•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学生智力与心理、人格发展出现较大的反差•学习态度:受迫学习,不喜欢上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本身不仅仅是手段,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真正让教育成为儿童探索和主动学习的过程•关注儿童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听听秋的声音》—培训学校习作•听听•秋的声音•黄叶离开枝头•“刷,刷”•在风中欢快地飞舞•听听•秋的声音•秋雨纷纷落下•“滴,滴”•像是在弹奏乐曲•听听•秋的声音•大雁飞往南方•“叽,叽”•在和同伴道别•听听•秋的声音•小松鼠在采集粮食•“嚓,嚓”•是在和同伴聊天•听听•秋的声音•毛毛虫在结茧•“咝,咝”•告诉我们,明年有个惊喜•听听•秋的声音•青蛙在欢唱•“呱,呱”•它说,冬天就要来临•秋天,那么美好,可又那么短暂•秋天,在欢笑中,在丰收中•悄悄地走远......(2011年11月5日)课程标准改革: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以及现在报刊上的各种广告资料,感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史标准);案例:•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标准);蒂莉:海啸中智救百余人•2004年年底震惊全球的印度洋大海啸中,10岁的小姑娘蒂莉·史密斯凭着课堂上得到的海啸知识,不但救了她自己和父母,也挽救了泰国普吉岛麦考海滩和附近一家饭店100多人的生命。•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标准);•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标准);•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艺术标准)。第二节课程内容改革•内容偏多:–课程门类多–学习内容多–作业多△–考试多一位家长的投诉:•我是临湘市横铺乡中学一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听我小孩讲学校每天布置的作业特别多:早上6点多自习,上午上课,中午吃完饭后的赶紧做作业,下午第三节课也是,晚上自习后还有作业回家写,说几乎少有时间休息,很累很累!、、、、、、孩子毕业学习抓紧可以理解,但我想请问:如長此疲劳战,学生睡眠能否保障,对其身体健康与成长有无影响,是否科学?教师53%40%7%校长60%32%8%偏多适当偏少53%的教师和60%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更多。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小学四年级小学毕业年级初二初三0%10%20%30%40%50%60%70%80%90%学生作业时间超出规定时间的人数(%)66%84%71%81%课程计划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小学四年级小学毕业年级初二初三83%69%66%34%0%10%20%30%40%50%60%70%80%90%学生睡眠不足的人数(%)(小学生少于9小时,初中生少于8小时)0%50%100%小学四年级小学六年级城市初二城市初三乡村初二乡村初三基本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学生比例城市小学四年级就有近一半的学生一天课间中除做操外基本没有户外活动。城市初三学生这一比例高达83%。0%10%20%30%40%50%60%70%80%90%1城市四年级城市六年级城市初二城市初三乡村初二乡村初三课间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难度过大,内容过深——要求过高40%的教师和60%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偏难。50%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用。其中,课时不足的原因,认为达不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完不成教材规定的内容”的比例之和约为50%。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对课程难度的意见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样种?摆摆看。小学六年级语文:“啊”的读法句首:•1、表示惊异或赞叹时,读作“ā”。如:•啊,出太阳了!啊,郊外的景色真美呀!•2、表示追问时,读作“á”。如:•啊?你刚才说什么呀?啊?你明天到底来不来?•3、表示惊疑时,读“ǎ”。如:•啊?真有这种事吗?啊,大点儿声,我听不见哪!•4、表示应诺(音较短)、明白过来(音较长)、赞叹(音较长)时,读作“à”。如:•啊,好吧!•啊,原来是老同学,怪不得那么面熟呢!句尾:•1、前面音节的韵母或韵母的尾音是a、o、e、ê、uo、i、ü时,读“呀”。如:•原来是他啊!多美的花啊!你快说啊!•2、前面音节的韵母或韵母的尾音是ao、u时,读“哇”。•加油啊!快跑啊!多么好啊!你能耐真不小啊!•3、前面的韵母和尾音是n时,读“哪”。•快看啊!真甜啊!你要当心啊!咱俩真有缘啊!•4、前面音节韵母的尾音是ng时,读“nga”•如:真香啊!真冷啊!英雄啊!一起唱啊!——课程内容繁多、重复——把简单的命题人为复杂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马尾、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等人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初中《生物》第二册(上)——偏于知识传授——偏考试科目——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小学二年级数学题——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与学生生活脱节。一个(生产)队买来53袋化肥,每袋25kg,一共买来化肥多少千克?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现行教材中基本上是用传统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生物进化,没有涉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群体遗传学等内容;基因、克隆等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教材中基本上没有反映。中学《生物》教材在讲马来西亚时,仍然说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天然橡胶、棕油生产国,其实现在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已相当少,自90年代初已不是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至90年代中期棕油产量少于印度尼西亚。初一《地理》第一册在说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木材、棉花)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89年的统计结果。初一《地理》第一册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二: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语文标准)•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数学标准)•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历史标准)•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类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生物标准)•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地理标准)•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了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化学标准)相应课程标准改革:•《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第三节课程结构改革•学科门类多,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整合–思想品德、社会、自然、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劳动•以必修课程为主学科体系——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划分为“语文”“物理”或者是“纯道德生活”•学科是按照学科的逻辑和概念体系组织的——人为分割了儿童的生活英国的综合性课程•地理: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旅游业、种族与文化等•体育:卫生保健、竞技技能、游戏、旅行•美术:博物馆知识、画廊制度、美术家与作品、美术工作材料及技艺、作品分析与艺术批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三:–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科目–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一二三四五六(或选择:历史、地理)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外语外语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八体育语文数学课程门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七原有课程新课程一二一二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自然自然语文语文语文语文数学数学数学数学体育体育体育体育音乐音乐艺术音乐艺术音乐美术美术美术美术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2.与原有课程的比较(一、二年级)原有课程新课程三四五六三四五六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社会社会社会自然自然自然自然科学科学科学科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音乐音乐音乐音乐艺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音乐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劳动劳动劳动劳动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外语外语外语外语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2.与原有课程的比较(三至六年级)原有课程新课程七八九七八九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历史历史历史历史与社会历史历史与社会历史历史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