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虽有嘉肴考情搜索辽宁各地市近5年均未考查原文呈现课文翻译章节精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不倦地钻研,)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中心概括】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写作特点】1.类比论证,生动形象。本文突出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过渡自然,生动形象,易于理解。2.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本文在论述教和学的关系的时候,层层深入,从“学然后知不足”到“教然后知困”,最后得出了“要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勉励,教学相长”的道理。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浅显易懂。一、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二、重点字词句1.通假字《兑.命》曰___通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虽.有嘉肴古义:______今义:虽然(2)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______今义:意义,主旨(3)教然后知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困难兑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即使甘美不通,理解不了(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______今义:勉强(5)教学相长.也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增长3.一词多义学①学.学半_______________②教学.相长_____________勉励促进,提高动词,教导动词,学习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弗食.原意为:食物,句中意为:____(2)形容词作动词然后能自强.也原意为:强壮,句中意为:_________(3)名词作形容词不知其旨.也原意为:意图,宗旨,句中意为:________吃勉励甘美5.重点实词(1)虽.有嘉肴..虽:______嘉肴:___________(2)弗食..弗:____食:____(3)不知其旨.旨:________(4)虽有至道..至道:_________________(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__________(6)然后能自反..也自反:_____________(7)然后能自强..也自强:_____________(8)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美味的菜不吃甘美最好的道理所以反省自己自我勉励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6.虚词意义及用法其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词,它的副词,表揣测,大概7.重点句子翻译(1)(2016·预测)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2)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3)《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文意理解与探究1.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2.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3.(2016·预测)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