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章机械运动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2.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小球的直径是。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4.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一位初二学生脉博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m.某同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26.12cm,则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6.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一段时间之后,甲车上的人说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为参照物的。7.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再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的时间为min。8.汽车在长100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m/s。二、选择题:9.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A.100minB.5minC.50sD.0.08s10.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1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μm=0.96mmB.9.6cm=9.6×10mm=96mmC.9.6cm=9.6cm×10=96mmD.9.6cm=9.6÷100dm=0.096m1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为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2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14.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应用题:15.如图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1)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2)在小明乘坐的全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用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参考答案:1.2.70cm2.2.42cm3.刻度尺没有放正;视线不跟刻度尺4.cm;min5.7×10-5;1mm6.乙车7.488.13.339.C10.B11.B12.C13.C14.C15.(1)静止的,因为帽子与出租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2)11m/s。(3)1.8km4第2章声现象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弹起,(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2.人们把耳朵贴近铁轨,就可以听见远处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课堂上,学生能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海洋中的海豚能听到互相呼唤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所利用的介质分别是。3.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听到回声,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则人距山崖的距离为。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二、选择题: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5.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得快7.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5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8.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牙齿和下额上,能听到声音最大的是()A.音叉抵在前额上B.音叉抵在牙齿上C.音叉抵在下额上D.无法判断9.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10.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三、探究与体验11.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大军却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做出判断。12.小明同学在探究材料隔声性能好坏时,选用了一只薄纸盒,一只厚木盒,两只不同的的但均有振铃的闹钟。他实验的步骤如下:A.将一只闹钟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B.罩上纸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C.将另一只闹钟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D.罩上厚重的木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他发现,两次罩上盒子后听到的声音大小几乎相等,于是他得出纸盒和木盒隔声性能是一样的结论。(1)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2)如果结论不正确,他在探究过程中有哪些不合理之处?6参考答案:2.振动能量不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铁轨、空气、海水3.510m不能4.A5.D6.B7.D8.B9.C10.B11.分别采用无动作只发声、无声音只有动作的方法来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吓走了鱼儿。12.(1)不正确;(2)做对比实验时,应控制相同的实验条件。如选用同一只闹钟,同样形状、大小和厚度的纸盒与木盒等。7第3章物态变化一、填空题1.医院抢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疗法的依据是。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信息二:。信息三:。3.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高温下用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二、选择题: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6.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的熔化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7.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A.升华形成的B.凝华形成的C.凝固形成的D.液化形成的88.下列现象不可能的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D.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时,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三、实验题9.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10.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水的沸腾实验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1)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3)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案供你选择: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案的冷却效果较好。9参考答案:1.酒精蒸发会吸热2.信息二:海波是晶体;信息三:海波的熔点是48℃。3.压缩气体体积;汽化4.A、C、D5.B6.A7.D8.D9.(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随手关紧水龙头,不开着水龙头刷牙等。10.(1)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温度越低,下降得越慢(或随时间的推移,温度下降得越慢)。(3)①。10第4章光现象一、填空题1.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用久了的黑板会“反光”,这是光的现象。从不同的方向,我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遵守光的规律。3.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入射角应为°,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反射面射出,入射角应为为°。二、作图题: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形,请找出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并指出玻璃的位置。5.如图所示,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30°,欲使阳光照亮井底,平面镜应如何放置?随着太阳的升高,当大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60°时,仍欲使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应如何调节平面镜的位置?与原来相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多少?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6.如图所示,人在什么范围内能看到窗外一棵树的全部(作图说明)?三、选择题7.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A.听枪声计时,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B.听枪声计时,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C.听枪声计时,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较多D.听枪声计时,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较少8.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四位学生在平面镜前排练舞蹈,他们分别位于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其中()A.甲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B.乙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11C.丙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D.丁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9.下列四种光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原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B.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D.立竿见影四、探究与体验10.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把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5°),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并记录了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他把入射角增大到45°时发现折射光线突然消失了,把入射角减小为40°时折射光线又出现了。他以为是实验仪器发生了什么问题,经检查,仪器等一切正常。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但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比有折射光线时明显增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明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个值时确实会发生这种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λ。听了老师的话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