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探讨ANALYZINGSTRATEGIESOFTHEHISTORICDISTRIC’SREVIVAL刘登宇(株洲云龙示范区国土建设部)[摘要]历史街区是维持城市记忆连续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新的经济和文化形态与走向衰落的历史地段之间,本文基于策略性地处理好历史街区“新”“旧”元素的思路,探讨了空间同构与共生、文化重建以及城市触媒等策略,以实现在有效保护城市特色的前提下的历史街区的复兴,最终达成城市渐进而可持续的改革与发展。[关键词]历史街区空间同构与共生文化重建城市触媒ABSTRACT:Thehistoricdistrictisanintegralparttomaintainthecontinuityofacity’smemories.Intheneweconomic,culturalpatternsanddeclininghistoricalsitesbetweenthetreatment,thisarticle,basedontheidaasofhandlinghistoricalneighborhoodsstrategically“new”“old”element,analyzethestrategies—spaceandsymbiosiswiththestructure,culturereconstructionandurbancatalyst.Theeffectiveprotectionachievedunderthepremiseofcityfeaturestherevivalofhistoricdistrict,andourcityultimatelyreachaprogressiveandsustainableurbanreformanddevelopment.KEYWORDS:historicdistrict,spaceandsymbiosiswiththestructure,culturereconstructionurbancatalyst1引言近年来,由于旧城更新改造的大规模进行,对衰落的历史街区的复兴也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具体来说,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的衰落问题主要体现在某些方面的“过时性”与当代需求的不相协调,但在许多已经实践了的旧城改造中,大规模“脱胎换骨”式的“推倒重建”,使得城市的许多历史文化内涵荡然无存。历史街区面临快速城市化的挑战,在保护城市特色的前提下实现历史街区的复兴,最终达成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是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研究了多个历史街区的复兴案例后,归纳出了三种复兴策略。2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一——空间同构与共生“空间同构与共生”,其核心思想是“应在尊重原有空间组织的前提下,引进与周边元素相协调的现代因素,并恰当地处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空间界面,使两者和谐共生。”“空间同构与共生”这一复兴策略,主要要求我们从现状的分析研究与评估入手,通过对街区内建筑年代、高度、风貌、质量、风格的研究,并结合对街区历史文化背景的系统性分析,将基地内的建筑、街巷、景观、风貌等要素进行梳理与归纳,并整合成为新、旧两大体系,据此对这两大体系提出功能、界面、景观的改造措施,最终生成能融合新旧体系的空间,具体设计步骤如下:第一,分析研究。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数量、位置、年代、结构、质量、风貌进行全面考察与研究,确定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主要街道,整理出它们的空间肌理,绘制建筑与城市的图底关系。(如图2)第二,梳理与归纳。通过分析与整图2历史肌理与现代建筑分布研究图3体系的整合与加强理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肌理和现代建筑肌理,并与街道格局相对应,探索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逻辑。从中我们归纳得出建筑沿主要街道的发展规律。第三,整合与抽象。基于以上的空间机理研究,我们进一步加以整合与抽象对历史地段原有的肌理进行强化、整顿街区松散的空间肌理和结构,使原来零散的建筑融入有规律的空间关系中,并以此作为新增建筑的空间原则(图3)。第四,功能划分。针对以上得出的空间结构特征,划分历史建筑群为主导的“记忆城市”地域,以及现代建筑群为主导的“新兴城市”地域。第五,界面柔和。在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之间插入绿地、广场、景观小品、玻璃连廊等公共空间作为缓冲,柔化两者的界面,使历史建筑和新建筑能够相互协调,彼此对话,营造和谐的、历史与现代共生的城市空间。“空间同构与共生”的构想针对历史街区“新”“旧”元素的冲突的具体问题,以延续地域文脉、促使城市结构的渐进式改革为出发点,在策略与方法上作出了更为谨慎、细致的探索,体现了历史街区“在延续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3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二——文化重建城市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而且还可以展示城市的生活品质,从而既能吸引投资又能增强市民自豪感。因此,文化策略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被各地的政府和规划部门在城市改造中所采用。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界也越来越多的在历史街区复兴中采用文化文化重建策略。文化重建的重要手段是利用城市设计进行历史街区的复兴,利用城市设计进行文化复兴的具体措施如下表。表1利用城市设计进行文化复兴的建议4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三——城市触媒“城市触媒”概念源自美国的韦恩·奥图、唐·洛干的著作《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AmericanUrbanArchitecture—CatalystsintheDesignofCities),书中将城市触媒策略定义为:策略性的引进新元素,可以复苏城市中现有的元索且不需彻底地改变它们,而且当触媒激起这样的新生命时,它也影响了相继引进之城市元素的形式、特色与品质,目的在于“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品,而是个可以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4.1城市触媒原理触媒最初仅作用于与其邻近的城市构成元素,改变现有元素的外在条件或内在属性并带动其后续发展。随着“媒介”(指城市开发建设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能量传递,当原有的元素被改变或新的元素被吸引过来后,原始的“触媒点”与新元素一起共振、整合,进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触媒点影响到更大的城市区域,最终产生一系列城市开发的连动反应。4.2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历史街区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建筑物本身,而是场所的精神性。场所精神(SpiritofPlace)是指城市历史街区最重要的美学特质和内部特质,应当予以保持。因此,促使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连续性的发展是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时最重要的着眼点4。4.2.1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原则城市触媒策略在历史街区复兴中的作用,就在于如何控制并加强场所精神的城市肌理。可以通过四种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种原则是保存肌理(Preserve)。就像大多数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政策;第二种原则是强化已松散的肌理(Reinforce),正如一个已经松散破败的历史街区所亟待的需求;第三种原则是修复(Repair)已失去整顿其街区能力的肌理,对应已遭到部分破坏的历史街区:第四种原则是为街区创造(Create)一个新的肌理,赋予其新的秩序,以意向性的回顾原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4.2.2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应对策略第一,对应历史街区物质/结构性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街区的过时可能因建筑的物质或结构性退化而产生,针对此种情况,城市触媒的策略将集中于街区建筑部分的结构性改建,或者部分拆除再恢复,亦或部分拆除再意向性恢复,甚至部分的拆除再完全新建。菲奇(Fitch)提出了一种关于历史建筑“根据建筑损坏程度确定进行干预的梯度”①,即:保护、修复、翻新、重新组建、转化、重建、复制(表2)。表2利用城市设计进行文化复兴的建议第二,对应历史街区“功能性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街区的过时也可能是由单体建筑或是整个街区的功能跟不上时代引起的。在触媒策略的设计中,树立示范性的旗舰项目(触媒)至关重要。当然触媒策略要考虑到街区整体,示范项目应当能指导整个街区的改善,而非零星地、就事论事地进行操作。当示范性触媒获得成功时,将刺激整个街区形成良好的趋势,出现更多的自发激发点同时作用,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触媒反应而获得整个街区的振兴。第三,对应历史街区“形象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形象过时是基于对历史街区的所谓形象进行感知。形象并不单指街区或建筑的外表,也可能是泛泛的或者是针对某种特殊功能而产生的知觉印象,比如城市中某些轻工业建筑形成的街区,市民对于工业建筑的形象往往都是负面的感知。在针对此类形象过时的策略中,有时仅仅通过对街区立面或外部空间的整治就可以达到改善或改变这个街区“形象的目的。第四,对应历史街区“区位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区位的过时基于时间发展所带来的在更大范围内城市功能的变化,当街区建筑最初建造时,它的区位条件是根据与周边其他城市功能的关联程度而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为某些活动而建造的街区建筑可能与它现在所处的区位逐渐脱节而造成过时。区位过时起因于街区外部环境的变迁,但触媒策略可以通过改变街区内部来顺应或抵抗外部的这种变化:其一,功能引导,即可以通过策略性引导街区内部功能的调整,促使某活动在街区内部形成规模效应,以此来创造新的区位优势,之后在这个前期触媒的刺激下,街区成为一个吸引此类独特活动的场所而自然发展下去,最终达成复兴的目标。其二,物质强化,即强化历史街区物质方面的优势,创造出适宜的空间形态以重新吸引使用者,通过供给刺激需求而不是常见的需求创造供给。如强化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历史性与稀缺性,为吸引旅游者创造优势;又如强化工业建筑的室内空间特质以吸引艺术家对此类物质空间改造的偏好。5总结历史街区往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与环境多样性价值,是值得重视的珍贵城市资源。因此,历史街区的复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采取空间同构与共生、文化重建、城市触媒等策略,改造衰落的历史街区,使“新”“旧”部分相融合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李莉.袁雁,历史街区复兴中的“空间同构与共生”策略研究【J】,城乡规划,2010.07[2]李莉.袁雁,历史街区复兴中的“空间同构与共生”策略研究【J】,城乡规划,2010.07[3]孙乐,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M】,同济大学,2008.03[4]武联,沈丹,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研究【J】,城市规划,2007.02[5]周小丽,黄鹤楼旧城区传统街巷文化探究——象征文化及场所精神分析【J】,华中建筑2005.06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探讨作者:刘登宇作者单位:株洲云龙示范区国土建设部刊名: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英文刊名:ChengShiJiansheLiLunYanJiu年,卷(期):2011(16)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1.蒋宗和.朱海.曾明生态承载触媒式设计模型的建构——广东李小龙乐园规划设计手记[会议论文]-20072.姜建涛.刘国栋延续历史街区形象的要素控制途径[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15)3.李平.沈立义.郑旭昆钢大红山铁矿50万t/a选矿生产实践[期刊论文]-金属矿山2004(z1)4.于克华.周立军市场经济下历史街区触媒式更新的探讨[会议论文]-20055.彭剑波居民视野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以襄樊市陈老巷历史街区为例[会议论文]-20076.王颖.王新哲.张震宇.WangYing.wangXinzhe.ZhangZhenyu外部因素与内在需求作用下校园空间的一种表述——滨州学院规划设计[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7(6)7.李景.LIJing新形势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1(8)8.李连瑞.李方民.LILian-rui.LIFang-min青岛老城区的整体风貌保护与改造构想[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6(10)9.张永龙里耶镇历史街区建筑和环境保护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03,19(11)本文链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