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2009山东考试说明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将原来的“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为“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10年、11年乃至12年的考试说明依然沿用了这个顺序。2007年散文《灯火的温情》(叶延滨)2008年散文《歌德之勺》(张炜)2009年散文《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2010年小说《骆驼祥子》(老舍)2011年小说《审丑》(严歌苓)2012年散文《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近三年高考考查过的小说知识点知识点考查次数人物形象14环境描写6故事情节17主题思想11表达技巧8语言特色3标题5各类作用题142012届高三复习小说阅读——小说情节的把握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常见题型:一、情节概括题二、情节鉴赏题三、情节探究题★本节课学习内容:把握、概述故事情节学习目标:1、熟悉小说情节概括的高考题型。2、掌握小说情节概括的方法。回顾:(2009安徽卷)《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参考答案】:五一节董师傅在校园内领小翠游湖。《木笛》1、文中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的那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补充完小说的情节要求更换曲目——伫立纪念碑前——终被乐队录取第1题参考答案:①在考场上,大师拒绝了朱丹更换曲目的要求。②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并把正事录取的消息告诉了他。第2题参考答案:要求更换曲目——伫立纪念碑前——终被乐队录取被拒离开考场吹奏悼念亡魂【解题指导】:1、完整叙述事件,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概括,不能丢失本该有的要素。2、由于小说事件的复杂性,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所以要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前后一致。根据总结的方法,独立完成《三维设计》P155页《面包》中“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指向性练习1【参考答案】:①妻子在深夜在厨房里发现丈夫偷拿面包。②在厨房两人的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③妻子替丈夫圆谎。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一片面包给丈夫。【解题指导】1、对于情节相对复杂的小说,要求概括故事情节实际就是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即梳理小说的脉络2、梳理小说的脉络,可从情节角度、人物角度、线索角度以及时间空间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3、要做到:①情节发展前后环节清楚。②舍去细节概括情节。③语言简洁明了。直击高考:(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下午》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根据总结的方法,独立完成《三维设计》P168页梳理本篇小说的脉络,可以从4个角度去进行:(1)情节角度。看本文事件发展:谈卖鸟笼——拒卖鸟笼——赠送鸟笼——醉酒为鸟笼。(2)人物角度。看主人公心理变化:期待好价——信守约定——慷慨赠送——喜极而悲。(3)事发空间变化角度。巴氏家空谈卖鸟笼——蒙氏家无奈送鸟笼——球房醉酒悲欢为鸟笼。(4)事发时间变化角度。午饭后空谈卖鸟笼——放学后无奈送鸟笼——天黑后醉酒悲欢为鸟笼。指向性练习2:2011安徽卷【参考答案】示例1:巴尔塔萨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为鸟笼醉酒。(事件发展脉络)示例2:做好鸟笼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拒买鸟笼,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解题指导】:考查概括小说局部情节的能力。1、这种题型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2、要抓住小说文本中相对应的内容来筛选、分析、概括。把握、概述故事情节(情节概括题)一、高考试题常见提问方式: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4、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考查概括小说局部情节的能力)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小结:故事情节的把握作业:根据总结的方法,独立完成《三维设计》P156页《晚秋》中“瓦萨卡发现小包后心理变化的过程”。指向性练习3(2011年江西卷)参考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或者:①刚看到绿色小包时,很心动;②当准备靠近小包时,心里一阵紧张;③但走了两步,觉得惊恐;④发现别人捡走小包后,开始心里一阵慌乱;⑤不久又站在原地发呆、失望;⑥最后如释重负,变得轻松。﹢简要概括玛蒂尔德借项链过程的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解析:抓住对玛蒂尔德的一系列个性化的动作、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来概括。作者通过“发现”、“发抖”、“出神”——“迟疑而焦急”——“跑起来”、“搂”、“亲”、“跑”。参考答案:(1)发现项链时高兴;(2)开口借时的担心;(3)借到后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