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一例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定远中学郭沪萍摘要:求助者许某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上网交友被母亲发现与母亲关系紧张导致其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情绪非常焦虑,睡不好觉,总想着这件事情,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其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咨询效果明显。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焦虑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许某,女,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65米,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五官清秀,体态苗条,穿着干净大方。独女,父亲因得脑瘤瘫痪多年,母亲在县城经营一家服装店,家庭和睦。小学时学习成绩优秀,初中入校以来成绩一直优秀。喜欢看书、画画。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心理测验结果:1、EPQ:P59;E31;N67;L16;;显示求助者的个性主要倾向内向性格,情绪稳定。2、SAS:标准分56分,为轻度焦虑。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两周来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经常与妈妈争吵。个人陈述:我在家一直是个乖乖女,在校是老师、同学们心目中的佼佼者,但是,两周前的一段经历让我烦躁不安,成绩也有所下降。起因是两周前的星期六下午我与现在的某同学约好上网玩游戏“弹弹堂”,也就是那天我通过玩游戏认识了一位山东男孩王某,王2某说自己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与王某在QQ上聊了几句,觉得很能谈得来,王某问我要电话号码,我就把妈妈的手机号给了他。以后我不但周末上网,只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就去上网,并且经常在网上与王某交流,我与王某聊天觉得很充实,日子过得也很快。前几天,王某开始用手机发短信给我,要求见一面。我有些害怕,没有同意。没想到短信我忘记给删除了,被我妈妈发现了。妈妈很生气,问我发短信的是谁,我说是一小学同学,妈妈就没再追究。又过了几天,王某打电话过来,是我妈妈接的,我妈妈问他是谁,王某却让我妈说出我“弹弹堂”打到了多少级了(这是我告诉王某的暗语),我妈没能答上来,对方迅速挂断了电话。妈妈立刻质疑:“这怎么解释?叫你好好学习你都干了些什么?”我支支吾吾……“啪”一个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脸上顿时感到火辣辣的,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边哭边和妈妈吵了起来:“你凭什么打我,从小到大,你们关心过我吗?爸爸有病,你也整天不着家,只知道叫我认真学习,你们根本不爱我!我也是人我也有思想,我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不就上网和人聊聊天吗?用的着这样大惊小怪的吗?”说完就跑到自己房间把门反锁上了。从此以后妈妈对我管得很严,我心情焦虑烦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心思听课,经常失眠,回家经常与妈妈争吵。我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您是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特别信任的老师,犹豫了很久我决定向您寻求帮助。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3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穿着干净大方,是一位注意自己形象的女孩,在谈话过程中,声音一直较低,目光与咨询师对视时,偶尔发现眼眶里有泪珠在打转,面容憔悴。四、评估与诊断根据对许某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许某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除外许某有重性精神病。根据许某的心理测验结果结合及其症状诊断为轻度焦虑,其问题的产生是由上网交友与妈妈反对的矛盾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才两周,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表现为:1、反复想与网友的交往与妈妈之间的矛盾,难以决断2、情绪不稳定,睡眠差,食欲不振,上课不能注意听讲,成绩下降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相鉴别: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系主动前来求助,经观察发现无逻辑思维混乱且不伴有感知觉异常及妄想、幻觉,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可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4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2周,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正处在青春期,渴望社会给予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2、社会因素:①上网交友与妈妈反对的矛盾引起的②妈妈为此事打了求助者③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爸爸多年瘫痪在床3、心理因素:①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妈妈反对她就是不爱她②因为爸爸瘫痪多年,缺少父亲的关爱③求助者自幼深得到师长家人的宠爱,个性追求完美五、咨询目标的确定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A、帮助求助者接受网络是虚拟的事实,降低情绪反应,改善睡眠;B、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正确处理与母亲的关系;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会容忍接纳别人的5批评意见,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与妈妈发生争执后,才导致了高强度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求助者可能存在:“我是她女儿”,“妈妈爱我就不应该打我”等一些“绝对化要求”,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和对生活挫折“反应过分强烈”,导致了她认为妈妈不爱她的感受。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6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7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3、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次数3次咨询收费:因我是她的语文老师又未挂牌营业因此没有涉及收费心理测验:EPQSAS七、咨询过程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B、心理帮助阶段;C、结束与巩固阶段。2、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时间:2010年10月16日目的:A、了解基本情况;B、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C、确定主要问题;D、探询改变意愿;E、进行咨询分析。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过程:A、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8B、做心理测验C、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E、确定咨询目标F、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G、布置咨询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诱发事件A:上网交友与妈妈反对的矛盾不良情绪C:心烦、沮丧不合理信念B:妈妈一直视我如掌上明珠,妈妈爱我就不应该打我——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第二次咨询:时间:2010年10月23日目的:A、加深咨询关系B、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C、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9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她与妈妈发生冲突的细节,曾经有过的冲突、解决的过程和事后的感觉,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完美的,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C、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她与网友交往的过程,打破求助者心目中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的自我中心倾向,目的仍然是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D、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容易受挫和愤怒的不合理信念:a、)我很优秀,父母和老师都很喜欢我,所以不能有半点瑕疵;b、)我是很完美的,因此妈妈必须全心爱我、呵护我、依从我;c、)再说交友又不是我主动的,是别人主动找我的,即使我有什么错误,也不是我自己故意造成的,不应该由我来承担责任;d、)我爸爸瘫痪在床,妈妈又这样对我。E、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要求求助者与母亲进行沟通,帮助她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第三次咨询时间:2010年10月30日目的:A、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B、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10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与母亲进行了认真交谈,得知父亲虽然瘫痪在床,但是心里一直都很关心自己的成长;母亲全心全意爱着自己,母亲担心女儿上当受骗,所以反应较大。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B、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她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C、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a、父母亲是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最关心我的人;b、即使我再完美,也不能把别人爱我、呵护我、依从我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c、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与妈妈争吵并给妈妈赌气的事是我不对,我对此负有责任;d、爸爸瘫痪在床,妈妈这么多年又当爹又当娘,我还惹她生气真不应该D、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确认自己情绪较稳定后,与妈妈再交谈一次,谈话内容自行决定。第四次咨询:时间:2010年11月6日目的:11A、巩固咨询效果B、结束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经过认真思考后,与妈妈好好谈了一次,表明自己能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心,是自己不懂事。B、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C、鼓励求助者自己决定与网友关系的取舍。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八、咨询效果评估1、求助者的评估:“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静下来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的睡眠状况已经好转,上课也不再走神了”2、咨询师的评估:经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与妈妈相处融洽,妈妈也为女儿的转变由衷的感到欣慰。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咨询过程完整。3、心理测验评估:求助者的SA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