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文言实词义项推演(2010年1月版)本文所选60个实词依据老教学大纲所列120词,删除可作虚词的“何”“若”“乃”等词,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次数偏多(一般在150次以上,如“王”出现了300次。这样的词自然应该烂熟于胸)或偏少(一般在10次以下,如“贼”只出现了1次。此依据为王力先生选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标准)的实词。还剔除了2002年以来高考试卷中全国Ⅰ、Ⅱ、Ⅲ、Ⅳ卷已经考过的实词(经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发现,没有一个省市重考过去已经考过的实词)。所列义项一般为常见用法,选例一般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原语原句,部分来自初中语文课本或常见诗词。选例并非尽举,一个义项一般3-5例,同一篇目的一般只选一例。推演过程一般是从本义到原义,再到引申义,最后是比喻义,从形象到抽象。而语境义却是历年高考考查最多的内容,所以,推演的最终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习一种掌握实词义项的方法。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共考到350个实词,只有52个出现在大纲所列范围内,全国卷只出现8个!所以,学习文言实词的最好方法是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推断。001爱爱,本义为“喜爱、喜欢”,如“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喜欢得过分了,就可能先是“疼爱”,如“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再是“宠爱”,如“臣衰,窃爱怜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进而“溺爱”,如“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招人喜爱自然是因为本身“可爱”,如“三五之夜……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由“亲爱”推出名词“亲爱的、心爱的”,如“寡人之爱弟。”(李朝威《柳毅传》)“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视。”(李朝威《柳毅传》)由本义也可推出“喜好”,如“晋陶渊明独爱菊。”(刘禹锡《爱莲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因为“喜欢、喜爱”,所以有“吝惜、舍不得”的之义,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贾谊《过秦论》)“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用作褒义词,也可以说“爱惜”,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苏洵《六国论》)“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如“吴广素爱人。”(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贾谊《过秦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土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蒲松龄《促织》)由“舍不得”还可以引出“贪”的义项,如“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岳飞传》“爱”字还通“薆”,作“隐藏”讲,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002安安,会意字,女人在家里,故其本义为“安全、安定”,如“然后得一夕安寝。”(苏洵《六国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徴《谏太宗十思疏》)“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魏徴《谏太宗十思疏》)“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徴《谏太宗十思疏》)有时候用于使动,意为“使安定”,如“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徴《谏太宗十思疏》)“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由此也可引申为“镇定”,如“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李朝威《柳毅传》)“安全”了就会感到“安逸、舒服”,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由“使安定”又可推出“安慰”,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当然,这里的“安慰”是动词用作名词,意为“安慰的物品”。第2页共23页“安”也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如“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龚自珍《病梅馆记》)“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司马迁《屈原列传》)或者“哪里”,如“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国语·勾践灭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或者“什么”,如“尚安事客!”(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003被被,形声字。本义是“被子”。由“被子”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引申出“覆盖”,如“未几成入,闻妻言如被冰雪。”(蒲松龄《促织》)。进而引申出“遭受”,如“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穿”就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就有了“穿、穿着”的意思,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给别人“覆盖”东西,实际上就是临时给别人东西,于是有了“施与”,如“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李朝威《柳毅传》)无论“覆盖”还是“穿”,从使用的对象来说,都是被动的,所以,“被”(bèi)还表被动,意思是“叫,让”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并序)》)“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被”还同“披”,意为“披散”,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004本本,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徴《谏太宗十思疏》)“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用到其它事物上,“根本”一般用其比喻义,为事物的“根源、本源”,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屈原列传》)进而将“本原”虚化为“本来(的)、原来(的)”,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并序)》)“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龚自珍《病梅馆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列子·愚公移山》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探究”,如“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后来,“本纪”成为史书的一种文体,如“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日常生活中,“根本”便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了。如一般人朗读的“根本”作“书册、本子”,常用作量词,“若止印三二本。”(沈括《活版》)005鄙鄙,形声字。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五鄙为县。”(《周礼·遂人》)“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周礼·太宰》)理论上,“鄙”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偏远小县城。所以,“鄙”的原义为“边邑”,如“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在此,插一段偏旁说。“阜”作偏旁均居左,它的变形就是居左的“阝”。古文字形显示,带这个偏旁的字和阶梯、山崖、土山有关,如“隅”“陵”“陡”“降”“阶”等。居右的“阝”的字一般是人口聚居之地或者城市,如“邦”“都”“郭”“郊”“郡”“邻”等。古时候距离观念比较强烈,那么,带有居右的“阝”的字一般跟远近有关。居住在“边邑”的人,相对于国都的人,自然是“见识浅薄,行为低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第3页共23页战》)边远地区的环境条件比较简陋,故引申出“鄙陋”之义,如“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王勃《滕王阁序》)进而引申出“碌碌无为”,如“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称自己见识“浅陋”,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称自己的东西“不值钱”,如“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并序)》)006兵兵,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双手持短斧之类的兵器,故本义是“兵器、武器”。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进而引申出“用兵器攻击、刺杀”,如“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由“兵器、武器”又引申为单个的“持兵器的人、士卒”,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司马迁《鸿门宴》)“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楚兵惧,自秦归。”(司马迁《屈原列传》)“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第二个“兵”应指“军队”)再引申出表示士兵整体的“军队”。如“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贾谊《过秦论》)“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司马迁《屈原列传》)“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司马迁《屈原列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司马迁《屈原列传》)“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勒兵,下令军中,曰……”(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还虚拟出“兵权”或者指代表兵权的一些物品(兵符),如“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然后引出跟兵器、武器以及兵士有关的“军事、战争”,如“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伶官传序》)“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