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数学情境教学法初探【内容提要】“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拓展”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首先是教学情景的设置。本文根据多年在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及两年多对数学情境教学法的试验,探讨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并就开展情境教学提出几点思考。【关健词】中职数学情境教学法探讨数学问题情境设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先导,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并思考拓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良好的自主,互动学习环境,是启迪学生努力探索数学奥秘的强大动力。为此,在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创设、利用、优化和拓宽数学情境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渴望,让学生从生理与心理上获得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愉悦和满足,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或气氛,以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数学的情景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合理或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情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激发学习创新思维,亲身体验、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2二.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数学问题,丰富多彩的。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得上的数学,是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开展学习,是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出发点。(一)创设情境,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运用自己创设的空间,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整合,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函数的实践与探索”这节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现在很多同学都在使用手机,请问大家是使用哪种业务的?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是动感地带还是神州行?是全球通还是神州大众卡?同学们又知否在这么多的业务中,哪一项是最实惠的?“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击中学生的切身实际,自然引起学生的热烈争议。当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得不可开交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函数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连,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到他们能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探究上述问题。这一情境设置,引起学生探究愿望和追求知识的乐趣,自主地调整学习地动力和注意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二)利用情境,在创造中锻炼数学思维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讨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从自身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的结论的过程。作为老师,必须在这一层面上利用情境方法,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达到在创造中锻炼数学思维地目的。例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先把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在复习了相关地理论知识后,提出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动手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3为此要求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去测量?要用到什么工具?应测量哪些数据?如何得出旗杆的高度?这一情景设置,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测量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技能。青少年的活泼及永不言败的天性,使学生跃跃欲试,场面热烈。看着同学们讨论得差不多了,就根据他们的要求,为各小组准备好一根已知长度的竹竿和卷尺,带着他们走出课室,让他们按自己的方案去测量旗杆。最后汇报的时候,学生们想出了下列三种测量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太阳对旗杆和竹竿的射影,找出图中所示的ABC和DEF是相似三角形,测出旗杆的影长BC、竹竿的影长EF和竹竿本身的长度DE,可算出旗杆的高度AB,如图1。第二种是一同学躺在地上,使眼睛、竹杆顶端和旗杆顶端三点共线,找出ABC和DEC这两个相似三角形,测出BC、DC和DE的长度,可算出旗杆的高度AB,如图2。第三种是让人站立在旗杆和竹竿底端的连线上,使人头、旗杆顶端和竹杆顶端三点共线,找出AGE和FHE这两个相似三角形,测出人的高度DE、竹竿高度FC及BD、HF的长度,可算出AG,则旗杆的高度AB=AG+人高DE,如图3。这三种方法,都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且测量数值也有差异。教师应在总结肯定学生的创造性的同时,分别指出,给与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存在的问题,及时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这节课,教师打破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动手实测。当学生利用老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获得成功时,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创造的欢欣和成功的自信。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创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数学思维素质。(三)优化情境,在发展中增强自我建构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后,老师应不失时机地优化情境,使每个学生都在获得亲身体验后,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增强自我建构的能力。4例如,在进行“平行线识别”的教学中,在应用小结时,教师让全班学生当质量检查员,让他们利用三角尺、量角器和铅笔检查教师给他们出示的纸片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对边是否平行,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动脑,进行检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检查方法,有的画线通过两条对边,用量角器检验内错角是否相等,或检验同位角是否相等,或检验同旁内角是否互补;也有的直接把纸片对折,看对边是否重合。方法有对有错,有繁有简,但通过实操性的优化情景,达到了让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是认知自我建构的发展。学生从直觉感知到理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过程,特别是对平行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一定要在数学情境中交给学生一点自由思考的时间及空间。通过优化情景,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获得知识时,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在动态的自我建构与生成中认知、巩固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四)拓宽情境,在兴趣中认知客观世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本学段(初中)的活动空间比第一、二学段有了较大的扩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自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教师要尽可能拓宽教学情境,把学生带进周围精彩的世界中,让学生关注客观世界,引导他们更多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增长见识。例如在进行“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数据整理”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东圃镇内6个在售楼盘的各种有关数据(如用地规模、容积率、车户比、每平方均价等),这些可以从网上或报刊上查询,也可以直接到售楼处去收集。然后将数据上交,再由教师作简单整理并制成幻灯片。上课时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根据教师整理后所展示的每项数据,选择所学过的扇形、条形和折线三种统计图,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图的制作,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客观世界对数学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实施情境教学的成效两年多来对实施情景教学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5显增大,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显著加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下表是试验班与参照班在三年期末考试中的成绩统计比较:04学年度期末考05学年度期末考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合格率优分率合格率优分率合格率优分率试验班112人95%42%92%37%89%28%其他班216人80%26%78%24%74%19%四.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几点再思考1.实施情境教学,必须要面对学生的现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水平、生活背景知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能够从情境中有效地引出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便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态度,不能让学生雾里看花般讨论研究了半天还弄不明白要说和做些什么。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应是趣味性、生活性和数学性的三方面统一。2.数学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利用、优化和拓宽,应尽可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养成对数学较为积极的态度,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3.数学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利用、优化和拓宽,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问题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教师要善于发掘数学情境,大胆对教材的素材进行处理和整合。数学情境除了来源于生活的实例之外,还可以是与相关学科联系的素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从物理公式I=U/R讨论反比例函数,从因数分解引入因式分解,从抛硬币引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等等。五.结束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时间比较项班别6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考虑数学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精心设计数学情境,积极探讨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数学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李昌官《数学教学应给学生心灵以震撼》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5)3、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