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王蕊学号:20201102070039姓名:张晓学号:20201102070046姓名:杨子华学号:20201102070059姓名:王丽晴学号:20201102070060姓名:杨雪艳学号:20201102070111年级:2011级专业:国际关系学院英语(国际关系方向)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前言:党的十八大圆满落幕,在此期间民生问题无疑又成为重中之重的话题。对与民生问题党中央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而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理所当然成为热点。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短短的167个字一小段篇幅,确寓意深刻的阐述了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要求、新任务。更重要的是“更高质量”四个字则加重了就业工作的分量,奠定了就业工作新基调。就业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后五年人社部门关于就业工作的压力和责任显而易见是相当巨大的,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是又一次的挑战,对于各级人社部门来说也是又一次的考验。国家实行多渠道就业,实行鼓励就业,这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无疑对解决矛盾,对缓解压力是极其稳妥的策略,然而,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竞争非常激烈,想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确实不太容易。单靠国家公务员和地方政府政策性事业单位招考是解决不了就业的根本问题的。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今后我们努力地重点!我们的调查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从当今的实际出发,结合当今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做出详细的调查综合,以此来实践十八大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0日——2012年11月27日2.调查地点:重庆各大高校,及网络上全国随机高校3.调查方式:1.实际到重庆高校分发调查问卷2.在网络上分发调查问卷4.调查内容:对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对于自身条件及当今就业方向的调查5.调查过程:2012年11月20日完成问卷制作2012年11月22日完成在重庆各高校的分发收集2012年11月25日完成网络调查问卷的分发收集2012年11月26日完成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2012年11月27日完成整个调查报告6.调查人:张晓王蕊王丽晴杨子华杨雪艳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A.重庆市15所高校(包括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经济管理类,法律类,社会科学类等)学生B.互联网上的大学生浏览用户,包括人人网,朋友网,腾讯QQ,新浪微博的大部分大学生注册用户。2.调查方式:调查报告大量运用科学的研究调查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和效度分析来分析调查数据,通过收集大量数据掌握最接近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手资料,了解如今我市大学生对“十八大”报告中对民生问题中就业方面的了解程度,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并对其回答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图形与数据结合,得出了解不同程度的人群比例,转换为“期望培训量要素分析表”,再通过“培训量差距曲线”对比北京、上海、及西南周边的高校聚集省市大学生就业状况,结合查阅大量文件资料,深入探究重庆市加强在校大学生就业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深入贯彻的有效途径。我们从根本出发,重点以涉外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做以下方面调查。首先,我们准备向重庆市15所高校(包括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经济管理类,法律类,社会科学类等)学生发放100份问卷,内容包括该校是否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其二,我们在网络上开展问卷调查,向更多的高校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该校是否重视就业指导实践等。我们还准备向其他地区的随机发放少量问卷,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多种科学分析法分析调查数据,结合查阅的十八大的报告文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政府的就业措施的实施进行了大体上的初步了解,并绘制各种统计图,提供一个直观的统计结果并进行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可靠结论,并希望能提供切实有效地帮助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最后,通过分析数据、查阅资料,全面了解国内其它代表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等)加强大学生的措施,并比较分析出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方面的不足,同时结合重庆市开放程度与日俱增和经济日趋外向型等优势,进一步完善就业实践培训制度和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本调查报告能为政府部门和高校就业指导实践中心以及在校大学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调查内容的分析通过发放“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问卷、收集分析答卷结果,我们得出以下数据和结论。一、由于各大高校扩招及青年人自身观念的影响,填问卷的大学生在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等国家承办的学校就读的人占较大部分。二、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考研,一是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行业对学历要求较高;二是由于一部分大学生想要拖延就业的时间,为将来就业做更好的准备。三、由于现今大学生填报志愿时比较盲目,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没有很好的预期,导致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四、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到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就业,偏远地区人力资源严重缺乏。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大,因此工资福利待遇成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六、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的期望值都较高,与当今物价水平和生活压力有一定的关系。七、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单位在考虑员工是学历是先决条件。这也是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考研的重要因素之一。八、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九、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知之甚少,导致国家出台的措施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大学生的就业求职。十、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这说明国家应加大促进就业的力度,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十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现行的就业指导对自身就业很有必要。学校应继续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以便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建议(或对策)1、大学生要主动提高自身竞争力,培养自身专业技能,同时端正就业心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了解就业单位在招收职员时的要求,但是很多大学生现在并不具备很多就业单位所要求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技能上也不过关,因此要想在毕业后有一个好的职业,就首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而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和其他就业人员相比并没有自己的优势,这个现象与我们大学生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大学宝贵的四年时间提高竞争力,培养专业技能,同时了解各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社会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关注各类就业动向,从而对症下药,为自身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与奋斗目标。最后,很多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期望太大,造成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我们应该端正就业心态,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或许第一份工作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能要求过于严苛。2、各大高校应提高办学水平,进行教育改革,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所接受的专业技能培养不是很满意,这与各大高校的办学水平有相当大的关系。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其次应该大胆地进行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培养出市场上真正需要的人才。另外很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校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不应该成为一种摆设,而应该发挥它应有的实际效果。全面分析我国就业市场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的就业分析与指导,而且不仅要在就业形势上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内容还应该包括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3、国家应该深化改革,调整就业结构,完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改革和调整,政府相关部门要贯彻大学生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其次应该加强就业工作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就业服务,推进信息共享,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就业环境。最后政府应该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这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同时自主创业是大学毕业生展现才干,体现人生价值,回报社会最好的舞台。所以政府应该降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门槛,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出台相关政策。结尾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重庆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占了最大比重,这足以看出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并在大学生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亦或把考研当做一种逃避社会现实的方式。但是,我们也发现占一半以上的高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这说明多数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应该找到契合点,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