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寇冬泉主编,2014年版)各专题复习题专题一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心理现象:由于心理现象常常是通过有机体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表现出来,所以,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即是显著的例子。从心理现象稳定性维度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子系统。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同属于人类认识过程,情绪、情感属于情感过程,意志属意志过程,认识、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过程以其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特点而构成了人的整个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诗人孟郊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终于在46时“进士及第”。从“屡试不第”的郁闷心情到“进士及第”的得意心情在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像这种个体在一段时间里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就是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个性心理:孔子评价他的弟子是“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贤哉,回也”。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能够相互区别的稳定的心理现象,或者说个体在心理活动中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就是个性心理。其中人们在与周围客观世界、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就是心理倾向,又叫个性倾向性;人们在遗传基础上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就是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特征。从觉知性的维度来看,可以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意识:个体在清醒的状态下能够觉知到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行为目标、方向和可能结果,能够觉知到自己身心状态和特点的心理现象。比如我进入教室,同学安静老师在讲台了,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要上课了,我要自觉安静下来,好好听课才能学到知识,这样一种当下被自己觉知到的心理现象。无意识:个体身上存在着的一种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控的心理现象。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属于无意识现象。此外,个体在清醒状态下产生的一些心理现象也属于无意识现象。如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但对见到和闻到的过程却意识不到。二、简答题1)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影响和制约。第三,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也是密切联系的。2)心理学研究中有哪些基本观点?1、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生理心理学以心身关系为基本命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2、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的科学,并将行为视作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进行客观的科学观察,反对自我内省。3、心理分析的基本观点:心理分析观点在研究对象上上更强调研究正常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研究内容上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在人格发展的动力方面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4、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认知现象,将心理过程看作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和输出。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基于对人性的乐观信念,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基本经验,开发人的潜能,以促进其自我实现。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1.2.问卷法3.测验法4.实验法专题二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心理发展:从广义上说,人的心理发展这一定义的外延很广,个体心理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发展之中。从狭义上讲,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即由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小时候被热水烫到,这种经验让我知道不能乱玩热水瓶才能保证安全;长大后知道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能给父母一个好的未来而奋发向上等,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二、简答题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方向性:心理发展的指向性顺序性:心理发展遵循确定顺序)3。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一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速率快慢不均)4。差异性(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遵循共同规律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个体心理具有特殊性)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独立性与依赖性初中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使他们开始追求独立,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2.精力旺盛、需要广泛与能力发展水平低初中生学习和生活显得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其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不高与旺盛的精力还不适应。3.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与冲动性、易受暗示性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其意志品质有了显著进步。但由于整个心理还未发展成熟,容易受到别人或外部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与教育高中生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绪体验的增多,特别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其他人的差异,产生了青年初期特有的心理闭锁性。尽管内心世界的秘密不断增多,但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向他人透露。同时,高中生的交往需要日益增强。他们既向往广结朋友,渴望交上知心挚友,尤其是对交异性朋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需求和神秘感。从而产生了交往需要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冲突。2.强烈的求知欲和识别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与教育高中生渴求知识,求知欲十分强烈。但他们的辨别能力有限,分析问题能力不强。导致有时良莠不分,是非不明,甚至有时还迷恋于低级趣味的东西不能自拔。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识别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3.激烈的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与教育高中生情绪易激动,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别人情绪的感染和暗示。由于认识水平不高,自控能力不强,面临问题时常不冷静,易感情用事。但当情绪恢复平静后,他们又完全能够用理智明晰地分析现象,表现出激烈的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4.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与教育高中阶段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高中生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由于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的增强。他们经常考虑自己的未来,设想自己未来的前景,形成“理想我”,“理想我”成为激励高中生奋发向前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缺乏社会阅历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将理想与现实结合,“理想我”往往不切实际,超过“现实我”的发展。合理的差距能够激发高中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但差距过大,会给高中生带来苦恼和不满,使他们处于心里矛盾之中,引起内心冲突。三、论述题如何针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进行教育P38-39(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与教育主要是成人感与半成熟的矛盾,由此带来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在教育对策上:一方面要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科学对待(2)精力旺盛、需要广泛与能力发展水平低的矛盾与教育在教育对策上,一方面,成人要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和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值,合理确定切合实际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另一方面,成人在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努力创造各种条件,有效促进初中生各种能力的顺利发展。(3)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与冲动性、易受暗示性的矛盾及教育对初中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和家长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自觉地确定切合实际的活动目标,理性分析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严格活动纪律,严守规章制度,坚持体育锻炼,强化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逐渐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意志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这些矛盾性特点表明,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过渡状态。因此,在教育对策上,一方面应该尊重、理解与鼓励他们这种成长发展的意愿,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化解成长中的各种心理矛盾,在活动中给予必要而及时的指导,使他们健康地发展。如何针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进行教育P40-42(1)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与教育在教育对策上,教师和家长应细心观察高中生的心理变化,充分尊重、体谅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寻求交往和不愿透露心事等现象,不要强制谈心、不要轻易责怪、更不要辱骂他们,而应正面启发、帮助和引导他们。尤其是他们出现某些思想问题或感到苦恼时,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2)强烈的求知欲望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与教育首先,要加强高中生的德性教育。这些价值观念构成了人的德性基因,是一个人“成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基。高中生有了这些德性基因,就会懂得分辨什么是真、善、美其次,要提高高中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需要教育从正面帮助高中生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和批判能力,而不是禁锢或消极防御。第三,注重形成良好的风气。心理矛盾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育中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向往文明的良好风气,努力充实高中生的生活内容,有助于他们避免因内心空虚而去寻求低级趣味的刺激而阻碍心理的健康成长。(3)激烈的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与教育在教育对策上,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辨别是非,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理智的作用。其次,要正确加以引导,告诫高中生在情绪冲动时,一定要考虑将会产生的后果。如果后果是有背于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要努力加以理性控制。再次,高中生还需不断克服自己过强的好奇心和不利于团结的嫉妒心,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和正确看待荣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公正评价他人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宽容,与人为善,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4)“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与教育在教育对策上,首先,应该教育高中生正确认识“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关系。“现实我”是一种客观实在,“理想我”是一种观念上的存在,是对“现实我”的超前反映,是通过个体的努力能够实现的一种未来的自我。“理想我”必须以“现实我”为基础,离开了“现实我”,“理想我”就成为空想。其次,要组织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引导高中生投身实践,让他们在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中提高认识、发展技能、增长才干。第三,要善于利用实践活动契机,引导和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引导他们建立既符合社会要求又比较切合实际的“理想我”,并自觉主动地去改变“现实我”的不足之处,使“现实我”逐步完善,与正确的“理想我”渐趋接近,促进积极的自我意识的统一。专题三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如当我们专注于小说的故事情节时,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思考问题。无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走在大街上,突然的喇叭声会引起人们不由自主地对它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刚开始从事某项陌生的、不感兴趣的工作,人们往往需要有目的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并且通过一直努力来维持这种注意。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对工作的了解和熟悉,对工作产生了直接兴趣,从事该工作成了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此时,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以继续保持注意在工作上。二、简答题注意的两个特点:1.指向性是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2.集中性是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