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一)拔罐一、概念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二、常用工具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拔罐的应用闪罐:火罐吸拔后马上拔下,反复数次,至局部潮红为止。用于局部肌肤麻痹的患者。走罐(滑罐):即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其法选用较大的罐子,罐囗须平整光滑,并涂油少许,先将罐子拔上,然后用力将罐子上、下、左、右来回拉移三至五次。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胸、背部。留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时间,约5至20分钟,根据病人的体质,耐受能力以及病情的不同而决定。三、适用范围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局部急、慢性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丹毒等)。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皮肤搔痒症等。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凡急性传染病、癌症及有出血倾向或孕妇,均不宜使用。四、注意事项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切不可乱动以免罐子由身上坠落。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之部位,应避免有皱襞,突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之处。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适于拔火罐。肥胖者、脂肪过多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可,需要时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保护患者,勿使着凉,避免吹风。向下取罐子时,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手使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对侧之皮肤,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气由此得以入于罐中,此时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坠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肤收缩亦很易使罐子坠落若于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择未拔过的空隙地方施行。五、禁忌疾病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请勿尝试拔罐,否则可能引起问题:心脏病血友症全身浮肿全身皮肤病或局部皮损(如皮肤过敏或溃疡破裂处)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高热不退、抽搐、痉孪六、总结拔罐对于疏缓肌肉的强硬疼痛,效果快速良好。也常用于疲劳所致的膏肓紧崩疼痛。而配合刺血拔罐,更是民俗疗法常见的手法。但对于虚弱所致的疲劳酸痛,当以调理气血为主,不宜频繁反复使用。二、刮痧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刮痧板1.牛角类2.砭石类3.玉石类4.其他类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蚌壳等,现在还有了树脂、硅胶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三、刮痧的部位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形。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3.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下刮。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向外刮成弧形。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内侧和腿弯内侧。方法:在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覆地刮,直至被刮痧的皮肤出现深红的红斑为止。整体刮拭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先头部、颈、背、腰部或腹部,后四肢、背腰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后顺序。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体右侧。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适应症: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阳穴。二、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三、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四、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刮。六、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拄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七、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显,再刮治胸部。八、风热喉痛: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九、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十一、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十二、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十三、头昏脑胀:取颈背部顺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十四、小腿痉挛疼痛:取脊椎两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时配用刮治腘窝。十五、汗出不畅:取背部、胸部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肘部、腘窝处刮治。十六、风湿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痛处刮治,每日2次。「禁忌症」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禁用本疗法。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4.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皮肤硬化症、湿疹、疥疮、肌炎、骨髓炎等。5.脘腹胀痛、虚寒泄泻、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胆囊炎、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症。「注意事项」1.治疗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如天气转凉或天冷时应用本疗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风寒。2.不能干刮,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3.初刮时试3~5下即见皮肤青紫而患者并不觉痛者,为本疗法适应证。如见皮肤发红患者呼痛,则非本方法适应证,应送医院诊治。4.要掌握手法轻重,由上而下顺刮,并时时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5.刮痧疗法的体位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适为度。6.刮痧的条数多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处刮2~4条,每条长约2~3寸即可。7.刮完后应擦干油或水渍,并在青紫处抹少量驱风油,让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觉胸中郁闷,心里发热等,再在患者胸前两侧第三、四肋间隙处各刮一道即可平静。8.刮痧后患者不宜发怒、烦躁或忧思焦虑,应保持情绪平静。同时,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9.如刮痧后,病情反而更加不适者,应即送医院诊治。三、蜡疗概念: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操作程序【目的】温中散寒、消肿止痛、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组织愈合之功效。【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蜡疗部位及皮肤情况。3.对热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告知】1.蜡疗时易出汗,治疗前注意补充水分。2.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3.治疗结束后,注意保暖,不能立刻离开病房或理疗室,防止受凉受风。【计划】1.物品准备:蜡疗仪、医用蜡、方盘、治疗碗、刷子、小铲、塑料纸、毛巾、小水桶及清水、绑带。2.患者准备:介绍蜡疗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3.环境准备:病室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5.根据不同部位,选择患者舒适持久的体位。将蜡饼敷于暴露的患部,用大毛巾包好。开始治疗时不要用手挤压蜡饼,以免内部蜡液溢出发生烫伤。用毛毯等物保温,治疗时间30~40分钟。5~10天为一个疗程。6.去掉蜡饼,协助患者擦汗,安置患者舒适体位,嘱患者保暖,整理床单元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8.将蜡饼放置于恒温仪,融化备用。适应症状1.各种损伤及劳损:如肌肉、韧带、肌腱的扭挫伤,肌肉劳损,以及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颈肩腰腿疲劳疼痛等。2.关节病变:如关节强直、孪缩、各种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滑囊炎等。3.外伤或手术后遗症:手术后粘连、瘢痕等;愈合不良的伤口或慢性溃疡等。蜡疗的禁忌证1、活动性结核。2、出血倾向。3、感染性皮肤病。4、恶性肿瘤。注意事项蜡疗过程中出现过敏现象要停止蜡疗。加热医用蜡时,要采用隔水加热法,以防变质或燃烧。蜡疗室地面及时清洁,蜡疗过程中注意防滑。用于创面或体腔部位的蜡,不能再做蜡疗。四、贴敷疗法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苦,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贴敷疗法常用制剂类型(1)散剂。散剂是穴位敷贴中最基本的剂型。根据辨证选药配方,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过80~100目细筛,药末可直接敷在穴位上或用水等溶剂调和成团贴敷,外卉用纱布、胶布固定,或将药末撒布在普通黑膏药中间敷贴穴位。(2)糊剂。是指将散剂加入赋形剂,如酒、醋、姜汁、鸡蛋清等调成糊状敷涂在穴位上。外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效,缓和药物的毒性。再加上赋形剂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可提高疗效。(3)膏剂。有硬膏和软膏两种,其制法不同。硬膏是将药物放入植物油内浸泡l~2日后,加热腑炸,过滤,药油再加热煎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铃粉或广丹收膏,摊贴穴位。硬膏易于保存且作用持久,用法简便。(4)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酒、醋等调和制成的球形固体剂型。丸剂贴敷通常选择小丸药。丸者缓也,可使药物缓慢发生作用,药力持久。丸剂便于贮存使用。(5)饼剂。是将药物粉碎过筛后,加入适量的面粉拌糊,压成饼状,放笼上蒸30分钟,待稍凉后摊贴穴位。有些药物具有黏腻性,可直接捣融成饼,大小、重量应根据疾病轻重和贴敷部位而定。(6)锭剂:将敷贴药物粉碎过筛后,加水及面糊适量,制成锭剂,晾于,用时以水或醋磨糊,涂布穴位。本剂型多用于慢性病,可减少配制麻烦,便于随时应用。贴敷疗法的特点途径直接一、途径直接,作用迅速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较强。用药安全二、用药安全,适应症广贴敷疗法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的药物,较其它给药途径用药较为安全,同时也增大了用药的范围,尤其是外用给药方法历经漫长岁月的临床验证,其方药组成已不计其数,其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和保健价值。使用简便三、使用简便,易于推广贴敷药物的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多用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经简单学习就可掌握要领,不需高、精、尖或特殊的医疗设备,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者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药源广泛四、药源广泛,价廉效广贴敷疗法的药物取材多较简单,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包括葱、姜、蒜等随地取材,无需耗费过多金钱。且贴敷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着,在疾病的初期即自行解决。节省大量人力财力。稳定可靠,副作用少五、稳定可靠,副作用少。贴敷疗法是药物施于体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便于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五、熏洗发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一、手熏洗法1.根据病症先选定用药处方,准备好脸盆、毛巾、布单。2.将煎好的药物乘热倾入脸盆,患者先把手臂搁于盆口上,上覆布单不使热气外泄。待药液不烫手时,把患手浸于药液中洗浴。3.熏洗完毕后用干毛巾二、足熏洗法1.按照病症先定用药处方。准备好水桶或铁桶、小木凳、布单、毛巾。2.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倾入木桶或铁桶中,桶内置1只小木凳,略高出药汤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搁在桶内小木凳上,用布单将桶口及腿盖严,进行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