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众传媒内容管理的内涵——兼谈其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中国大众传媒内容管理的内涵——兼谈其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姓名:汤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传播学指导教师:邵培仁20060101论中国大众传媒内容管理的内涵——兼谈其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作者:汤浩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石磊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互动——论人际传播在大众传媒中的运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10)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呈现出融合互动的趋势,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亲和力强等优势,人际传播可以弥补大众传播的劣势.大众传媒对人际传播的运用,不仅表现在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将人际传播的相关原则贯穿于大众传媒活动的始终,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2.学位论文方雪琴大众传播分众化趋势及对策2002如今的大众传媒面对的是一个分众化传播时代。在分众的今天,大众不再是一个整体的人群,而是被分解成一个个“小众”。面对不同的“小众”,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受众,大众传媒不得不进行一系列变革:报纸在加厚,电视频道在专业化,广播走向“窄播”,网站在走向个性化。然而,这种变革只是开始。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众传媒遭遇分众传播的趋势的分析,帮助传播界认清媒体面临的分众形势,以便迅速采取对策。目前,大众传媒已经在行动。然而,今天的分众传播存在不少问题:综合媒介仍占多数;专业台无特色;目标受众不明确;受众细分程度不够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九大对策,希望能对传播界有所启示。3.期刊论文濮端华.PuDuan-hua社会问题的大众传播功能、理念与范式-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1)大众传媒具有环境监视、舆论扩散、价值规范、示范引导等功能,在社会问题的产生、形成及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必须在客观、系统、透视等传播理念指导下,通过描述性传播、解释性传播、预测性传播和对策性传播,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4.学位论文周伟美国大众传播法中的接近权理论与实践评析2007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大众传媒是实现表达自由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与垄断化,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哲学基础——“思想市场”理论开始动摇,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旨在确保表达自由实现的权利——接近使用媒体权(简称“接近权”)产生,并对法律实践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旨在介绍、评述这一种新的表达自由权利及其有关理论和法律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接近权理论是对“思想市场”理论的修正与发展,两者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但在实现表达自由的手段上又有所不同。鉴于此,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展开了如下分析和论证: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大众传播法的传统理论基础,通过对第一修正案产生的回顾,简要介绍美国大众传播法体系,从而论述大众传播法的理论基础——“思想市场”理论,最后指出“思想市场”理论的不足,从而引出接近权理论。第二章介绍接近权理论的提出和内容。从接近权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原因出发,详细介绍这一理论的内容与性质,总结学界对接近权理论的评价,并提出笔者的看法。第三章介绍接近权理论在美国的法律实践。第四章阐明接近权理论的价值,并分析接近权理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在结语中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保护接近权的现状,并从美国大众传播法中接近权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为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一些构想。5.期刊论文李春霞.彭兆荣.LIChun-xia.PENGZhao-rong奥运会与大众传媒关系的仪式性分析-体育学刊2006,13(6)电视(大众传媒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将奥运仪式分类有序地展现,促成了奥运的去仪式化;而奥运作为仪式性的媒介事件,从传播内容方面促成了大众传播的仪式性,从传播形式方面促成了大众传播仪式的再次仪式化(奥运在大众传播这种日常仪式中再次形成了阈限期,即仪式状态),从而促成受众的连续收视行为,特别是奥运期间的超常规收视行为,强化其仪式功能--使受众拥有共享信仰而获得的满足和安全感.奥运和电视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双赢关系.同时,奥运和媒体的这种共谋直接导致了第三种客观结果:奥运的去仪式化,即仪式和群众场面--民族国家组织场景之间的转化,歌颂、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整体感以及分类权力的秩序.6.期刊论文杨琳.李明德大众传播视野下文学批评的跨媒体现象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在媒体走向大众化时代的环境中,构建跨媒体传播的多元话语的文学与文学批评成为必然.文学批评走向大众传媒,也就更加接近于大众,媒介的功能使批评的功能得以拓展;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使作品与受众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回馈机制,构建起批评的介入平台;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应冲破单纯的学理型、研究型或精英层的束缚,开拓广阔的话语渠道;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应具有强烈的精神建构特点,尤其是在媒体批评为市场所左右时,文学批评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则引领着大众审美走向,充当着精神守望者的角色.7.学位论文冯琼从文化因素看我国大众传媒的表现及实质2005文化和语言相伴而生,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成与之相应的社会话语,人们在受到文化影响、运用时代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这套社会话语系统所规定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的规训。社会话语系统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之作用,以及人们在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方面受到的规训,在现代社会中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时代语言、促进人们接受时代语言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和受众都是广阔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中的一部分,文化和政治背景会促进或阻碍大众传播效果。社会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大众传播的内容和模式必须随着社会文化谱写的时代语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生产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专业因素等,本文只着力于大众传媒在文化因素影响下的表现及实质的论述。本文着重考察了我国当代社会中,在大众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话语系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以及大众时代我国大众传媒特有的大众传播现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通过对人类在传统文化时代的传播现象的概括,剖析精英文化对传播的影响。8.期刊论文宋玉书.SONGYu-shu大众传播时代文学的功利性选择与商业化转向-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大众传媒不仅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传播资源,而且用自己的运作理念、运作方式和审美导向、评价标准影响文学,干预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文学重构价值体系,表现出对大众传媒这一强势文化力量的趋附;以功利性选择和商业化转向,表达了对大众传媒时代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同.9.学位论文闫函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当前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现状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以探寻适合中国现状的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之路。当前中国农村的发展是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自身的分化及进步、城市化等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整体的发展完善。大众传媒构成了农村发展所需的信息环境的主体,同时通过议程设置等功能影响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等政治因素,为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是大众传媒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提供农村发展所需的市场信息、技术知识、文化娱乐等,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与社会文化进步;农村社会的发展影响与促进大众传媒的变革与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大众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民成为大众传媒的边缘化人群,成为最庞大的弱势受众。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农民阶层分化产生的内部差距及新传播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等,使得“信息沟”错综复杂地存在,成为农村大众传播中的最大难题。农村信息流通不畅,没有真正服务于农民的媒介沟通机制,农民话语权失落。此外,农村精神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精神贫困现象严重成为农民物质贫困的重要原因,最终难以摆脱物质与精神贫困的恶性循环。其原因在于媒介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和对社会效益的忽视,近十余年媒体公信力下降的积弊,以及传媒为核心的公共领域构建的滞后和缺失,使得“三农”得不到公共领域的保护,获取不了话语权,“三农”问题报道边缘化应运而生。承认农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就要对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扶持,就要本着为“三农”服务的基本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完善与发展传播体制。因此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政府与传媒应共同努力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媒体,既为农村发展创建新的媒介环境,满足农村发展中的信息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公共服务缺失,通过政策扶持、竞争与监督机制等形式保障公共服务媒体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同时,发展多元农村的多元化传媒,通过分众化传播、媒体互动与多方合作、新媒介的使用等协调农村的大众传播,共同构建农村发展中的良好的信息环境,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10.期刊论文董克嘉.车俏冰简析大众传播对税收宣传的影响-经济前沿2004,(12)当今的大众传媒不仅覆盖面广、影响大,而且效果显著.要做好税收宣传,就必须研究和探讨如何借助大众传播的导向优势,多形式全方位地将条文式的税收法规转变成为通俗易懂的具体事物灌输给纳税人,使其接受理解并形成自觉依法纳税观念.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6d9ec3c-31bb-446a-ba0d-9e13009a931a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8日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