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浴法药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配一定的中草药煎汤、浸泡、洗浴全身或局部,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美容目的的常用疗法。药浴后浴液中的药液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使人体局部或全身的血液浓度提高,从而产生治疗作用。药浴可以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而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再发挥其药理作用。基本原理:水在常温下为液体,可与身体各部位密切接触,是传递刺激的最佳介质。水具有很大的热容量,能够持续地人体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是空气导热力的33倍,水具有对流,浮力,压力,射流的冲击力等特点,可有效的用于治疗过程中。药浴疗法的特点:1、直接吸收,疗效显著2、提高药效,毒副作用少3、适用范围广4、简单易行适应症:内科疾病:便秘、不寐、痹症、脱肛等皮肤科疾病有:银屑病,接触性皮炎、湿疹、粉刺等骨科疾病:骨折损伤后期,肩关节周围炎等妇科疾病:阴挺、阴痒、阴蚀等儿科疾病:厌食、疳症等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美容美发:痤疮、雀斑、脂溢性脱发等作用:1、刺激作用2、药效作用:抗感染、去腐生肌、增强循环系统功能,发汗解热3、美容作用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3、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情况。4、心理情况。一、目标1、缓解各种皮肤病而致的皮肤瘙痒等症状。2、缓解周身全身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三、禁忌症1、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哮踹病人3、皮肤有伤口、破溃的病人4、骨折未愈的病人5、对药物过敏的病人四、告知1、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2、全身药浴的水位应在膈肌以上,避免胸闷心慌。3、不宜空腹及饱腹状态下全身药浴。4、药浴后可出现汗出,面赤,心慌等表现。5、药浴如出现刺激现象,应立即停止。6、对有明显红肿、热痛、溃烂化脓等炎症表现皆不宜用。五、物品准备药液、浴巾、毛巾、拖鞋、衣裤、坐架等。六、操作程序1、遵医嘱配置药液于浴盆内。2、浴室内温度适宜,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协助脱去外衣,将躯体及四肢侵泡于药液中3、药浴过程中,随时调节药温或停止洗浴。4、药浴完毕后,用温水冲去药液,擦干,协助患者衣着,卧床休息。5、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尽量在浴室内进行,药液置于能加温的浴缸内。2、此法一般适用于能自行活动者,饥饿、体弱、年老、儿童、精神欠佳者慎用。3、室温、水温均应适宜,防止烫伤或受凉。4、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以防虚脱或休克的发生。5、患者有不适现象时,停止药浴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6、全身洗浴后腰注意擦干身上的浴液、汗液、穿好衣服稍加休息,然后外出以免感受风寒,发生感冒等疾病7、采取辩证施浴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药浴方法或方药。病情范围小者,科采取局部洗浴,病变范围大者,可采取全身洗浴可采取上病下取的方法例如高血压头痛、头晕者可药浴双足等。8、浸泡时间:一般为20分钟,隔日一次。9、药液的温度以患者能适应为主,大约在35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