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研究取向有系統的領導研究,遲至二十世紀初才開始•領導者特質研究•領導者行為研究•領導權變理論研究•領導者角色研究•新興、主題式領導研究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找尋領導者異於常人的特質、探討成功領導者與不成功領導者在特質上的差異、以及發現高、低階層領導者之不同特質(例如身體特徵、地位身份、智力、及人格特質等)用以解釋偉大領導者的成就,並希望作為人才評選之參考。•經歷了一般特質與共同特質研究兩個階段。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R.Stogdill於1948年的研究,分析截至西元1947年為止,探究領導者相關特徵的文獻,企圖定義出與領導有關的個人因素。結果發現這些與領導有關的特性﹐可以被六大類特質因素所涵蓋:能力、成就、責任、參與、地位、及情境。每一類之下都有不等數目的人格特質。例如,能力:智力、成就、口語流暢、原創性與判斷力。而地位則包括社經地位及受歡迎程度。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已包含情境因素:追隨者之心智層次、身份、技能、需求與興趣、及所要達成的目標等。•可惜為深入再探討。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1974的後續研究。Stogdill將與領導有關的個人特質區分成六大類:•個人身體特徵•社會背景•智力與能力•人格•與任務有關的特徵•社會特徵。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個人特徵包括活力與精力、年齡、及外表與修飾,而比較多的受試者認為活力與精力特別與領導有關。•社會背景包括教育、社會地位、與社會流動,其中尤以教育與社會地位被認為與領導較有關係。•智力與能力包括智力、判斷力與決定力、知識、與語言流利程度,而以智力與語言流利程度被認為是與領導較具相關性。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人格:包括調適力與規範力、進取心與堅定、機靈、優越與支配力、情緒平衡與控制、熱情、外向、獨立性與不順從性、客觀與堅忍、原創性與創造力、篤實與道德行為、資源充裕、自信、容忍壓力等,其中尤以優越與支配力及自信被認為是與領導特別有關連。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與任務有關的特徵:包括成就趨力與超越的欲望、負責任的趨力、冒險與進取心、追求目標的責任感、及任務導向等,其中又以成就趨力與負責任的趨力最受重視。•社會特徵:包括爭取合作的能力、行政能力、吸引力、合作能力、教養、受歡迎程度與名望、社交能力與人際技巧、社會參與、及外交手腕等﹐而以社交能力與人際技巧最受重視。領導者特質研究取向•並未在新的研究取向出現後中斷。•因為:個人(特質)確實具有影響力。•性別與領導的問題受到重視。•所探究出來的特質有一致的,有不一樣的。•相當多。•特質有或無?高或低?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內隱人格的探究測量不易。轉至嘗試瞭解有效能領導者的外在實際行為表現。•這段時期正值行為主義心理學盛行之際。•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StateUniversity)與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一群學者開啟了領導者行為研究之先。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俄亥俄州立大學與哈爾品(A.Halpin,1957)以「領導者行為描述問卷」(LeaderBehaviorDescriptionQuestionnaire﹐簡稱LBDQ)。•經因素分析結果統整為倡導(initiatingstructure)與關懷(consideration)兩類行為方式最為著名﹐影響亦最大。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倡導行為:此類行為涉及成員關係或角色的定義、以及良好組織型式、溝通管道、與完成工作方式的建立,主要是朝向組織目標的達成。•關懷行為:此類行為關係到友誼、相互尊重、信任、與溫馨支持性行為的表現,主要與組織本身的維持和強化有關。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哈爾品於1951年,研究當時身在日本的美國B-29戰機指揮官(主要與韓國軍隊作戰)的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的關係:•成員填寫領導者行為描述問卷(LBDQ)•上司分別評定每一指揮官表現(即領導效能)•指揮官的部屬分別評量所屬指揮官的「社會計量分數」•發現倡導與關懷行為具有中度正相關•挑選高倡導高關懷者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LBDQ被廣泛地在國際間使用。•一系列的問題、五點量表、反向題。•四個象限:即象限一高倡導高關懷、象限二高倡導低關懷、象現三低倡導低關懷、以及第四象限低倡導高關懷。•探討在不同象限領導者行為與組織效能、成員滿意等變項的關係。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國內利用LBDQ的研究亦不在少數。•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師、社教單位人員、高中、高職校長、以及教育行政人員對其領導者行為的描述(或自我描述)•探討此兩類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滿意、教師服務精神、教師疏離感與學校組織效能的關係。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大部份都發現高倡導高關懷行為,與良好學校組織氣氛、高度學校組織效能、及高度成員滿意有相關。•但亦有研究發現,成員比較喜歡男性校長表現關懷行為,而女校長的倡導行為亦較受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秦夢群,民86﹐頁432-433所做的綜合整理)。領導者行為研究取向•人員導向peopleoriented、工作導向taskoriented•仍無法找出在各種組織皆會有效的行為方式•倡導行為應該高到多高﹐才有助於組織的表現?仍無法回答。領導權變理論研究•在何種情境之下,何種行為最有效。•有的學者主張領導是情境、領導者、與追隨者三者交互作用的產物。•對不同人用不同手法(differentstrokesfordifferentfolks)•對同樣的人在不同時間用不同手法(differentstrokesforthesamefolksatdifferentpointsintime)領導權變理論研究•當情境(包括成員能力水準、意願、時間的緊迫程度、外來壓力程度、自主程度、工作範圍、與工作重要程度、及工作意義程度等)改變時﹐領導行為亦必須改變。領導權變理論研究•費德勒(F.Fiedler,1972)是領導權變理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認為領導者對於成員的動機取向決定了他的領導方式,而組織的表現是領導方式與情境有利程度交互作用的結果。•以「關係取向」與「任務取向」解釋領導者對他人的動機取向或領導方式。領導權變理論研究•費德勒發展了一項頗受重視的測量工具,稱為最不受歡迎的共事者」(LeastPreferredCo-Worker,簡稱LPC)•要求受試者在一系列形容詞的八點量表中(如歡愉的與不歡愉的、友善的與不友善的等共16題,從歡愉的最高8分到不歡愉的最低1分),圈選出他認為最無法與其共事者的特徵程度。領導權變理論研究•受試者若在最不受歡迎的共事者(LPC)量表的得分較高,表示其對共事者不友善、不歡愉行為的容忍程度較高,因此就表示他的領導行為比較傾向於關係取向﹔反之在最不受歡迎的共事者(LPC)量表得分較低者,為任務取向的領導方式。領導權變理論研究•在測量情境對於領導者的有利程度方面:包括測量「領導者與成員的關係」(好或壞)、「任務結構」(確定性高或低)、與「職位權力」(強或弱)。•形成八種組合領導權變理論研究12345678領導者–成員關係好好好好壞壞壞壞任務結構(明確程度)高高低低高高低低職位權力強弱強弱強弱強弱上述組合中1﹐2﹐3種情境對領導者而言是「很有利」,而4﹐5﹐6三種情形為「中度有利」﹐7與8二種組合則為「不利」。領導權變理論研究•情境因素對領導者很有利的情況下(如組合1領導者與成員關係良好、任務結構高度明確、以及領導者的職位權力很強時),以及對領導者非常不利的情境之下(如組合8領導者與成員關係不好、任務結構不明確、以及領導者的職位權力很弱時),傾向於任務取向領導方式的領導者(即在最不受歡迎的共事者(LPC)得分較低者),其領導效能比較高。領導權變理論研究•荷塞與布蘭查德(P.Hersey,&K.Blanchard,1988)的「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TheoryofLeadership)加入了成熟度的變項。•高任務低關係(型式一)﹑高任務高關係(型式二)﹑低任務高關係(型式三)﹑低任務低關係(型式四),與追隨者的成熟水準搭配。領導權變理論研究•成熟水準包括:部屬對於追求目標的「意願」(willingness),亦稱為心理準備度(psychologicalreadiness),以及對於追求目標的「能力」,亦稱為工作準備度(jobreadiness)。•成熟水準是可以變動的。•個人有成熟水準﹐組織團體亦有成熟水準。領導權變理論研究•若考慮領導者領導行為與追隨者的成熟度時﹐適當的領導方式是一種鐘型的拋物線型式。•當部屬的成熟度極低時(即部屬達成目標的意願與能力很低時),領導者適宜採用高任務而低關係取向的領導方式,是一種「告訴部屬如何做」的領導行為最適當。隨著部屬成熟度的增加(即能力不夠但意願很強時),領導者的關係取向應增加,而任務取向仍維持原有水準,是一種解釋決定與提供修正機會的「推銷式」的領導方式。領導權變理論研究•當部屬的能力因為知識與對話機會增加而提昇,但意願卻漸漸降低時,應採取「參與式」的高關懷低任務領導方式,分享作決定的權力。最後,當部屬的成熟度越來越高時,即部屬的能力與意願都增高時,來自領導者的領導已屬多餘,可以採取「授權」的領導方式,是一種低關懷低任務的領導方式。領導的意義•動詞:tolead---tomakego,toguide,toshowtheway---goaheadof,guide,ordirect•名詞:leadership---「引導團體成員」的一種「性質﹑狀態﹑或品質」(nature,condition,orquality)領導的意義•體驗活動任務:不說話,將全般同學的顏色偏好調查好,完成一統計圖,交給老師。領導的意義•定義相當多•B.Bass,1990)在其《貝斯與史多迪爾領導百科全書:理論﹑研究﹑與管理運用》(Bass&StogdillHandbookofLeadership:Theory,research,andmanagerialapplications)中,將領導的意義加以分類。領導的意義•領導是團體歷程的焦點﹔•領導是人格及其效果﹔•領導是導引順從的藝術﹔•領導是影響力的發揮﹔•領導是一種行動或行為﹔•領導一種說服的形式﹔領導的意義•領導是一種權力關係﹔•領導是一種目標達成的工具﹔•領導是交互作用所產生的效果﹔•領導是分化角色的功能﹔•領導是一種倡導行為﹔•領導是上述多種意義的組合。領導的意義•領導是團體成員選擇的功能(羅虞村﹐民75)•領導係促進合作的功能、•領導是一種信賴的權威、•領導是協助達成目標的行動﹑•領導是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黃昆輝﹐民77)領導的意義•領導是意義的管理(Smircich&Morgan,1982)•領導是完成領導者所要完成的事物﹑領導是管理、領導是轉型(Rost,1993)領導的意義Bass(1990)給予領導一個綜合性的定義。他說:領導是一個團體中二個或二個以上成員之間的一種交互作用,此種交互作用通常涉及情境以及成員知覺與期望的建構或重組﹐……領導發生於當一個成員修正團體其他成員的動機與能力時。(pp.19-20)領導的意義•領導現象就不僅限於來自領導者身上,組織內的任何成員都可有某種程度的領導功能產生。•掌握領導定義時應同時考慮領導的普遍概念,及所適用組織的特性。•領導現象應考慮被領導者的自願性問題。•領導行為或歷程應該是一種「均衡的現象」。•領導行為或歷程同時涉及組織與個人。校長專業生涯•甄選、培育。•職前儲訓、實習。•證照。•遴選。•導入教育。•評鑑。•專業發展。校長甄選•《國民教育法》第十八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校長、主任、教師之任用,另以法律定之;其甄選、儲訓、登記、檢定、遷調、進修及獎懲等辦法,由教育部定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教師甄選儲訓遷調及介聘辦法》。直轄市、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辦理前條之相關事宜,應組織委員會或小組辦理之。師範校院或其他公立學校附設國民中、小學得由各校準用前項規定辦理。校長甄選•《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國民小學校長應具有左列資格之一:•一師範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大學教育學系畢業,或其他院、系畢業曾修習規定之教育學科及學分,並曾任國民小學主任二年以上,成績優良者。•二師範專科學校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