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艺复兴时间、最早兴起地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性质2.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体内涵?这次运动有何影响?3.为什么说《十日谈》和《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4、达芬奇的代表作品、绘画特点?12课重点题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面积仅0.44平方公里,是当今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圣彼得大教堂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伊斯兰教(622)穆罕默德基督教(1世纪)耶稣佛教(前6世纪)释迦牟尼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小知识:基督教1054年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部教会与罗马为首的西部教会。东部教会自称东正教;西部教会自称天主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中诞生新教。重点1、掌握路德、加尔文的宗教思想2、归纳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性质、影响;宗教改革的背景如何?一、宗教改革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罗马天主教会等级森严,垄断教育,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矛盾尖锐。3、思想: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想活跃,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4、宗教:天主教会腐败,基督教徒要求改革,振兴基督教。罗马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信徒教皇是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任职终身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教权高于王权1、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发生的原因1)根本:德意志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2)直接: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导火线)二、最先:德国马丁路德人生来有罪,罪先天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偷食了智慧之果,懂得了男女羞耻之事。人一生都为了赎罪。现在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购买“赎罪券”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第21条推销赎罪券的教士们鼓吹,教皇的赎罪券能使人免除一切惩罚,并且得救,便陷入了谬误。1.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2.内容:(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含义: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作用:否定了“因行称义”和教皇的绝对权威。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2)《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权威。(3)简化宗教仪式。(4)主张王权高于教权。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乙: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1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2二者主张有何不同?甲: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的比较“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提出者罗马教会马丁-路德得救途径实质教徒—神职人员—上帝(善功、圣礼)教徒—上帝(信仰)否定教皇的权威树立教皇的权威3.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2)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3)改革后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4)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加尔文(1509-1564),著名改教家和神学家,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地位仅次于德国的马丁路德。他所著的《基督教原理》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加尔文在青年时代即信仰路德教派,但他比路德激进,他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三、加尔文改革三、加尔文改革1、原因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2、改革内容(1)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权力(2)先定论——宗教观的核心?材料1: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加尔文材料2: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材料3:“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以真正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恩格斯材料反映了加尔文怎样的宗教思想?有何作用?3、加尔文宗教改革影响1)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2)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四、评价宗教改革:性质:宗教外衣下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和教会神权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影响:打击了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思想解放;建立的新教成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西欧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欧洲近代化。本课小结天主教日益阻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挑战教皇权力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加尔文的“先定论”新教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实课标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人文主义宗教观的含义)。路德主张“因信称义”: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靠善功、圣礼、神职人员。这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先定论”。这为资产阶级致富做辩论;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侧重于宗教领域)宗教信仰前提下,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与上帝沟通,反对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把人从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教材P54《解析与探究》:“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么异同?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异:“因行称义”(教阶、圣礼)本质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绝对权威和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因信称义”(信仰)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宗教仪式,给教徒极大的解放。“信仰得救”(信仰、先定论)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国别代表主要学说实质\影响\意义德国法国马丁·路德加尔文1、因信称义2、《九十五条论纲》1、信仰得救2、先定论2、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1、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利。2、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在实践斗争中也取得辉煌胜利,影响遍及欧洲各国。《基督教原理》联系高考•(2010上海单科)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D(2007·山东文综·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当时欧洲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天主教皇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马丁·路德这样说就是对教皇权威的最大挑战。D(2012·广东文综·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c6.(2007·广东单科·31)(9分)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3分)(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6分)【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第(1)问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第(2)问考查理解分析。【答案】(1)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3分)(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依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