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1.太阳是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光和热量)。(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己(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3.太阳(很大),离地球(很远),表面能看到太阳黑子。月球(较小),离地球相对(较近),表面有(环形山)。4.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每天东升西落。5.通过用纸筒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实验,我发现:巨大的太阳离我们(远),小小的月球离我们(近),所以两者看起来差不多大。第二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知识整理1.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2.太阳(东升西落),物体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西北——北——东北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长——短——长4.古人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叫(日晷)。5.太阳是地球的(光源),为我们送来(光)和(热)。第三课1.光源是自己会(发光)的物体,比如(太阳、蜡烛、手电筒)等。2.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3.(光源、阻挡物、屏)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4.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使影子的(大小、方向、形状)发生变第四课1.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规律。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2.我们看到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月球有月相变化,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3.观星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4.作业本46页月相图。第五课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2.月球特点:有(月海);(环形山);(球形);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有(引力);3.模拟实验:大小不同的球——(不同大小的陨石);托盘和细沙——(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大小不一的环形山)4.(食物)、(水)、(氧气)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所以月球上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5.(潮汐现象):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第六课1.太阳、月球、地球都是(球体)。2.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太阳是(恒星)。3.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人造卫星)、(太空望远镜)等观察月球。4.很久以前,绝大多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部分人根据一些现象:如海边观察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人们观察(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回到出发地,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5.(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线,(地球影子)投射在(月球)上形成的。6.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验证)人们对(地球)是(球体的推测)。第七课1、地球是球体,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着,海洋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2、(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占地球(水圈)的(97.3%);冰川为主的(陆地水)约占(2.7%);(大气中的水)含量小得几乎(微乎其微)。水圈处于(循环)运动中。3、地球仪表面与很多(横着的线)(纬线)、(竖着的线)(经线),它们(互相交叉)。4、(地球仪)上有很多颜色。比如,(湖泊、河流)等用浅蓝色表示,海洋用(用深浅不一的蓝色)表示,颜色越深深度越深。5、通过(观察地球仪)发现,整个地球由(海洋、大陆、江河、岛屿等)地形地貌组成。6、地球上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7、科学家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植物、动物、人类生存)离不开水,(人类生活,工业、农业生产)离不开水。8、为了(对比)地图上或地球仪上(不同区域面积大小),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为了数得更加准确,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半格也要数进去。第八课见书本复习要书和作业本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