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原理及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领导科学原理及方法湖北省委党校王亚群案例:分苹果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人们需求的演变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变,人们的“环境需求”提高;私人财产的增加,人们的“产权意识”增强;个人价值的提升,人们的“权利意识”增强。领导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研究的对象:领导活动的规律。回答的问题:什么因素决定领导的有效性?怎样增强领导的有效性?学习的意义:拓展理论视野,超越对领导的单质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的领导理念;掌握领导方法,提升领导经验。领导科学包含诸多的领导原理及领导方法,是领导原理及领导方法的统一体。讨论两个问题:领导原理:简要介绍中外领导理论;领导方法:重点介绍协调方法。一、领导原理领导原理就是一些道理,就是从大量的领导活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领导活动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理。(一)西方的领导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二)中国的领导理论毛泽东的领导理论;邓小平的领导理论。(一)西方的领导理论1、领导特质理论(伟人理论)(20世纪30、40年代)研究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当领导?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研究的着眼点:领导者的个人特征。理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领导者,是因为他有别人不可比拟的天赋和个人品质。主要理论:六类领导特质、十类领导特质,等。十类领导特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包莫尔提出。(1)合作精神:能与他人合作,并能赢得人们的支持。(2)决策能力:依赖事实进行决策,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3)组织能力: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4)精于授权:大权独揽,小权分散。(5)善于应变:机动灵活,积极进取,不墨守成规。(6)敢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和新观念的感受能力强。(7)勇于负责:对上级、下级及整个社会负责。(8)敢担风险: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风险面前不退缩。(9)尊重他人:重视和采纳别人的意见,不盛气凌人。(10)品德高尚:人品人格为人们所敬仰。(一)西方的领导理论2、领导行为理论(20世纪40、50年代)研究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会更有效?研究的着眼点: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理论认为:那些天资绝顶的人不一定能成为领导者,真正决定一个人成为成功领导者的因素是他的行为。两个方面: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工作绩效还是群体维系?领导者的决策方式,是集权还是分权?主要理论:三分法理论、六种领导风格理论、克里特的四种领导方式、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等。三分法理论: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研究者、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提出。(1)专制型领导:领导者只注重工作目标,只关心工作任务和工作效率;领导者自己做决策。(2)民主型领导:领导者关心并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氛围;让团队成员参与决策。(3)放任型领导:领导者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无规章、无要求、无评估;大家做决策,领导者几乎不参与。思考一、在三种领导方式中,你认为哪些方式有效?(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两个角度)二、在专制型、民主型这两种领导方式中,你认为哪一种更有效?案例:“包严”“欧宽”的领导方式共同点:都是北宋仁宗时期的重臣;都任过开封知府;都是行政长官的楷模。区别:包拯严,欧阳修宽。包拯1057年任开封知府,他廉政爱民,重典严法,打击豪强劣绅,“吏民畏服,远近称之”,人称“包严”。欧阳修是包拯的继任知府,他行事低调,“一切循理,不事风采”,“民安其不扰”,同样把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人称“欧宽”。后来,有人在开封府门两侧立起“包严”、“欧宽”两个牌坊。清代开封知府刘书元在东辕门外建“包欧二贤祠”,教育官员“严而思包严之道,宽而思欧宽之由”。(一)西方的领导理论1、领导权变理论(情境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逐渐形成体系)研究的问题:领导行为与领导环境之间的权变关系。权:权衡比较,审时度势;变:变更方式,因势利导研究的着眼点:环境、情境。理论认为:领导者只有将个人的人格特质或行为风格与领导情境因素相适应,他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主要理论:费德勒的权变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参与模式、路径-目标理论,等。菲德勒的权变模型第一个综合的领导模型。模型指出,领导有效性取决于领导方式与情境因素是否相适应。三项关键情境因素:任务结构:指工作任务的刚性程度、明确程度。(或刚或柔、或明确或不明确)职位权力:指领导者具有的权力大小和影响程度。权力包括,聘用、解雇、晋升、加薪等。(或大或小、或强或弱)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受到下级尊敬、信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或好或差、或密或疏)情境与领导方式的组合:当情境有利或不利时,任务导向型效果较好;当情境一般时,关系导向型效果较好。案例:市县调任省直部门领导干部的不适应。2012年2月,省委组织部在党校举办了《全省市县调任省直部门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典礼上,8位学员发言。四种不适应:一是过去很忙;现在很闲,有种飘在空中不踏实的感觉。二是过去在办公室,怕人找,怕人敲门;现在是希望有人找,有人敲门,可一天也没用人来。三是过去有什么事要办,下级会服务过头;现在只希望下级能够服务到位。四是过去出门开会,有人前后跑,提包、端茶杯;现在得自己来,经常会丢包、丢笔、丢茶杯。对于他们,最需要的是适应环境,转变角色,调整心态。对于我们,是认识环境,采取适当的领导方式,做好领导工作。当领导要求的五个不一样在不同类别的地区,要求不一样。如东部、中部、西部。因地制宜。在不同性质的单位,要求不一样。如军队和地方、机关和党政部门、事业和企业等。你是个好局长未必能当个好县长。因单位制宜。在不同层级的机构,要求不一样。如中央、省、地、县、乡。你是个好部长未必能当个好省长。因层级制宜。在同单位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如初创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衰退时期。因时制宜。在同单位不同部门,要求不一样。如综合部门、专业部门。因部门制宜。领导原理具有逻辑性;领导艺术具有随机性。结论领导无定式,没有最好的领导模式,只有最合适、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宜;要权衡比较,审时度势;要变更方式,因势利导。(二)中国的领导理论1、毛泽东的领导理论(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更没有指导权和领导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2)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运用群众路线的原则处理党群矛盾、干群矛盾。(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4)领导方法。抓主要矛盾。“牵牛鼻子”。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找出差距;碰到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失败的时候,要骨气勇气,要认真总结教训。毛泽东与“李德胜”1947年,国民党20万大军进犯延安,共产党在陕北的兵力只有3万余人,重兵压境,情况火急。中央决定撤离延安。为拖住敌人主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四个警卫连的兵力留在陕北,同敌人兜圈子,还特意让蒋介石知道。为了保密,毛泽东改名为“李德胜”,意思是“离开以后取得胜利”。他十分喜欢这个名字。转战中,把两个女儿的姓氏改为“李”,即李讷和李敏。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同志们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提高了勇气,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二)中国的领导理论2、邓小平的领导理论(1)领导本质: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不是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2)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四化”要求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3)领导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4)领导决策:抓住机遇,及时决策;提高决策透明度。(5)领导制度:领导制度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改革领导制度。(6)领导方法:按辩证法办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崇尚实干,大胆创新。案例:1975年邓小平整顿军队现象:文革期间,军队的官太多,一个大军区,一个司令,七八个副司令,一个政委,七八个副政委;军、师、团、营,一直到基层,也都是一个正职,好多个副职。原因:三支两军。军队干部,派出去一批,提拔起来一批,再派出去一批,又提拔起来一批。三支两军结束了,军队干部都从地方上回来了,干部自然就多了。整顿:对存在的问题,邓小平讲了五个字:肿、散、骄、奢、惰(编制臃肿,有派性和组织纪律性差、骄气甚至是骄横、闹享受闹待遇)。解决办法是,部队各级军政首长,一个正职,两个副职,剩下的统统清理,成立顾问组,都到那里头。邓小平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割疮带肉,快刀斩乱麻,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二)中国的领导理论习近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2)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深入实际、基层和群众;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制度化、经常化。(3)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4)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方向正确;注重运用。习近平的“钉钉子”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地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领导方法是领导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或展开。领导方法的系统性:基本方法:决策、用人、协调。也叫三大基本职能。其他方法:软硬领导法、会议领导法、危机领导法、运筹领导法、目标领导法,等等。协调的重要性: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它调查了世界500强中的部分高管,请他们回答在管理活动中失败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这些高级主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在组织中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和方法。国家行政学院的调查:请40多个部委的司局级领导,对领导干部所需要的十种能力进行排序,把认为最需要的能力排在前面。根据回收的问卷分析,结果发现:他们排行榜首的是协调能力,占问卷的79.8%。协调概述:领导协调: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之上,为实现整体目标而进行的,具有高度灵活性、创造性的,解决内部与外部、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等关系的行为技巧或方法。目的:获取动力,扩大影响力,增强有效性。让反对你的人理解你;让理解你的人支持你;让支持你的人跟随你;让不喜欢你的人不恨你。分类:外部协调:与政府(政策)的协调;与上级机关(领导人)的协调;与外单位的协调(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与现实社会的协调(社区);与媒体的协调等。内部协调:上行协调;平行协调;下行协调。自我协调:提升能力(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修养身心(提高情商、调试情绪、提升品格、磨练意志);科学思维(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协调的原则(1)目标导向:任何协调措施都不能脱离既定的目标。(2)利益一致:协调、平衡好利益关系是协调工作的重要基础。(3)整体优化:通过个体优化的组合,形成整体优势,取得整体效益。(4)勤于沟通: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化解矛盾,消除误会。(5)相互尊重:协调的实质是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需要互相尊重。(6)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原则性,并做出必要的让步、牺牲、妥协、折中与变通等。(一)上行协调在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下级对上级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协调称为上行协调。良好的上行关系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领导者领导任务的完成和事业的成败,关系到领导者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进步。请思考一个问题: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