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网络学习《教育学》作业及答案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D)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A..学生B.教师C.家长D..教育2、教育的发生包括(A)与出现两个阶段。A.起源B.结果C.发生D.未来3、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发展通常指(A)、心理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A.人的身体B.动物的身体C.学生的发展D.植物的发展4、当代社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力量,(C)职业在这一过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A.学生.'.B..商人C..教师D.领导5、(B)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A.四书B.学记C.五经D.礼记6、(A)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篇章,中心思想是提出了大学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并进行了论证。A.《大学》B.《中庸》C.《礼记》D.《荀子》7、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C)、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A.经度B.纬度C.效度.'.D.长度8、学生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包括:规定的(A)、不对称的“同位”关系、教育基本关系。A.社会关系B.B.家庭关系C.学校关系D.社区关系9、(B)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A.教育法规B.教育制度C.学校制度D.学生手册10、1.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B)、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目标的全面性。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普及性C.教学的限制性D.学生的差异性.'.11、孔子的(B)思想。就是中国古代教育价值观。A..“有教有类”B..“有教无类”C..“因人而异”D..“相向而行”12、学生应该履行的规范有:以(B)为主要任务、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以规范化地学习间接经验为主。A.实践B..学习C..实习D..教学13、(C)代表了一种比较保守的或者传统的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有赫钦斯、艾德勒、阿兰、利文斯通等。A.功利主认B.理想主义C..永恒主义D.利己主义14、孟子提出(A)的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B.标准统一C.长善救失D..因人而异15、教育内容具有目的性与(A)性。A..预定B.不确定C..确定D..预想16、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层面的教育活动是把(A)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A..教师B.学生.C..领导D..家长17、教育内容概括为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环境资源、(D)资源及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等人力资源四大种类。A.知识.'.B..物质C..精神D..文化18、夏代设置了“序”“校”学校,“校”的(D)与夏政权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教以习射等军体技能,以培养能射善战的战士为目标。A..教育手段B.教学方法C.教学对象D.教育内容19、最有代表性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是美国(C)。A..荣格B..桑代克C.杜威D.斯宾塞20、孔子说“(D),习相远”指的是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强调教育对人的塑造。A.性相异B.性相善C.性相同.'.D.性相近21、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主体的(A)、教育活动客体的丰富性、教育活动过程的非线性。A..可变性B.不变性C.永恒性D.一致性22、中国从汉武帝的“(D),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A.董仲舒B.焚书坑儒C.法学D.罢黜百家23、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B)。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学生D..教师.'.24、20世纪初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教育就是(D)。A.实践B.学习C.成长D.生活25、孔子创办私学,编订“六经”作为主要(A)。A.教育内容B.学校教育C.课堂教育D.家庭教育26、教育起源论有(C)、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人的成长需要起源论。A.植物起源论B.社会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动物起源论27、古代社会教师这一角色的特点(C)合、重道德教化、教师地位悬殊。A.师生.'.B..师长C.官师D.家校28、从时空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A)教育和非学校教育。A..家庭B..社会C..社区D.学校29、教育活动包含(C)的教、学生的学两种基本的方式。A.学校B..家长C.教师D..课程30、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B)、教师、教育内容。A.学校B.学生C.社会D.教材.'.31、(C)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并为此付诸实践,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A..杜威B..斯宾塞C.赫尔巴特.D.荣格32、杜威提出了(B)的教学原则。A..“从实践中学”B..“从做中学”C.“从理论中学”D..“从书中学33、教育功能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教育功能取向的(B)、教育功能行为的发生、教育功能结果的初步实现。A.不定B..确定C..可行D.可疑34、孟子从仁政和德治角度,阐释了教育的(A),认为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A..价值.'.B.价格C..理念D..概念35、在课程设计时,重视以下四大原则:人的基本需要是成长和(A)实现心理和社会健康依赖于“存在”的确认和整合成长的基本工具是人际关系、学习模式应以个人的经验为主。A..自我B..自主C..联合D.集体36、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对象。(A)A.√B.×37、道家不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思想精髓是“无为”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B)A.√B.×.'.38、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应当起主导作用,虽然存有争议,但历来是我国教育界多数人在理论上和实际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共识。(A)A.√B.×39、谢灵运所说:“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指的是自然资源。(A)A.√B.×40、教育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从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制度的演变。(A)A.√B.×41、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仕通过“师”与“巫”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A).'.A.√B.×42、学校教育内容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直接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和不同学校层次与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B)A.√B.×43、古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A)A.√B.×44、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应该以何者为重,构成了历史上所谓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之争。(AA.√B.×45、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构成了新的师生关系——“我—你”关系。(A)A.√B.×.'.4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A)A.√B.×47、学生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的方向还要符合社会的要求。(B)A.√B.×48、学生不是儿童不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B)A.√B.×49、在19世纪初期,法兰西第一帝国就实施了初等教育教师考核和证书制度。(A)A.√B.×50、《礼记·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揭示了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A)A.√B.×.'.51、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是指得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A.√B.×52、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A)A.√B.×5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A)A.√B.×54、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A)A.√B.×55、师生心理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A)A.√B.×56、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不是教师、学生、环境。(B)A.√B.×57、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没有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B)A.√B.×58、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基于其心理学的视角,以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为基础,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模仿是教育的基础。(A)A.√B.×59、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角色,其产生是源远流长的,但在整个古代社会,其发展却不是缓慢的。(B)A.√.'.B.×60、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B)A.√B.×61、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不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B)A.√B.×62、教师个体专业化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人格等方面的专业化,其基本途径包括: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学习。(A)A.√B.×6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A)A.√.'.B.×64、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A)A.√B.×65、教育手段不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形式与条件的总和。(B)A.√B.×66、从教育活动内部来看,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A)A.√B.×67、教育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态及水平。(A)A.√B.×68、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B).'.A.√B.×69、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才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A)A.√B.×70、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共享与共创。(A)A.√B.×71、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两者的联系方式不构成教育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B)A.√B.×72、社会本位论不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B)A.√B.×.'.73、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A)A.√B.×74、儒家文化不是一种伦理性文化,因而,在教育成为一种独立形态的古代社会中,道德伦理教育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B)A.√B.×7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师需综合地完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品质和任教育学原理务所决定的。(A)A.√B.×76、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面。(A)A.√B.×77、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也是: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可见教师是教育过程中必要而非充分的因素、重要而非基本的因素。教师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已。(B)A.√.'.B.×78、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两大类。(A)A.√B.×79、简答道德与教育的关系答:首先,社会的道德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特定教育环境中的社会道德主张什么,那么其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什么;二是社会道德影响教育的方法、手段。其次,教有对社会又有巨大的作用。一是教育可以传播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公德的发展;二是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培养有社会道德所需要的人才,提供全体民众的道德素质。80、简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签:除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与制约之外,教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逻辑与规律性,这些逻辑与规律决定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具体包括: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2分)教育与生产力的不平衡性。(1分)教育与一定社会生产力是息息相关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机械对应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