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工作制度1、自觉遵守各项工作制度,遵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工作时衣帽要穿戴整齐,做好安全防护,集中精力,不得大声喧哗谈笑,防止差错。不得在工作区内抽烟、进食,防止交叉感染。2、工作台和仪器必须保持整洁,检验台面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台面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洒在污染表面,浸泡30-60分钟,再擦拭。地面用消毒液拖擦。如出现传染性标本外溢、污染地面或工作台面、化学药品灼伤、危险品燃烧等,要及时报告科负责人,以便及时处理。3、采血者要戴口罩,帽子,手套。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管,及手的消毒.防止交叉污染。4、收集标本时要核对病员姓名、区号、床号、检验申请号。送检标本应符合检验要求,如标本不合规定,应书写“不合格标本返馈单”将标本退回,要求重新采集。5、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及时分析、纠正失控,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严防差错事故发生。6、检验报告应按“报告时限表”发送,特殊情况应说明。超生命警戒线的结果必须及时电告临床医师。报告发出前要核对,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必要时做室内质控.发现法定传染病要做好疫情登记、报告工作。报告单发出后,标本应按规定保留一定时间,检验结果应存档保存。7、严格执行试剂和仪器管理制度,注意试剂的存放要求及有效期,定期检查,保证质量,避免浪费。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校正,爱护仪器。8、做好交接班工作,值班人员要注意安全(如门窗、水电、生物安全等)工作。9、积极配合临床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仪器管理制度1、所有仪器由专人保管,做好帐本、财产编号、科室仪器一览表等管理工作。2、仪器放置专门地点,通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方可使用。3、仪器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电压、频率,注意防潮、防尘、防振。4、大型仪器要建立操作规程及仪器校准、保养、维护程序,建立仪器使用记录、仪器校准记录、仪器保养记录、维修记录。5、定期做好仪器校准和保养工作,保持仪器整洁和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保证检验质量。6、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使用者观察故障现象并记录,首先报告专业组长,必要时报告科主任及设备主管科室,由设备主管科室请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维修养护。7、实习、进修人员和非专用人员,必须通过仪器使用人员许可和指导下操作,不得擅自开机使用。超生命警戒值报告及登记制度一、目的:规范超生命警戒值报告及登记制度。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三、内容:1、为保证超生命警戒检验值及时准确报告,充分保护患者利益,保证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2、本制度适用所有检验,特别是危重病人及急诊检验。3、对超生命警戒值检验结果需认真核对结果,确定结果准确、可靠。必要时做室内质控。4、对超生命警戒值检验结果用最快方式(电话等)通知临床医师并打印报告,并在工作日志的超生命值栏上登记病人信息、报告时间、报告结果、报告方式、接收报告者姓名、报告人等。5、制定本科室超生命警戒值表。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一.各种标本采集:(一)血液标本的采集根据化验单,仔细核对患者身份。采血尽可能在上午7—9点间进行。病人采血前应禁食12小时,以保证各类物质检验结果的恒定。采血者要戴口罩,帽子,手套。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污染。用一次性采血针由静脉采血。在采集凝血试验标本时应尽可能缩短压脉带使用时间,压脉带至多绑2分钟。消毒时,用络合碘拭子以静脉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环状擦拭,消毒范围的直径至少为10CM。需要全血或血浆,应将血液注入含有适当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立即轻轻充分混匀。需要血清标本,则直接将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内,待其凝固后分离血清。(二)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以清晨第一次尿液作试验,其结果较为恒定可靠。采集时应避免月经血、白带及其他分泌物混入,容器务必清洁,必要时加防腐剂。尿液标本应及时送检并在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检验。(三)粪便标本采集宜新鲜,不可混有尿液,一般取指头大小,并取有病理成份的部分(如脓血、粘液)送检。放于不吸水的盒内,检查阿米巴时应立即送检,并注意保温。(四)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二.以上标本容器必须有标记,包括:病人姓名、特定编码(或住院号、病区号、床号、检验申请号),标签应贴在容器上。送检单上应注明标本收集时间。三.检验标本不合要求者,必须及时与有关临床科室联系重新收集。四.标本的运送:标本采集成功后,应尽快送检。运送过程中应严防剧烈振动和日光直射。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应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防止标本发生蒸发、气体交换和异物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和医院环境的安全。如果血样必须送到很远的实验室,或标本等待检测的时间预计2小时,应在采血后1小时内离心,将标本制成血浆或血清后再运送。运送血清或血浆时,应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安全操作规程或相关规定严密包装。检验结果登记及核对登记制度1、检验报告发出前或发送检验结果前,必须认真核对病人信息资料,样本编号,手工输入的数据,发现有误时立即纠正。2、检验结果核对后如有可疑或极端异常,必须重新检验,并把结果记录在案备查。3、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必要时重新检查。4、超生命警戒线的结果必须及时电告临床医师并记录在案备查。5、发现法定传染病要做好疫情登记、报告工作。6、检验结果核对后,因各种原因无法出报告时,应保存好标本,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7、检验报告发出时应由组长审核签字后发出。8、检验结果登记存档、装订备查,并保存二年以上。实验室安全制度1、实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2、非实验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实验室。3、进入实验室操作时,应穿工作服,做好隔离、安全防护措施,出实验室前要脱掉手套、洗手,及时把工作服脱下,放入实验室。4、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或吃喝、或高声谈论,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和自身健康;应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每星期至少清洁、消毒实验室一次。5、进入实验室应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如:检查水浴箱、冰箱、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有否停电等。6、实验室内所用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放置,不得随意拿出实验室;实验室内不得放置无关物品。7、实验室仪器专人保管,并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定期、不定期保养工作,不得擅自更改各项技术参数,不得向机内输入无关数据,其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8、实验完毕,一切废弃物品应按规定消毒后统一医疗垃圾处理,并对工作台进行整理、消毒。9、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所有仪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关水电、门窗。10、所有的检验报告单集中存放,专人发送,所有的结果存档集中存放。1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最低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12、实验人员必须对锐器保持高度警惕和采取高度预防措施,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和玻片等,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皿,尽量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13、禁止用手直接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重新盖帽,必须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14、可能产生致病性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振荡或混匀和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均应谨慎进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废弃标本及其容器应有专门密闭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存放,专人集中消毒后按医疗垃圾处理,每天至少处理一次。2、实验室内所有医疗垃圾装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黑色垃圾袋。3、废弃的血液标本连同试管用消毒液浸泡至少1小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直接焚烧)。4、废弃的其他体液、分泌物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搅匀,浸泡消毒1小时后排入污水处理池。5、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或其他锐器用后应置于厚壁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焚烧后填埋)。6、所有移出实验室的废弃物由监督员或工人与废物收集员进行交接并记录,各种实验室废弃物应在相应的《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登记表》上做好记录(由废物收集员进行分类登记)。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规范一、抽血时,工作人员应带好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二、工作前后,均用肥皂流水洗手1-2分钟,肥皂应保持干燥,洗手后用消毒纸巾或手巾擦干。三、工作人员在离开工作区前应脱去一次性的手套及防护服,并消毒后离开。工作人员应勤换一次性的口罩,帽子、手套。所脱下的一次性物品应放入指定的医疗垃圾袋中。六、无关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七、工作人员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八、工作人员应勤换工作服,如污染后应立即更换。九、工作人员不准在工作区内吸烟、饮食。十、清洁人员应在工作时穿好工作服、带好手套。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应做好桌面、地面、及空气的消毒。应注意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所使用的清洁用具不能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