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忏悔录:贪婪使我忘记了自己也来自于老百姓忏悔人:李祖伦原任职务: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正处级)触犯罪名:受贿罪判决结果:2006年3月15日,李祖伦被达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全部受贿赃款。李祖伦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同年6月27日,四川省高级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犯罪事实:1997年至2005年,李祖伦利用职务之便,在药品、医疗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中为供货商和包工头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122万元。新闻背景:李祖伦受贿案是2006年反商业贿赂风暴中查处的典型案件之一,这篇悔过书是李祖伦在监狱服刑期间写下的。蹲进牢房才知悔恨已晚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我顺利地走过了童年、少年,大学毕业后怀着无限期待的憧憬跨入了医生行列。父母的含辛茹苦,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令我倍感责任重大。自上班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做一个医术高明、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人,做一个对党、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人。32年飞逝如电,我将毕生的激情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自己所挚爱的医疗卫生事业。我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很快在人才济济的达州市中心医院崭露头角。不知道有多少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有多少濒临死亡的生命,因我的妙手回春而消除病痛,重获新生。那种无法言传的快乐和备受尊敬的成就感,曾经久久地令我心醉。我为自己感到骄傲!顺理成章,我的事业也如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焕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芒。党和人民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和荣誉,我由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逐渐成长为达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四川省第十届人大代表。但是,我却因贪欲膨胀,东窗事发而身陷囹圄,几十年呕心沥血筑建的事业之塔顷刻间坍塌。我悔啊,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痛心疾首,顿足捶胸。可是,一切都晚了……再多的“对不起”也于事无补在任职的前几年,我也是心无杂念,对金钱清心寡欲,一心扑在医院的长远发展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权力与金钱的不断交锋,自己内心深处对金钱的占有欲开始悄悄地滋生蔓延,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最终没能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袭击,做了不该做的事,收了不该收的钱,落得如今身败名裂的下场。1997年到2005年,我利用职务之便,在药品、医疗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中为供货商和包工头谋取利益,受贿达122万元,仅在采购药品和医疗设备过程中就受贿110.5万元。供销商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自然会想方设法地打通关节。而身为达州市中心医院院长的我,自然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接近我,通过各种方式来拉拢我,在一次次的阿谀奉承和金钱诱惑面前,我坚守原则的信念一点点地土崩瓦解。最终我遂了他们的心愿,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心甘情愿地与他们狼狈为奸。春节时,他们给我“拜年”;获利丰厚时,他们送来“感谢费”。对这些,我都坦然笑纳,扭曲的虚荣心竟然让我对此暗生得意。我知道,从那个时候起,我已经陷入犯罪的深渊无法自拔了。老实说,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与我如出一辙的龌龊勾当将医药成本一而再,再而三地抬高。贪婪使我忘记了自己也来自于老百姓,而我也终将回归到普通老百姓当中。面对铁窗电网,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是人民的罪人。我对不起党,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父母妻儿!但再多的“对不起”也无济于事……铤而走险捞的金钱最终一分也没有得到我受贿得来的钱,一部分由朋友代为保管,一部分交给妻子,一部分自己花销。案发后,我的122万元赃款全部被没收。也就是说,我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捞取的金钱,最终一分钱也没有得到。但是,我却因此失去了钟爱的事业,失去了荣誉,失去了地位,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失去了人生存在的价值。不仅为党抹了黑,也为自己和亲人带来无限的屈辱和痛苦,实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啊!面对办案人员真诚的教育感化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我无地自容。曾经我也是这样一群人中的一员,忘我的工作令我快乐,给我骄傲,赋予我美好的梦想。而所有的一切,都因我的贪婪堕落而毁于一旦。在此,我以己为鉴,告诫那些有机会贪污受贿的人们:钱乃身外之物,为之付出一生的代价真的是极其不划算。遏制住自己的贪婪之心,管住自己的手和嘴,才能始终走在幸福的阳光大道上。彻彻底底接受改造,以实际行动争取重新做人当初,我当选为省人大代表时,曾心潮澎湃,彻夜难眠。我的人生犹如当空的太阳,光芒万丈。省人大代表的身份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可以用更高、更远的眼光来考虑达州医疗卫生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年,一批外国商人到达州进行投资考察,他们除考虑交通和通讯因素外,最看重的就是达州的卫生保健水平。在考察完达州市中心医院后,他们毅然决定将投资落户在达州。此事对我启发很大,我认为医疗卫生行业不仅仅是治病救人,也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形象。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改变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传统定位,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尤其是要特别关注边远贫困山区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在达州市中心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之时,我信心百倍,踌躇满志地打算带着自己事业的梦想展翅高飞,却不曾想到我因受贿犯罪来到了这个没有任何人向往的地方。蹲在监狱里,走过的人生一点一滴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所有的奋斗、荣誉、骄傲都无法逆转地灰飞烟灭,所有的梦想都不再有实现的机会。我的心犹如刀割一般,痛得撕心裂肺。我恨啊,恨自己财迷心窍,没有站稳立场,经受不住考验,亲手毁掉了自己奋斗一生的成果。此刻,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我悔恨之极的心情。但如今,我唯有老老实实、彻彻底底地接受改造,以实际行动争取重新做人。四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说明啥据报道,河南省交通厅厅长董永安因涉嫌违纪被纪检部门“双规”。河南省交通厅官方网站已删除董永安厅长简历和活动报道等。此前,河南省交通厅曾连续有三任厅长被查出违法犯罪事实,均已被判刑。(1月6日人民网)同一个厅的四位厅长“前腐后继”,倒在同一条道上,创下罕见的腐败“四连冠”。河南省交通厅好像成了腐败百慕大,厅长一个个都像中了魔咒一样不可幸免。其中的根源何在,确实值得有关方面深入研究。四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可以说明以下问题:一是自律不可靠。可笑的是,之前“落马”的三任交通厅长均有各自的“廉政名言”。第一任“落马”厅长曾锦城在任时就曾以写血书的方式给河南省委表白:“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第二任“落马”厅长张昆桐一上任便向省委领导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厅长的沉痛教训,并提出口号:“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第三任“落马”厅长石发亮在刚上任时也表示要吸取张的教训,提出的口号是“一个‘廉’字值千金”,“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这些表态和口号,当初并不全是假话。相信上任伊始,他们想过要廉洁自律,还是不想把自己套进去的。但人是有惰性和趋利的,长期在巨大的诱惑和金钱的刺激面前,难免会有松懈和心存侥幸的时候。所以说,光靠个人的自律是不够的,承诺和表白,对一个贪官来说只是浮云,根本不能抑制其贪婪的心理。二是监督不到位。现在一些部门或领域反腐倡廉责任体系严重不健全,一些预防腐败的内部监督制度大都是“牛栏关猫”,不可避免地出现“齐抓共管谁都不管,人人有责都不负责”的现象,监督一而再再而三地落空。正所谓“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险,同级监督太难,组织监督太软,法律监督太晚”。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投资巨大,对那些廉政风险极高的具体业务活动,谁牵头主抓、谁参与配合、谁负责督导?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责任难落实,监管不到位,腐败自然来。再加上日常监督检查多半走过场,实效性不够,问题发现难揭露更难。三是制度有漏洞。交通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本是市场监管机构,却又直接参与公路建设,掌握着巨额的资金,用与管没有分开,腐败来得太容易,说明运行机制有问题。可见,预防腐败关键是监管体制的设置、是对可能失控的权力的制约,只有建立起一个真正公开透明的工程招投标程序,让一切摊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完善审核方法,加大审核力度,设置一个制约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才可能让贪婪的企图找不到漏洞,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四是决策须民主。公路如何建,资金如何用,基层政府和群众根本没有说话权。一个省成百上千亿的公路建设资金具体运作主要由交通厅负责,而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标、发包、定价等大权又几乎都掌握在厅长手里,一个项目动辄涉及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其中利润之丰厚、寻租者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交通厅长受到的诱惑太大,凡夫俗子难以抵御。所以说,权力无制约,决策不民主,乃是腐败频发的根本原因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作决策、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可谓十分及时。人性如水,制度如渠。邓小平说过,还是制度可靠些。当一些官员像飞蛾扑火一般重蹈腐败之覆辙,那就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自律问题,肯定需要从制度上寻找原因。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实现权力透明运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扼制“前腐后继”现象的发生。一个市纪委书记的不归路2010年12月31日,湖南郴州一些市民在该市五岭广场敲锣打鼓,举起横幅,庆祝大贪官曾锦春被执行枪决。闻新/CFP2010年12月30日的一声枪响,让湖南省郴州市原纪委书记曾锦春的生命画上了句号。2006年前后,郴州官场发生地震。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曾锦春、副市长雷渊利、宣传部长樊甲生、组织部长刘清江、原市长周政坤,全都因为贪腐被查。这其中,只有曾锦春被判处死刑。法院认为,曾锦春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民愤极大,且没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故判死刑。一个本应整肃官场、查处违法乱纪的纪委书记,为什么会走上不归路?宦海沉浮使他深信“关系更重要”曾锦春的一生其实远非众多媒体所述的十恶不赦。在其从政任职30多年间,曾有过拼命工作为国为民的经历和出色的工作业绩。他人生的转折与仕途沉浮密切关联。196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曾锦春被安排到郴州临武县教书。他主动向组织上提出,愿意到更为艰苦的乡镇去工作。在乡下任教时,曾锦春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快崭露头角,并开始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正苦于手中没有“笔杆子”的临武县委办公室负责人当即提议将曾锦春调到县委办专门写材料。其仕途借此进入快车道,很快被提拔为县委办副主任后又调到花塘乡任党委书记。受到组织重用的曾锦春深受鼓舞,更加努力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开始掀起重文凭重知识的用人之风,曾锦春亦受益这波大潮,10年间就成了临武县的县委书记,并且是当时湖南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俨然一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踌躇满志的曾锦春达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但缺少官场斗争经验和圆滑作风的他也惹来了不少妒忌的声音。据曾的家人回忆,一次,郴州地区一位主要领导打电话给曾,要求他帮助自己的侄儿承包临武县工商局的一项工程。此时尚能坚持原则的曾锦春没有顾及领导意愿,而是秉公办理,得罪了领导。1987年,本有望仕途更进一步的曾被调动到郴州地区国土局任第一任局长。但据媒体报道,这次调动是因为他操纵选举。曾锦春在郴州国土局局长位置上工作努力,出色的工作成绩再度受到省地市领导的好评,但突然又被调动到了郴州地委农村工作部当副部长。据曾锦春的儿子曾峰回忆,那段时间,他父亲整夜唉声叹气,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而当时社会的风气已经在慢慢转型,曾在失意的时候又受到了这种拜金思潮的影响,终于使他丧失了自己的信仰。此后,曾锦春从农村工作部调动到郴县(今苏仙区)任县长,后接任县委书记。1994年,时任郴县县委书记的曾再一次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自认为已掌握升迁之道的曾不再是静等组织安排,而是设法通过自己当年在湖南师大的一位老师向高层领导举荐,通过这位已在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师的一个电话,曾锦春顺利升迁到了郴州地区纪委书记的位置上,了却多年夙愿。仕途上的几次变故,让曾锦春深深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