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型式1………………………………………………………………………………………………………4基本尺寸1…………………………………………………………………………………………………5型号编制3…………………………………………………………………………………………………6要求3………………………………………………………………………………………………………7试验方法4…………………………………………………………………………………………………8检验规则7…………………………………………………………………………………………………9标志、包装、贮存9…………………………………………………………………………………………ⅠMT/T117—2007前言本标准是对MT/T117—2005《采煤机用电缆夹板型式和基本尺寸》和MT/T775—1998《采煤机用拖曳式电缆夹技术条件》的整合修订。本标准代替MT/T117—2005和MT/T775—1998。本标准与MT/T117—2005和MT/T775—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有关型号编制方法(见5.1);———增加了相邻两件电缆夹板的最大折弯角及其极限偏差的要求(见6.5);———增加了折弯角检查(见7.3);———修改了抗拉强度试验的试样及其制备(1998年版的4.2.1;本版的7.4.1);———修改了抗冲击试验的试样及其制备(1998年版的4.3.1;本版的7.6.1);———修改了出厂检验内容(1998年版的5.2;本版的8.2.5);———增加了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见8.2.6);———增加了出厂检验判定准则(见8.2.7);———修改了型式检验内容(1998年版的5.3.2;本版的8.3.4);———增加了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见8.3.7);———增加了型式检验判定准则(见8.3.8)。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国家采煤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嵘、杨顺芳、奚宏、金鑫、金丽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T117—1995,MT/T117—2005;———MT/T775—1998。ⅡMT/T117—2007采煤机用电缆夹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煤机用电缆夹板(以下简称“电缆夹板”)的型式、基本尺寸、型号编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组成滚筒采煤机拖曳和保护供电电缆和进水管的拖缆装置的以聚合塑料和碳素钢板为原料的电缆夹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710—1991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neqГОСТ16523:1970)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eqvISO286-2:1989)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O2768-1:1989)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T13237—1991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neqГОСТ16523:1970)GB/T14486—1993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neqDIN16901)MT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818.2煤矿用阻燃电缆第1单元: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第2部分: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3型式按电缆夹板的形状可分为:a)U型(见图1);b)H型(见图2);c)O型(见图3);d)C型(见图4)。4基本尺寸4.1总宽度B电缆夹板的总宽度应和电缆槽宽度相匹配,4种型式电缆夹板的总宽度B应符合表1的规定。4.2高度H电缆夹板的高度应和电缆槽深度相匹配,高度H应符合表1的规定。4.3内腔高度C电缆夹板的内腔高度应和MT818.2所规定的电缆外径相匹配,内腔高度C可参考表1的推荐值。1MT/T117—20074.4内腔宽度A4种电缆夹板的内腔宽度A可参考表1的推荐值。图1U型图2H型图3O型图4C型4.5销孔中心距L销孔中心距和电缆夹板链的弯曲半径有关,销孔中心距L应符合表1的规定。2MT/T117—2007表1电缆夹板基本尺寸单位为毫米型式U型H型O型C型总宽度B135145155155180200180200185内腔宽度A(推荐值)100110120607282135155130高度H80100120150100150120150160内腔高度C(推荐值)5070901157011575105120销孔中心距L100100125125销孔直径D(推荐值)15~174.6销孔直径D销孔直径D可参考表1的推荐值。5型号编制5.1型号编制方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制,其排列方式如下:□电缆夹板,LJ□型式□基本尺寸L×B×H,单位为毫米×毫米×毫米(mm×mm×mm)5.2示例销孔中心距100mm,总宽度145mm,高度100mm的U型电缆夹板的型号编制为:LJU100×145×100。6要求6.1电缆夹板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6.2电缆夹板应采用冲压的钢板作骨架,所采用的钢板性能应不低于GB/T710—1991和GB/T13237—1991中的20薄钢板性能。6.3电缆夹板非金属原材料的安全性能应符合MT113—1995的规定。6.4电缆夹板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表1和加工图纸的规定,孔径公差为H13(GB/T1800.4—1999),孔距极限偏差为GB/T1804—f级(GB/T1804—2000),H、A的尺寸公差为MT4级(GB/T14486—1993),其余尺寸公差按未注尺寸公差MT5级(GB/T14486—1993)制造(见图1~图4)。6.5相邻两件电缆夹板的最大折弯角及其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的协议规定。表2相邻电缆夹板的折弯角及其极限偏差型式U型H型O型C型内腔宽度A/mm10010011011012012060727282135155130内腔高度C/mm5070709090115707011511575105120折弯角及其极限偏差/(°)40±136±132±130±128±126±136±130±130±130±132±126±128±13MT/T117—20076.6电缆夹板按7.4规定试验时,其抗拉强度应达到表3规定的工作载荷,保持2min,卸载检查应无残余变形、开裂、脱落。6.7电缆夹板按7.5规定试验时,其最大拉断力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6.8电缆夹板应能承受符合表3规定的抗冲击能量,承受冲击后的电缆夹板不应破裂。表3采煤机用电缆夹板拉伸试验力及抗冲击能量的规定U型、H型O型、C型工作载荷,kN最大拉断力,kN抗冲击能量,J工作载荷,kN最大拉断力,kN抗冲击能量,J244023542702946.9电缆夹板表面应光滑、平整,用非金属材料覆盖的表面不得暴露钢板。电缆夹板串联后应转动灵活、折弯自如。7试验方法7.1基本尺寸检查用游标卡尺按GB/T14486—1993和GB/T3177—1997的要求进行检查。7.2外观质量检查外观用人工目检,转动和折弯性能用手动弯曲检查。7.3折弯角检查取一件尺寸检验完全合格的电缆夹板作为标准件,与被试件之间用原配销轴连接,见图5。将被试电缆夹板向上弯曲到极限,测量两件间的折弯角。再将被试电缆夹板向下弯曲到极限,测量两件间的折弯角。再将被试件与标准件的另一端连接,用同样方法测量向上和向下的折弯角。4个测量值全部合格,被试电缆夹板合格。图5折弯角检查7.4抗拉强度试验7.4.1试样及其制备5件电缆夹板串联为一链,各件之间用原配销轴连接,见图6。4MT/T117—2007图6电缆夹板的串联7.4.2试验装置使用精度为±1%的材料试验机或具有相同精度的专用电缆夹板检测装置。7.4.3试验方法试样按图7的方式(以U型为例,其余型式相同)安装在精度为±1%的材料试验机上或专用电缆夹板检测装置上,以1140N/s的速率均匀加载,一直加载到表3规定的工作载荷,保持2min后卸载检查。7.5最大拉断力试验试样及其制备、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与7.4相同,加载直至拉断为止。观察拉断力是否符合6.7的规定。如果拉断时的拉断力没有达到6.7的规定,则拆除已拉断件后,其余件继续试验。5MT/T117—2007图7抗拉强度试验7.6抗冲击试验7.6.1试样及其制备图8被冲击部位6MT/T117—2007图9抗冲击试验检验装置每节电缆夹板为一个冲击试样,被冲击部位以夹板宽度方向中线与长度方向中线交点为圆心,半径15mm的区域内,见图8(阴影部分表示被冲击部位)。7.6.2试验装置专用电缆夹板抗冲击试验检测装置。7.6.3试验方法试样用螺栓固定在专用电缆夹板抗冲击试验检测装置上,见图9(图中以U型为例,其余型式相同)。U型和H型在1.6m高度(±1%)、O型和C型在2m高度(±1%)自由落体释放钢球[质量(15±0.01)kg]冲击试样。每试样冲击一次。7.7非金属原材料安全性能的试验方法按MT113—1995的规定进行。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检验类型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8.2.1出厂检验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8.2.2出厂检验的抽样程序执行GB/T2828.1—2003的规定。8.2.3检验项目见表4。8.2.4检验批的批量定为每批501件~1200件。检验批应由相同的规格尺寸、材料、工艺、设备等条件下连续制造出来的产品构成。7MT/T117—20078.2.5各检验项目规定的检验水平和接收质量限(AQL)见表4。8.2.6确定采用二次抽样方案。各检验项目规定的二次抽样样本量和接收数Ac、拒收数Re见表4。应按随机抽样从检验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二次抽样的样本同时抽取,分别做好标记。表4电缆夹板的出厂检验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检验数量样本量字码样本样本量累计样本量要求试验方法接收数Ac拒收数Re1基本尺寸Ⅱ1.0J第一第二505050100按6.4的规定按7.1的规定03342折弯角Ⅰ2.5G第一第二20202040按6.5的规定按7.3的规定03343外观质量Ⅱ1.0J第一第二505050100按6.9的规定按7.2的规定03344抗拉强度Ⅱ0.65J第一第二505050100按6.6的规定按7.4的规定01225抗冲击S-34.0E第一第二88816按6.8的规定按7.6的规定01228.2.7检验判定准则是按检验项目对第一样本逐个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确定不合格品数,如果第一样本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Ac,则该检验项目可以判定为接收(合格),如果第一样本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拒收数Re,则该检验项目可以判定为拒收(不合格),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介于第一接收数Ac和第一拒收数Re之间,则应对第二样本逐个样品进行检验,并累计在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接收数Ac,则判定该检验项目接收(合格),如果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