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592008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气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型式、分类、型号、基本参数和使用条件2…………………………………………………………………5技术要求2…………………………………………………………………………………………………6试验方法3…………………………………………………………………………………………………7检验规则6…………………………………………………………………………………………………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ⅠMT/T51—94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是对MT59—1981的修订。本标准与MT59—198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原MT59—1981《AJH型氧气呼吸器校验仪》修订为MT59—2007《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气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新版标准的计量单位,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符号表示;———增加了检验装置及仪器设备明细表;———增加了型式检验项目等。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山西虹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进、马善清、李新年、胡继红、马云龙、袁洪军、王怡芳、郑华、陈福民、余博龙、马龙、董瑾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59—1981。ⅡMT/T59—2008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气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压缩氧气呼吸器、氧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型式、分类、型号、基本参数和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本标准适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以下简称:检验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8982医用氧气MT/T154.10煤矿用安全仪器仪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42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MT867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AQ1053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AQ1054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气呼吸器防护性能检验装置theequipmentofisolatedchemicaloxygen、self-rescuerofcompressedoxygenandpressurecompressedoxygenbreathingrespiratortest用于检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氧气呼吸器的防护性能的检验设备。3.2额定防护时间nominalprotectiontime在规定的做功功率条件下,检验装置符合产品防护性能要求的使用时间。3.3高压系统highpressuresystem由氧气瓶、氧气瓶开关、减压器、手动补给阀和压力指示器等高压部分及其连接件形成的高压气路。3.4余压报警warningfortheremainderpressureinsidecylinder气瓶气压降低到规定值时报警器的报警。1MT/T59—20083.5呼气阻力exhalationresistance防护性能试验后,从产品口具处通入30L/min和85L/min的正压稳定气流时测得的阻力值。3.6吸气阻力inhalationresistance防护性能试验后,从产品口具处通入30L/min和85L/min的负压稳定气流时测得的阻力值。3.7吸气温度inhalationtemperature防护性能试验中,从距产品口具45mm处测得吸入气体的温度。3.8呼吸系统breathingsystem由口具(面罩)、鼻夹、呼吸导管、气囊、排气阀和供氧装置及连接件与佩戴者呼吸器官形成的起呼吸保护作用的系统。4型式、分类、型号、基本参数和使用条件4.1型式数字显示、信号采集处理、累计报表式。4.2分类按用途分为手动采集型和自动采集型两类。4.3型号型号表示方法应符合MT/T154.10的规定,如下:J产品类型代号:检验装置Z第一特征代号:自救器H-第二特征代号:呼吸器□检验单位统一排列顺序号:1~994.4使用条件4.4.1本产品适用实验室中使用。主要用于矿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森林消防用逃生器,船舶用逃生器,消防用压缩空气呼吸器、隔绝式压缩氧气呼吸器等的防护性能试验和检测。4.4.2实验室环境条件:a)压力:68kPa~115kPa;b)温度:20℃±3℃;c)相对湿度:≤98%RH。5技术要求5.1外观一般检查5.1.1整机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组织实施。5.1.2整机产品表面应无明显划伤,光滑平整,出厂应有保护措施。5.1.3检验装置的接口、口具、面罩和呼吸软管应采用无毒无味的橡胶材料制造。2MT/T59—20085.2整机性能5.2.1防护时间测试范围应在0min~300min之间。5.2.2呼吸机应能达到手动和自动调节,其呼吸量应在(0~90)L/min±0.3L/min范围内。5.2.3呼吸机的呼吸频率应在(20~25)次/min±1次/min之间选择。5.2.4外接钢瓶的CO2配入量:(0~2.5)L/min±0.05L/min。5.2.5整机内部的O2耗量:(0~2.5)L/min±0.05L/min。5.2.6整机内部的吸气中CO2%浓度:最高值小于等于3.0%、平均值小于等于1.5%。5.2.7整机内部的吸气中O2%浓度:大于等于21%。5.2.8整机内部的呼、吸温度(吸气37℃±0.5℃、呼气小于等于60℃)。5.2.9整机内部的吸气中的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5%RH。5.3自动控制要求5.3.1检验装置应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功能。测试过程中应能显示静态和动态系统运行状况及图示画面。5.3.2检验装置运行中应有O2和CO2浓度、压力、温度、流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曲线及一年内累计历史报表。5.3.3计算机显示与显示仪表数据对比应无误差,应有非正常运行报警提示或超越设定值报警,可以在选择时间段内打印原始记录及报表。5.3.4原始记录应包括:报告编号、检验日期、被检验的产品名称及型号、试验依据标准及条款要求、实验室环境状态、检验人员登记、被测样品编号、使用设备及仪器仪表名称、试验气体及浓度要求等。5.4结构要求5.4.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980Pa负压下,保持1min,压力上升应不大于30Pa。5.4.2呼吸机出口与被检验产品入口,应不大于600mm距离。5.4.3呼吸机出口与增湿器接口,应不大于300mm距离。5.4.4吸气温度测试点应与被检验的产品入口的距离为200mm±5mm。5.4.5CO2分析仪和氧气分析仪与被检验的产品有效距离,应不大于600mm。采用人工佩带进行直接测试的有效距离,应不大于800mm。5.5材料要求5.5.1系统内使用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不得分解出有毒、有害、有味气体。5.5.2外壳和紧固件采用耐腐蚀或经耐腐蚀处理的材料。5.5.3橡胶和塑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和耐老化性能等。6试验方法6.1检验装置防护性能试验6.1.1试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6.1.2试验设备见表1。6.1.3试验准备工作按图1安装连接好试验装置。除呼吸机加温增湿气外,检测气体管路容积应不大于2L。a)干湿球温度计应设置在与被测产品同一等温面内,即与过滤器的距离保持相等;b)检查装置气密性。当在装置内建立起1960Pa负压时,保持1min,压力应不超过30Pa;c)标定呼吸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量;d)用标准气样标定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3MT/T59—20081—仿人工呼吸机;2、16—单向逆止阀;3—CO2钢瓶;4、10、29—转子流量计;5、26—湿式气体流量计;6—硅橡胶膜片呼气阀;7—缓冲气袋;8、14—温度测试仪;9、28—红外线CO2分析仪;11、30—采气泵;12、31—干燥塔;13、32—补水器;15、19—温度指示控制仪;17、20—三通接头;18、24—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21—受检自救器或呼吸器;22—恒温箱;23—打印机;25—采集器与计算机;27—热磁O2分析仪;33—热交换器;34—加热器;35—鼓泡式加温增湿器。图1检验装置表1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要求和说明1呼吸机呼吸量10L/min~80L/min,呼吸频率10次/min、20次/min、25次/min、30次/min、呼吸比1∶12呼气阀用压缩氧呼吸器呼气阀,30L/min稳定气流测定通气阻力少于30Pa3加温增湿器按标准通用型制造4温度控制仪0℃~100℃,分度值0.5℃5温度计0℃~100℃,分度值0.5℃6干湿球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测温仪)2只,测量温度范围0~50℃,分度值0.1℃7干燥塔容积260mL,2只,内装块状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8二氧化碳分析仪量程0%~5%,分度值0.2%9氧气分析仪量程0%~100%,分度值0.2%10湿式气体流量计量程为0m3~5m3,精度为±1%11压力变送器测量应为-2000Pa~2000Pa4MT/T59—2008表1(续)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要求和说明12实验箱容积为300mm×300mm×260mm。材质为塑料、有机玻璃,或薄金属板(外涂保温漆)等13流量变送器量程0.6m3/h~6m3/h,准确度2.5级14流量变送器量程0.016m3/h~0.16m3/h,准确度2.5级15电子秒表分辨率为±1%se)调节两个加温增湿器的温度;f)标定CO2的进气流量耗氧量,并按图1连接方式采样。6.1.4试验方法6.1.4.1呼吸量测定需要用秒表、湿式气体流量计、采气袋、小气泵等。需两人合作进行,将呼吸机的呼气管和吸气管从专用工具接头处打开使吸气端口对空气,呼气端口对采气袋,将呼气管路上的CO2配入管夹住,然后开启呼吸机并开启秒表计时。把呼吸机在1min内呼出的气体全部封存在采气袋中,再将采气袋转接到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入口上,用手推挤压或用小气泵传输,慢慢、均匀地将气袋中收集到的气体全部送入湿式气体流量计中,最后从湿式流量计的表盘和计数器上读出被测气体的体积数,如此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确定结果。不符合试验条件要求时,要调节呼吸机,直到符合要求为止。6.1.4.2CO2分析仪的零点和灵敏度标定。标准气体:N2/Ar99%~100%,CO2/Ar4.0%~5.0%各一瓶。标定零点:先将分析仪通电预热到指示灯闪亮后,以0.5L/min的流量向仪器的气体入口中通入氮气,看仪器是否显示为零,否则应打开仪器前面面板,调节零点电位器,使仪器指示零点,稳定后关闭N2流量,通入新鲜空气,仪器指示会稳定在零点左右。标定灵敏度:零点标定完成后,向仪器入口中通入CO2标准气,流量限定在0.5L/min,分析器(仪器)指示应显示标准气样的浓度值,否则应打开前面板调节灵敏度电位器(E点电位器),直到仪器显示气样浓度值为止。6.1.4.3氧气分析仪的零点和灵敏度标定。标准气样:N2/Ar99%~100%,O2/Ar95%~100%各一瓶。零点标定:先将氧气分析仪通电预热到指示灯闪亮(氧气分析仪按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然后以0.5L/min流量向仪器入口通入N2,稳定时仪器指示应为零;否则要调节仪器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