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3.100.99D98备案号:15510—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943—2005矿用低压交流软起动器LowvoltageACsoft-starterforcoalmine2005-02-14发布2005-06-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型式及基本参数1…………………………………………………………………………………………4要求2………………………………………………………………………………………………………5试验方法8…………………………………………………………………………………………………6检验规则10…………………………………………………………………………………………………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Ⅰ前言本标准在矿用安全方面严格遵守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和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的有关规定;在技术上内容上与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和GB/T3797—1989《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T3859.1—1993《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等国家标准相一致。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起草,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浙江省灵捷机械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中祥、郭俊、张建、乐卫良、章伯超、倪春明、王金泉。Ⅱ矿用低压交流软起动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用低压交流软起动器(以下简称软起动器)的型式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额定电压1140V(1200V)及以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762—2002标准电流等级(eqvIEC60059:1999)GB/T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dtIEC60068-2-1:1990)GB/T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dtIEC60068-2-2:1974)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8-2-30:1980)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IEC60079-0:1998)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eqvIEC60079-1:1990)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eqvIEC60079-11:1999)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IEC60947-1:1999)GB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eqvIEC60947-4-1:2000)MT111—1998矿用防爆型低压交流真空电磁起动器MT/T154.2—1996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175—1988矿用隔爆型电磁起动器用电子保护器MT/T412—1995隔爆型电气设备低压接线端子MT/T661—1997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3型式及基本参数3.1型式软起动器按防爆型式分为矿用隔爆型“ExdI”和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Exd[ib]I”。3.2基本参数额定电压:380、660、1140V;额定电流:符合GB/T762—2002的规定(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额定频率:50Hz;电流过载倍数:≥4。1MT/T943—20053.3型号按MT/T154.2—1996的规定,组成和排列方式如下:□产品类型代号(起动器用“Q”)□第一特征代号(隔爆型用“B”;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用“J”)□第二特征代号(软起动器用“R”)□—顺序号□/额定电流,单位为安(A)□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补充特征代号(具有电磁起动器功能用“Z”;无此功能则不注)4要求4.1一般规定4.1.1软起动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由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4.1.2软起动器应符合GB3836.1—2000、GB3836.2—2000和GB3836.4—2000的有关规定,并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发放的防爆合格证。4.1.3软起动器的组成元器件(晶闸管、真空接触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熔断器等)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外,尚需符合各自标准的要求。4.2环境条件软起动器应能在如下条件下可靠工作:a)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b)周围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c)在有甲烷或煤尘爆炸的场所;d)无破坏金属和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的地方;e)环境污染等级为3级;f)安装类别为Ⅲ类;g)输入电压波形应为正弦波;h)输入电压幅值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25%~+10%;i)频率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2%;j)各相电压应对称,电网的负相序分量或零相序分量不超过正相序分量的5%。4.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4.3.1主腔内电气间隙软起动器相对相电压所确定的电气间隙数值应不小于表1的规定。表1系统额定电压中得出的相对相电压(交流有效值)UV电气间隙mmU≤500.850U≤1000.8100U≤1501.52MT/T943—2005续表1系统额定电压中得出的相对相电压(交流有效值)UV电气间隙mm150U≤3003.0300U≤6005.5600U≤10008.01000U≤120014.04.3.2主腔内爬电距离软起动器额定绝缘电压或工作电压及材料组别所确定的爬电距离不小于表2的规定。表2额定绝缘电压或工作电压(交流有效值)V爬电距离mmⅠⅡⅢaⅢb40及以下1.41.61.81.8631.61.82.02.01271.92.12.42.42503.23.64.04.04005.05.66.36.36608.09.010.0—114016.018.020.0—注:绝缘材料可按它们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划分以下四个组别:材料组别Ⅰ:600≤CTI;Ⅱ:400≤CTI600;Ⅲa:175≤CTI400;Ⅲb:100≤CTI175。4.3.3接线腔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接线腔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2—2000附录C中C.3的规定。4.3.4本质安全型电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本质安全型电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4—2000中6.3、6.4的规定。4.4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4.4.1绝缘电阻软起动器内带电回路与地之间,各带电回路之间(半导体元件除外)的绝缘电阻应符合MT/T661—1997中附录A的要求。绝缘电阻只作为介电试验时的辅助性判别。4.4.2介电强度软起动器各带电回路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工频耐压,软起动器本质安全型电路的介电性能应符合GB3836.4—2000的有关规定。表3单位为伏额定绝缘电压ui试验电压值(交流有效值)ui≤60100060ui≤3002000300ui≤6602500660ui≤80030003MT/T943—2005续表3单位为伏额定绝缘电压ui试验电压值(交流有效值)800ui≤120042004.5软起动特性4.5.1空载性能当电机空载时,软起动器控制电压的幅值在75%~110%额定电压范围内,软起动器应能平稳起动电机,当电机转速达到或超过额定转速90%时,能可靠脱离软起动状态,接触器合闸将电源全压直接送往负载电机。软起动器起动时间在60s之内可调,电机加速时间不得小于6s。4.5.2负载性能当电机额定负载,软起动器控制电压为额定电压时,软起动器应能平稳起动电机,当电机转速达到或超过额定转速90%时,能可靠脱离软起动状态,接触器合闸将电源全压直接送往负载电机。软起动器起动时间在60s之内可调,电机加速时间不得小于6s,电机堵转时间不得大于2s。4.6频繁起动在额定负载下,1h内起动12次,软起动器应能工作稳定、可靠,其晶闸管模块温升不得超过表12的规定值。4.7软起动器中接触器接通与分断能力4.7.1软起动器中接触器应具有表4规定的接通与分断能力。表4接通条件通断条件I/IeU/Uecosφ±0.05试验次数I/IeUr/Uecosφ±0.05试验次数试验间隔时间s每次通电时间s81.10.355061.10.3550100.05注1:表中Ie为额定工作电流(A),I为试验电流(A),Ue为额定工作电压(V),U为试验电压(V),Ur为恢复电压(V)。注2:表中的接通试验,在75%和110%线圈额定电压下各试25次。注3:表中所列0.05s为最小值,最大通电时间不超过0.1s;若触头在重新断开之前已经完全闭合,则允许时间小于0.05s。4.7.2具有电磁起动器功能的软起动器中接触器应具有表5规定的接通与分断能力。表5使用类别额定工作电流A接通条件通断条件I/IeU/UecosφI/IeUr/Uecosφ通断时间s间隔时间s操作次数AC-3Ie≤100Ie≥1001081.11.10.350.35861.11.10.350.350.050.05注3注35050AC-4Ie≤100Ie≥10012101.11.10.350.351081.11.10.350.350.050.05注3注35050注1:表中Ie为额定工作电流(A),I为试验电流(A),Ue为额定工作电压(V),U为试验电压(V),Ur为恢复电压(V)。注2:表中所列0.05s为最小值,最大通电时间不超过0.2s;若触头在重新断开之前已经完全闭合,则允许时间小于0.05s,同样如用户制造厂同意,最大通电时间也可延长。注3:间隔时间:GB/T14048.4—2003中分断电流与间隔时间之间的关系适用,若制造厂同意,也可缩短间隔时间。注4:U/Ue允许误差±5%。注5:接通应验证,若制造厂同意,接通与通断一起进行,操作循环也为50次。其中25次为110%Us,25次为75%Us。4MT/T943—20054.8软起动器中接触器无载操作性能软起动器中接触器的无载操作性能应符合MT111—1998中7.2.3.2.1的规定。4.9机械寿命软起动器在正常条件下的机械寿命为(以百万次表示):0.1、0.3、1、3、6、10。4.10软起动器中接触器电寿命软起动器中接触器在正常条件下的电寿命为(以万次表示):1、3、6。其试验条件如表6规定。表6使用类别接通分断I/IeU/UecosφI/IeUr/UecosφAC-361.00.3510.170.35AC-461.00.35610.354.11具有电磁起动器功能的软起动器隔离开关4.11.1软起动器防爆外壳采用快开门结构的,其隔离开关与隔爆外壳之间应装设可靠的机械连锁,保证只有当隔离开关处于断开位置时,主腔才能打开;当主腔打开后,以正常的操作方法不能使隔离开关闭合;防爆外壳采用螺栓紧固结构的,壳体显著位置应设置警告牌。4.11.2隔离开关的闭合和断开应有清晰的指示和可靠的定位。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