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导学案No.7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活动导学案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主备教师:孙祖福审核人员:李鲁燕刘守坤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活动导学案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重点)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3.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微粒观。2、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想一想: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分子呢?补充: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微粒。解释:(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而不是性质。(2)“最小”是指保持物质性质方面的不可分。想一想: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活动1:(1)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回答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2)实验:将少许高锰酸钾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3)实验: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均匀后,观察现象。(4)由以上实验总结得出分子有哪些性质?2.分子的性质:学生活动2:揭示以下生活景象的原因:(1)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3)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4)蔗糖在热水中消失了。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2的图片及文字,思考: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3“活动天地”,思考: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有什么不同?二、研习展评【任务1】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P29,完成下列问题:1.水的三态变化是指:..之间的变化。2.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1)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变化。(2)水分子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水由变成了。水分子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水由又变回。3.微观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是变化。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30“活动天地”,并进行交流共享。猜一猜: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是否想过今天喝下的一口水,一个月后这些水分子跑到哪去了,一年后呢,是否有可能到了珠峰上去了?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31页,认识水的天然循环,讨论:(1)什么为水的循环提供了能量?(2)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3)是什么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任务2】水的天然循环1.水的天然循环过程2.水的天然循环的理解【课堂练习】1.课本P29“挑战自我”1.2题2.活学活用:(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当堂检测】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质量很小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3.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序号。①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②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③微粒间有间隔(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的微粒(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酒厂很远就可闻到酒香气味,说明。【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2、当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站在远处能闻到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A、分子分裂成原子B、分子很大C、分子是运动的D、分子之间有间隔3、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这是个物理变化B、这是个化学变化C、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4、济南市有时经常出现缺水的现象,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5、如图所示,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现将活塞从A处推至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AB←九年级化学导学案No.8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活动导学案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主备教师:孙祖福审核人员刘守坤李鲁燕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人工净化水的方法及步骤;2.能说出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见方法;(重点)3.能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难点)4.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微粒观。2、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25—P28,想一想如何将黄泥水净化成我们可以饮用的水?二、研习展评【任务3】水的人工净化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6【实验探究2-1】演示实验:向黄泥水中加明矾1.沉降法(静置法):加(),除去。演示实验:过滤黄泥水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归纳过滤时的操作有哪三点要领,具体是指什么?2.过滤法:(1)概念:过滤是分离和的一种操作方法。(2)仪器:...(3)操作:想一想:(1)某同学对浑浊的黄泥水经过一次过滤后仍然浑浊,试分析原因。(2)过滤后得到的水是纯水吗?若有异味应怎样除去?3.吸附法:用除去颜色.气味,活性炭起作用。4.杀菌法:用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5.蒸馏法(补充):用于和的分离。(1)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分离组分中各物质,发生变化。(2)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3)蒸馏装置: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8中的“自来水生产过程”,归纳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取水自来水【任务4】硬水与软水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7“硬水与软水”,思考什么是硬水与软水?1.硬水:;软水:。补充实验:区别硬水和软水2.区别:用进行鉴别,泡沫少,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水是;泡沫少,产生白色垢状物的水是。3.硬水的危害4.硬水的软化方法:【任务5】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1.过滤2.蒸馏:3.蒸发:【任务6】纯净物与混合物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P27,思考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1.混合物:。如:2.纯净物:。如:【课堂练习】1.课本P28“在线测试”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井水B.自来水C.蒸馏水D.矿泉水3.两个瓶子里分别盛有蒸馏水.硬水,你用什么方法来鉴别?【拓展阅读】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小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名之后。缺水现状在我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我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堂检测】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学变化的是()A.沉降B.过滤C.吸附D.消毒2.下列净水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加明矾吸附C.加活性炭吸附D.加热煮沸3.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使杂质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2)再进行过滤液体: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__层滤纸处。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4)最后进行蒸馏: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4.请列举一例生产、生活中的事实来证实、说明或解释下列化学现象:例如:金属具有光泽黄金饰品(1)缓慢氧化(2)氦气性质稳定(3)中和反应(4)温度高,反应速率大.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九年级化学导学案No.9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活动导学案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主备教师:孙祖福审核人员刘守坤李鲁燕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重点);2.知道水分解的微观解释(重.难点);3.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重点);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5.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德育目标】3、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微粒观。4、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课本P31——P34,水在加热条件下和在通电条件下有什么不同?分别发生什么变化?氢气的燃烧有污染吗?二、研习展评问题引入: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水的分解【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学生活动1:观察实验“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描述实验现象。1.现象:想一想:如何检验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检验气体:(1)正极:用,现象:(2)负极:用,现象:3.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4.实验结论:(1)水由和两种元素组成。(2)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不可分。注意事项:(1)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2)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P325.分子与原子想一想: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1)分子:,如:(2)原子:,如:水的合成【实验探究2-3】水的合成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想一想:为什么氢气称为最洁净的能源?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32.P33,回答什么是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并举例。1.分解反应:如:2.化合反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34,回答什么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主要包括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是指,主要包括物质的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课堂练习】1.课本P34“在线测试”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从海水中晒得食盐B.用天然水制得蒸馏水C.使用电解法制取氢气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产水4.课本P35“挑战自我【拓展阅读】氢能源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地生产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