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传说:1、结绳说2、八卦说3、仓颉造字说汉字产生的途径:1、记号2、图画汉字的发展:1、甲骨文:(甲骨文在形体结构上的特点)2、金文3、六国古文4、秦系大篆和小篆5、隶书及其他由篆书变为隶书,前人称之为“隶变”。具体来说,“隶变”有如下特点:(1)彻底地线条化、符号化。(2)偏旁分化、混同,冲击了汉字的结构系统。(3)结构简化。(4)篆书的一些圆转不断的线条大多被改为方折的断笔,书写速度大大加快,并形成了点、横、竖、撇、捺、钩、折等几种笔画。草书、行书都是日常使用的手写快字体,愈到后来,愈发展为一种纯艺术性的字体,与文字的一般实用目的渐渐有了脱离。关于这几种字体的风格特点,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字形的变化:1、简化与繁化字形结构有下面几种简化方式:(1)图形线条化、符号化。(2)删去字形中多余或重复的部分,只保留最具有表意特征的或必要的部分。(3)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4)改变结构类型,使字形趋简。字形繁化的情况主要分成两类:(1)增加偏旁(2)增加笔画简化和繁化的辩证关系:简化和繁化这两种现象,从表面上看是相矛盾的,其实,这两种现象是相反相成的,没有简化,就无所谓繁化,没有繁化,也就无所谓简化。有时,字形的繁化反而给简化创造了条件,从而又导致简化。2、循化与讹化所谓的循化,就是指汉字在笔画与结构上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它们始终未曾与原有的造字原理截然脱离关系。绝大多数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尽管有笔画的增减、形状的改易、位置的变换等方面的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原有字形与字义的不同程度的联系。尽管有些字失去原有的形象特征,但整个字形的发展变化依然有例可循,脉络分明。正是由于这种循化规律的作用,才得以形成并维持着汉字体系的完整系列性,使汉字形体的演变踪迹历历可寻。讹化是循化的一种相反现象。所谓讹化,是指字形的发展变化脱离了原来的造字意图,发生了与造字本义不相符合的现象。它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字形变化的特殊方式,是循化规律下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3、分化与同化分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字的分化,一类是偏旁的分化。所谓字的分化,是指由同一个字(包括同一字的异体)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字。这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笔画或构件的细微改变来分化。(2)通过异体字的分工来实现分化。(3)通过加注(或改换)意符而产生分化字。所谓偏旁的分化,是指同一种偏旁构件在不同的字中分化成几种不同的写法。汉字的结构类型1、象形:象形字是构成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基础,可以称之为“根字”或“基础字”,因此,象形是我们研究汉字结构的出发点。(1)定义:《说文》:“象形者,随体诘诎,日月是也。”(2)分类:(从字形结构的单纯与复合的特点来看)象形字可分成“纯体象形”与“复体象形”(3)一些常见例字——阜,禾,竹,屮,艸,隹,虫,贝,儿,尸,又,爪,肉,止,工,斤,戈,网,田2、指事——《说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2)分类:a、纯符号的指事字。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3)一些常见例字:亦,本,末,寸,刃3、会意——《说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2)分类:a、比形会意及字例林,森,磊,並,友,北,取,及,牧,陟,祭,解,寒,暴,戍,伐,戎,戒,収,兵,秉,采,寇,析,则,初,冠b、合字会意及字例赫,劦,劣,尘,岩,歪,尖4、形声——《说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5、转注——《说文》:“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例字:多—夥,舟—船6、假借——《说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例字:我,莫,离,来一、异体字1、定义:又叫异形字,是相对于常用的“正体”来说的。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音同、义同,仅仅形体有所不同的字,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互换。2、异体字产生的原因(1)结构类型不同。如:岩(会意)—巖(形声)(2)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的位置不完全一样。如:唇—脣、肤—膚、村—邨(3)结构类型相同,偏旁构件也一样,但偏旁构件的配备位置不一样。如:峯—峰、群—羣(4)某些笔画有细微的变异。如:朶—朵二、古今字1、定义:是指用字代词方面的汉字在其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一种情况。古代汉字数量少,但词汇数量却并不少。上古时代,许多汉字身兼多职,一个字往往顶好几个字用。到后来,人们为了使汉字所记录的不同意义的语词能在文字形体上有所区分,便通过改换意符或加注意符的方式造出新字,便形成了古今字的关系。2、分类(1)具有造字构形相承关系的古今字,又分两种:a、加注意符,如:辟—避、取—娶。b、改换意符,如:说—悦、赴—讣。(2)古今字不具有造字构形的相承关系,如:身—娠、亦—腋。古字和今字,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有的古字因为一字兼有多种意义,所以和它对应的今字往往也不只一个。古今字是一种相对关系,没有古字,也无所谓今字,没有今字,也就无所谓古字。三、通假字1、定义:古书中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做用字通假,所借用的那个字就是通假字,被通假字所代替的字叫本字。用字通假的原则是同音替代,即通假字和本字必须读音相同,至少也要相近。这种同音替代的原则是就古音来说的,不能简单地根据今天的汉字读音来衡量。2、通假字与假借字和古今字的关系(1)通假字与假借字假借是造字代词方面的问题,是语言中某一个词尚无文字可代表,但又难于为之造字构形,于是从已有文字中找出一个读音与之相同的字,让它充当该词的书写符号,又称“造字假借”。通假则纯粹是汉字使用方面的问题,是人们在书写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又称为“用字通假”。假借无本字可言,通假有本字可找。假借字形体与意义的结合是固定的,通假字的形体与意义的结合关系是临时的,不固定的,只有在具体语句中,它才具有通假字的关系。(2)通假字与古今字通假字是共是现象,是指在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题,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当初字少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化出新字的问题。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字义关系密切,今字代表了古字中的某一义项,而通假字则是一种临时性的同音代替,本字字义与通假字字义没有任何联系。3、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1)通假字与本字一般不能逆推互通。(2)有些通假字可以分别代替好几个本字,也有好几个通假字可以分别代替同一个本字。(3)还有递相通假,即甲字通乙字,乙字又可通丙字。4、其他为什么“本有其字”放着不用,而用音同音近的字去代替。原因有二,一是讹误,二是趋简。不明古音通假,在读古书时就难免把通假字当作本字,望文生义,误解古人原意。但是我们又不能滥用通假,随意破字。应持有严谨的态度。掌握通假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充分利用注解,二是勤查工具书。__三、古汉语词汇构成的发展趋势——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变1、古汉语的双音节词跟现代汉语双声节词的构成相似单纯词(一个词素)联绵词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组成,如:姥姥、饽饽,分开无义音译词双音词(两个词素)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重叠词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组成,如:姐姐,分开有意义。2、联绵词(1)概念:a、一个语素构成,不能分开讲解。b、记录联绵词的字无意义,只记录音节,单字无意义。c、同一联绵词可有多种书写形式,不存在通假字。马虎-妈扶,委蛇-逶迤(2)联绵词的结构双声、叠韵、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黾勉、窈窕、展转、狼藉其双声叠韵是就古音而言的,不能以现代汉语读音为据。(3)联绵词的发展趋势:因不符合汉字一字一义的大规则,连绵词现在经常见到被拆开使用并有慢慢趋于消亡的态势。如:鸳鸯,鸳梦重温;蜘蛛,蛛丝马迹;望洋,望山兴叹;3、叠音词: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叫叠音词。或称为叠字、重言词、重言形况字。也有的称为联绵词,如符定一《连绵词词典》。(2)叠音词的特点:a、不能拆开使用,不能拆开解释。如:言笑晏晏(天清也)斤斤计较(明明,察也)。现也用两两计较。b、其作用主要描摹性状,与词的叠用有区别。如:“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词的叠用如:人人,名词重叠有周遍义,表所有;采采卷耳,动词重叠表动作重复;低低桥过低低树,形容词重叠表程度加重。4、复合词(1)定义:由两个词根词素构成的合成词。(2)分类:a、复合式b、附加式四、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2、词义的演变:(1)基本意义的改变(2)义项的增减(3)词义的扩大与缩小(4)词义感情色彩的演变(5)词义系统内部的调整1、词的本义:本义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实际上是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2)词的本义探求方法:a、分析字形。“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据其形体可以直接考察出其本义。如:禾、本、男。b、依据文献资料。文献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例证,可考证出本义的正确性。2、词的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化出来的其他相关意义。(2)词义引申的方式a、链条式。如:亡:逃亡——遗失——消亡——死亡b、辐射式。如:绝(泛指)断绝(断丝)横渡、穿过尽、极(诗歌体裁)绝句c、复合式。(3)词义引申的规律性: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作同义词1、同义词形成的原因:a、词义演变b、方言c、社会生活的特定原因同源词:由同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分类1、同字形的同源词。如:朝、被。2、用区别字或累增字表示的同源词。如:竟/境,景/影,益/溢。3、用孳乳字表示的同源词。如:辰/娠/唇/震/振4、字形完全不同的同源词。如:无/勿/毋/莫/末/未/蔑/靡/罔一、判断句与判断词1、判断句的结构形式(1)……,……也。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京不度,非制也。(2)……者,……也。南冥者,天池也。礼者,治辨之极也。(3)……者,……。虎者,戾虫。夫礼者,民之纪。(4)零形式赵,秦之深仇。2、判断词(1)判断句中的修饰性副词“即、乃、皆、亦、必”不是判断动词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弟子。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此三人者,皆圣人也。今天反夫差,亦天祸也。温衣美食者,必此家也。(2)判断词“是”的产生此是何种也?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熟。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龟者是天下之宝也,(3)准判断词“为”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二、被动句1、“于”字式忧心悄悄,愠于群小。万(宋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乎”即“于”。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2、“为”字式(1)为+V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2)为+施事+V止,将为三军获。(3)为+V+于+施事身死为僇于天下。(4)为+施事+所+V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5)为+所+V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见”字式(1)见+V随之见伐,不量力也。(2)见+V+于+S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被”字式(1)被+V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被+施事+V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3)被+施事+V+O青亦被矢贯咽,音声嘶喝。(4)被+(S)+所+V晋惠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古汉语的特殊述宾关系1、使动用法:主语的行动致使宾语有所动作或变化(1)不及物动词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2)及物动词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孟子•公孙丑上》(3)形容词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4)名词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2、意动:主语对宾语有所认定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八十章》使动和意动用法的区别: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上》小:使动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意动3、为动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晏子春秋》4、向动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