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南苑小学孙培灵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这是基于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发展态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做出的重要论断。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败。我们嘉定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工程”、南苑小学倡导的学生“求思、求实、乐学、善学”教学模式以及工业区富蕴居委会等社会教育为协同力量,三位一体,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关键词: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正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这是基于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发展态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做出的重要论断。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对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我区在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谈谈几个方面的认识:一、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引领全区创新活动的开展我们嘉定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程围绕主题“普及科技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展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参与到丰富的科技活动中,从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实践能力。“上海汽车博物馆”、“嘉定气象科普馆”以及“菊园社区市民健康中心”等9所上海市科普基地与学校的牵手,实现了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共享,为共同推进科普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创新工程创设了有利的条件。科技创新工程的特色项目实验学校、绿色学校、品牌阵地、科普社团、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校外科技辅导员、优秀科技辅导教师以及明日科技之星和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奖学生受到了区教育局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表彰。二、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有效开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新的这轮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这需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淡化学科界限。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逻辑延伸,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我们南苑小学多年以来一直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提倡学生“求思、求实、乐学、善学”,强调教学均衡性、合作性、选择性和共创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选择合适的教育载体,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为终身学习服务。1、整合教学资源,渗透创新思想学校抓好每周的科技社团课和兴趣课,将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例如教学《蜗牛》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捕捉蜗牛带到课堂上研究,并直接向学生发问:“你看到这些蜗牛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稍经思索就纷纷提出:“蜗牛的身体分几个部分?”“蜗牛是怎样运动的?”“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蜗牛喜欢吃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教师所期待学生发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科学探索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又如语文学科选择好含有科技内容的常识性课文,进行科学常识的普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寻找科学家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汲取爱科学、学科学的力量,从小树立崇尚科学的理想。2、搭建活动平台,提高科技活力“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活动。”是我校的一贯宗旨,本着“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原则,为此学校要定期开展科技节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废弃物开展科技小制作,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有所创新。校园的最北面有一个主题为“走进气象关注环保”的学校科技气象活动区域。气象乐园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摄取气象知识的摇篮,也成为了经常吸引家长和来宾驻足观看的文化区域。气象乐园共占地约1200平米,设立气象知识展示牌14块,内容全部是有关气象科普方面的知识介绍,各类气象仪器一应俱全,学生随时可以进入气象乐园进行观察与探究,正门设计的版面符合学生的口吻,更是学生了解和喜欢的内容,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学校网络,适时进行科普知识宣讲活动。成立了校气象风铃社团,08年3月以来每周三定时进行活动,每天下午三点准时为全校师生播送天气预报,每周四中午,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适时播放气象知识的时间。3、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办学特色我校一直把科技创新教育排入学校课表。《走进气象关注环保》分年级校本课程实施,列入教学计划,气象与环保校本教材向区域范围内各校延伸,目的是使学生的科技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另外,还在各个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拓展课,拓展课由各任课老师担任,课题有:《国画》、《剪纸》、《生命教育》、《摄影》、《环境与卫生》、《我是小小气象员》等等。三、以家庭和社区为有机组合,积极推动创新活动的延伸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内,而且延伸至社区。我们以家庭教育和工业区富蕴居委会等社会教育为协同力量,通过家访,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各类座谈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举措,提高家长开展家庭创新教育的水平,使对未成年人创新活动的培养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我们把热心于教育的社会人士请进来,也让学生走出去,把课堂搬到社会,每年寒暑假以及每周五学校少先队组织学生到居委会开展各类活动,例如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环境知识宣传等环保活动,社区组织学生参加节约资源系列活动,绘画比赛等等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全方位育人,使学生不但在学校能做创新型学生,而且在家能做创新型孩子,在社会能做创新型小公民。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切忌把创新活动简单化、表面化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降低创新精神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未成年人在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树立科学的创新理念,既要面对现状勇于创新,又要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制定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措施。2、注意创新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结合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创新克服重创新的过程,轻创新的结果;克服重创新的数量,轻创新的质量;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坚持实践创新3、注意创新意识培养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结合创新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的,是辨证统一的。既不要搞“拿来主义”,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传承先进理念,创新时代寓意;传承进取精神,创新当代价值。江泽民同志早就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智力能源。“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启发、引导和培养训练工作,这一能源一定会被激发、被唤醒,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我们悠久的文明古国迸发出灿烂的光芒。参考文献:[1]《从娃娃抓起,从培养创造力入手——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4年第09期[2]《如何使青少年创新意识变为创新技能》………………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10年第11期[3]《新形势下我国青少年创新思想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襄樊学院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