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生平简介:1644年(此时正值朱耷正是少年人意气风发的18岁)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之际,朱耷即携家避居于南昌城西40里开外的新建县洪崖山。顺治五年(1648),削发为僧。又五年,于进贤介冈灯社正式拜曹洞宗释弘敏为师,栖隐禅林近叁十年。康熙十九年(1680)55嵗,忽发癫狂,裂服还俗。病愈后蓄发谋妻,清贫自守,卖画为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享年80岁)八月后临终时,惟有一嗣孙在侧。八大山人梵高都是划时代的伟大艺术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都是精神病人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如果确如某些人所说,八大山人作为一个疯癫画家可以和梵高做一些类比的话,那么,这种疯癫的根源却是很难相提并论的。梵高的疯癫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燃烧的结果,是对生活深刻体验的必然,是人生的大喜大悲的具体表现,而八大山人的疯癫却是决非如此。因为王族的身份,因为所遭遇的天崩地裂的巨变,他的疯癫成了一种逃避,不妨说,他是一逃于疯,二逃于禅,三逃于画。在梵高的作品前,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滚滚而来的生活的热浪,而在八大山人的画前,却被一种因为离群索居而伴随的阴冷孤寂、亦或平和恬淡的气息所代替。作品特点: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内画风特点:一、出家为僧的时期(1648-1680)•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墨花卷》二、还俗矛盾期(1680-1690)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一悬一足,岌岌可危。画风特点:欣赏此画,给人以清新典雅之感,但细细品味,则意味幽深。画中一丛杂乱的“名花”,几片墨色浓黑的竹叶,这些原本是生长在地上的植物,从山崖缝隙间倒挂下来,给人一种乾坤颠倒般的感觉。画面最顶端的那块巨大山崖只用一笔勾勒而出,以虚当实,干净果断,这个大大的“钝角”像是一个试管的活塞向下压来,但是画面却丝毫不显压抑和郁闷,相反,依旧是一片空灵。两块摇摇欲坠的石头,顷刻之间就有倒下的危险,看着那椭圆的造型,不禁使人想起危如累卵这句话,真为栖息在上面的两只孔雀担心。再看那两只孔雀,它们没有寻常画家笔下的美丽典雅与雍容华贵,正瞪着惊恐的眼睛窥视前方,仿佛致命的危险正要袭来,随时准备落荒而逃。画中的一切似乎都颠倒了,一向象征“虚心有节”的竹子,只剩下几片凌乱的叶子变得“没节”了,由此可见,其创作目的不正是在讽刺才华出众的聪明人宋荦luo为了头上的顶带花翎而不顾节操、奴颜婢膝地去“坐二更”吗?《孔雀竹石图》三.艺术成熟期(1690-1705年)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竹石鸳鸯图轴(65cm*120cm)清朱耷1.187亿3、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成熟期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局部在北京匡时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上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万元起拍,8400万元成交落槌,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这幅《仿倪云林山水》也由此成为当时史上最贵的中国画。更多作品欣赏八大山人的篆刻艺术山人高超的篆刻水平,是其扎实的篆书功底的反映,他的印章篆文多种多样,既有秦印汉印之风骨,又有战国玺印之韵味,其刀法与笔法风格相近,强调自然天成,不喜雕琢之态。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相关山人品评“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郑板桥“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笔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齐白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范曾八大山人是世界级的中国画艺术大师。八大山人在中国画,特别是写意花鸟上的成就前无古人,为一代代中国画家所敬仰。对八大山人的艺术研究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中的重中之重,八大山人为中国美术史上,甚至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永恒之话题。八大山人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拍卖行最热衷寻集的作品之一。我们今天重识八大山人不难看出他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表现主义大师、极少主义的鼻祖、现代艺术的开创者。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几乎全部是那种非平衡性的、单纯的、生硬的、甚至是粗糙的美。但在这种风格,表现了他自我的个性,尤其是一种野性趣味和反叛的心态。这对书画传统中优雅的文人气质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上最早的表现主义大师分析八大山人的艺术要站在整个人类艺术史的坐标系中来进行。八大山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通过图像语言表达人生的智慧,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我们在八大山人那里看到他的思考和智慧达到如此程度,这是令人震惊的。就17世纪的人类美术史而言,欧洲的伦勃朗的绘画仍在写实艺术的巅峰,但朱耷已经进入了绘画艺术的主观主义状态,这样的成就使他跨越了时代,并成为世界艺术史大师级的人物!极少主义的鼻祖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主要表现在绘画领域,其次是设计、建筑、时装等。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和内容不断的削减,甚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仅存的主体”的不必要的一切东西。八大山人的“简中简,深中深”,表现的是一种高迈之年的老成与圆熟,这是中国艺术发展到中晚期以后才独具的一种最高表现境界。从上述意义而言八大山人应是极少主义艺术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