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知识点:1.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2.诞生标志--时间,人,书.1908.罗斯(美)《社会心理学》-社.麦独孤(英)《社会心理学导论》-心[第三本书]192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1.定义--两个侧重.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1924,《社会心理学》(第三本)*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注重实验取向(依从、非语言沟通、社会促进等)/主张实验研究*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1925*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专栏2-1比较点).本书的定义: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2.社会行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原因和结果都与社会有关).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勒温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康士坦湖的例子等)*P、E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以社会心理为中介3.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主体是人主体是人内隐、主观外显、客观不易观察易观察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四个层面:个体(态度)--人际--群体--社会1.分段:霍兰德(美,1976)--与心理学的发展是一致的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阶段2.哲学思辨(启蒙期).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3.经验描述(形成期).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学术“催生”:进化论(达尔文)民族心理学(德):谢夫勒,1875年“社会心理学”术语群众心理学(法)本能心理学(英)精神分析学派(奥)4.实证分析.时间:20世纪20年代---.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实证方法的先驱:特里普力特(美)、莫德(德)*开创: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社会促进*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19312*实证方法-------科学地位.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奠基人*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倡导社会心理学进行行动研究*公式.二战之后社会与心理学发展的特征:*领域拓宽*理论多元化,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使研究客观公正积极的干预引导(举心理咨询案例说明).系统性原则: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动态、整体、有序、反馈原则等)(举例说明).伦理原则:避免损害被试的身心健康(道德、保护、自由、保密)(米尔格拉姆实验)2.主要方法:实验法(最广泛)、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3.观察法: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自然观察---少干预---描述行为,提供“类别”与“数量”---回答“是什么”---基础.参与观察---存在互动---可获得“内部”信息---减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隐瞒身份4.调查法/询问法.口头调查/访谈----口头交谈----相互影响----创造信任的氛围------基本方法----科学研究方法(非普通的“聊天“).分类:结构/非结构(公安人员常规提问及审讯);直接(面对面)/间接(中介).访谈过程与技巧(接近、应对拒绝、谈话及提问技巧(奥运记者冬日娜))5.问卷法: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最普遍.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收效快.分类:结构/无结构;发送/访问/邮寄问卷.构成(七部分).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围绕研究目的全面性-------------全面考虑内容非歧义性----------准确理解问卷非暗示性----------避免诱导暗示适度规模----------针对特定问题(一般能倾太长,比高考还累)6.档案法:内容分析.类型: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优点:心理干扰小;跨文化、时间跨度长的趋势研究、历史人物研究.缺点:工作量大、分析数据难度大.应用:心理咨询(追溯个人成长史,考察成长报告);也是一种调查法7.社会心理学危机:“生态学效度”,把握其局限性及适用范围1.生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2.科学的理论:较多的信息量;可验证性;较大的覆盖面和较长时间的适用性3.主要流派: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论4.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源于行为主义,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提出:班杜拉、沃尔特斯1963.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有其父必有其子)*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铃声-唾液)*通过“联想”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以行为后的奖、惩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举例说明)*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的结果。”*通过模仿榜样,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观察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5.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儿童们交换玩具、同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们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调技巧。”还有爱情中的“门当户对”。)3.创始人:霍曼斯.五个普遍性命题,构成一个系列,解释作为交换过程的人类的全部的社会行为*成功命题:人们倾向于重复能获回报的行动。*刺激命题:刺激同,行为同/类似*价值命题:价值高,行为多*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对成功命题加以限制。到了一定程度不需要回报)(举例说明)*侵犯-赞同命题:两部分:无回报/惩罚,侵犯;回报/无惩罚,赞同).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趋利避害.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布劳: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6.符号互动论.理论源起:詹姆斯、米德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基本假设:例(情人节的玫瑰花)①个体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于事物自身之中;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举例:周敏儿子的例子、为什么有的人容易与人发生吵架、有的老师被学生捉弄或公然反对7.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主要概念:意识与潜意识(“手淫”的笑话)、力必多、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心理咨询是药物疗法,自我修养是基因疗法)*集体潜意识.新精神分析*霍妮“文化因素论”:后天因素;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举例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打造的——波伏娃;东西方不同的性观念)*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举例说明)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知识要点:1.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与动物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我从不觉得我有和其他人直接交往的需要。-----爱因斯坦.过程: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两个方面:社会、个体.终身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劳动教养与劳动改造2.基本条件: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25年);遗传素质(生理正常)3.载体:家庭(出生,童年期)、学校(学龄期,地位正式、管理严格)、大众传媒、参照群体4.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全部社会化的开始、前提、条件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性别角色社会化: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举例说明)男女的差异:性;性别---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道德社会化: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认知----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体验----道德情感行为----道德行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政治社会化: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目的:合格公民(效力)核心内容:爱国意识(奥运冠军博尔特:我不可能离开我的祖国)发展阶段:国家形象----抽象国家观念----国家组织系统知识要点:1.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米德:社会角色是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2.角色分类4.获得方式:先天因素---先赋;个体努力获得---成就.规范化程度:高,自由度小---规定型;低、自由度大---开放型.功能:追求实际利益---功利型;发挥社会公平---表现型.心理状态:有意识、感染“观众”---自觉;未意识,习惯方式行为---不自觉3.角色扮演要素:期待、领悟、实践4.角色失调的形式:冲突(间、内)、不清、中断、失败(逐一举例说明)知识要点:1.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内容包括:对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詹姆斯:主我、客我.米德: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他人如何“看”自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柯里2.自我结构:五个层面物质自我----(其他自我的)载体----如何看自己身体心理自我----态度、信念、价值观、人格特征的总和----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社会自我----核心,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如何看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理想自我----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促成行动反思自我----反馈----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3.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生理自我(8个月大的婴儿能注意到额头上的红点)----社会自我(3-14岁)----心理自我(10年左右,青春期或成年)5.身份(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三者间的关系).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地位身份、稳定、主体;处境身份,易变.角色构成身份/身份由角色构成;角色是由地位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6.身份的特点:.客观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主观性----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多重性----多个社会地位、处境地位.稳定性----身心健康、行为一致.契约性----社会契约,履行其规定的权利、义务7.自尊----自我概念中自我评价的部分.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马斯洛自尊需要: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满足---自信,有价值、有地位、有力量;不满足---无能、弱小、自卑.詹姆斯《心理学原理》1890自尊=成功/抱负.影响自尊因素:亲子关系、成功行为的反馈、选择适宜活动(最合适的)、选择适宜比较对象(相似性原理)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1.社会知觉(社会信息):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自己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行为原因知觉.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认知过程.是社会化过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举例说明).经验:图式(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