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物联参阅〔2018〕2号2017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二〇一八年五月为反映物流行业诉求,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优化行业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连续五年组织行业开展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2018年年初,我会选取部分重点物流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重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座谈。本报告以100份有效问卷为样本编制而成。一、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一)被调查企业构成情况本次调查企业类型涵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等五类,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较大为59.6%,其次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20.2%。按照企业评估等级分,5A企业占比13.7%,4A企业占比21.4%,3A企业占比17.1%,2A及A级企业占比20.7%,未获得A级企业评定的仍占26.5%企业性质分类企业等级分类—2—按主营业务分,公路货运、仓储管理、综合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为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占比均在30%以上。其中公路货运业务占比最大为80.3%,其次为仓储管理占比56.4%。除此之外,货代、铁路货运、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地产)、航空货运、水路货运、快递均有涉及。主营业务分类按主营业务收入分,集中在5亿以下的区间范围,其中1000万以下的占比17.9%,1000万至5000万的占比24.8%,5000万至1亿的占比9.4%,1亿至5亿的占比20.5%。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占比为25.7%。主营业务收入分类(二)被调查企业经营状况—3—2017年被调查企业平均利润率集中在0-8%,企业总体利润水平不高。其中,31%的企业利润率在0-3%之间,27.4%的企业利润率在3%-8%之间。还有9.7%的企业利润率在8%-15%之间,6.2%的企业利润率在15%-20%之间,利润率达到20%以上的仅占0.9%。除此之外,有24.8%的企业利润率为负,其中,4.4%的企业亏损20%以上。企业利润率情况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55.1%的企业收入增长超过5%,19.8%的企业收入增长超过20%,还有32.8%的企业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成本支出增长较为明显,35.1%的企业成本增长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56.1%的企业成本增长超过5%,还有25.4%的企业成本增长超过20%。收入增减情况成本增减情况—4—企业利润增长慢于收入和成本增长速度,34.5%的企业利润增长与上年基本持平,43.7%的企业利润增长超过5%,15.5%的企业利润增长超过20%,还有21.8%的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其中7.3%的企业利润呈显著下降态势。利润增减情况总体来看,2017年被调查物流企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受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承受较大压力,行业效益分化日益明显。二、政务环境2017年,有关部门推行“放管服”改革,加大物流领域简政、减税、降费政策力度。调查显示,67.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各项政策已落实到位或得到基本落实,16.5%的企业认为距实际落实还有一定差距。“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5—1.政务事项便利性有所提高调查显示,政务事项办理手续较为便捷有:车辆上牌手续、车辆营运手续、企业年审手续、工商登记手续、海关通关手续等。调查企业反映,车辆年检、车辆年审、土地规划、土地审批、土地建设、设施消防、环保排污、检验检疫、投融资和外汇管理等手续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物流相关事项办理手续的看法很便捷便捷一般复杂很复杂车辆上牌手续16.18%39.71%32.35%4.41%7.35%车辆营运手续17.91%38.81%31.34%4.48%7.46%车辆年检手续11.27%22.25%40.99%11.27%2.82%车辆年审手续6.15%43.08%33.85%13.85%3.08%工商登记手续12.50%35.94%29.69%6.25%9.38%企业年审手续22.86%48.57%24.29%2.86%1.43%企业注销手续14.63%31.71%24.39%17.07%12.20%土地规划手续12.50%37.50%21.43%14.29%14.29%土地审批手续10.64%17.02%29.79%19.15%23.40%土地建设手续4.44%22.22%31.11%26.67%15.56%环保排污手续12.00%22.00%32.00%26.00%8.00%设施消防手续4.35%26.09%36.96%19.57%13.04%投融资手续10.87%26.09%34.78%19.57%8.70%海关通关手续12.20%34.39%29.02%17.07%7.32%检验检疫手续2.94%38.24%38.24%17.65%2.94%外汇管理手续0.00%30.00%50.00%10.00%10.00%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推进货车检验检测依法合并。调查企业反映,该项政策还没有最终落地,车辆仍需分别上线和重复收费。2018年初,交通运输部出—6—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政策落实,企业期待实施方案尽快落到实处。此外,对于车辆异地检验检测,许多地方还没有实行,一些地方存在一定限制,例如,多地车辆异地年检要求提供委托异地检测申请书,且各地委托申请程序和要求各不相同,手续繁琐,导致企业无所适从。2017年,有关部门提出指导地方开展快递领域工商登记“一照多址”改革。调查显示,享受“一照多址”政策的企业仅为24.2%,政策覆盖面较低,相关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调查企业反映,快递领域试点后期望进一步推广到物流全行业。2.政务信息需要进一步开放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反映,目前急需的政务信息为车辆违章信息,占比62.8%,特别是跨省违章信息不能联网查询,增加了物流企业跨省经营的难度;其次为企业信用信息、车辆上牌信息、车辆轨迹位臵信息、公路运政信息等,占比均在50%以上。交通运输部2015年启动的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尚未完全落实,是制约车辆异地年审政策落实的重要原因。此外,企业反映,对工商登记、从业人员、铁路状态、船舶状态、航空状态等政务信息也希望逐步公开,为企业提供政务信息化便利。企业政务信息需求情况—7—三、通行环境调查显示,经营公路货运业务的被调查企业自有车辆占比为25.9%,租用车辆占比74.1%,长租期的社会化合同运力较为普遍,有助于减轻企业投资压力。其中,国三及以下排放车辆占比29.7%,尾气排放压力依然较大。被调查企业中,牵引车与挂车的比率即车挂比为1:1.46,甩挂运输方式日益普遍。调查企业反映,企业长期租用车辆时,选择租用运输公司车辆的占比41.3%,选择租用挂靠个体司机车辆的占31.7%,还有%的选择租用个体运输户的车辆。企业临时用车时,运输企业和货运互联网平台是被调查企业选择的两大主要方式,占比分别为50.7%和49.3%,货运互联网平台已经快成为临时用车的重要渠道。此外,传统的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和货运经纪人仍然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企业租用车辆所有人分类—8—企业临时用车主要叫车方式1.“治超”工作任重道远截至2017年9月底,为期一年的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结束,本次治超重点整治货车总重超过规定限值的行为即超重行为。调查显示,84.3%的被调查企业反映超重行为呈好转态势。其中,28.6%的企业认为大幅好转,55.7%的认为有所好转,治超工作总体获得社会认可。货车车货总重超过规定限值的行为整治情况调查显示,对于下一步常态化治超面临的问题,被调查企业认为规范车辆合法装载(禁止超长、超宽)和治超标准“全国一盘棋”是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占比分别为60.26%、57.69%。目前,各地对于—9—超长、超宽的超限治理标准不一、进度各异,导致企业无所适从;此外,解决整治车辆套牌问题、加强货物源头监管、治理存量非标车型、大容量车型研制替代等问题企业也较为关注,占比均在30%以上。下一步常态化治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调查显示,在重型卡车半挂车中,17.5米平板半挂车占比11.7%,16.5米厢式半挂车占比27.6%,合计占重型卡车总数的39.3%,车型标准化面临较大推进压力。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十四部门出台《关于印发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制定出台超长平板半挂车等专项治理方案,分阶段合理设臵更新淘汰过渡期,为下一步治超工作指明了方向。调查企业反映,由于没有明确下一步治理要求,货运车辆超长超宽的超限问题有愈演愈烈趋势。期望尽快公布下一步治超方案,明确行业预期,制定过渡政策,引导车辆淘汰更新和车型标准化。2.公路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2017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规范公路治超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执法行为,明确了“十不准”纪律和“八项制度”。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还出台《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交公—10—路发„2017‟173号),要求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在普通公路、高速公路、货运源头等区域全面实施联合执法,避免重复罚款。调查显示,94.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公路执法情况有所好转,其中37.8%的企业表示明显好转。公路治超规范执法情况对于公路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名前三的依次为联合执法没有得到实施、超限超载车辆处罚后未卸载就放行、对同一违法行为重复罚款,占比分别为56.7%、55.2%和44.8%。调查企业反映,公路治超联合执法面临体制机制等问题制约和制度标准等现实障碍,有待进一步落实。公路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1—3.通行费差异化收费有待深化调查显示,对于通行费差异化收费,被调查企业希望对标准大型厢式货车、标准车辆运输车、绿色环保车、甩挂运输车辆、疏港集装箱车辆、标准汽车列车等实行收费优惠,占比分别为52.2%、47.8%、43.5%、40.6%、26.1%和20.3%。对于通行费分时段收费,被调查企业希望在非高峰时段、夜间时段等开展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占比分别达到52.2%、47.8%。通过错峰通行,解决道路拥堵问题。调查企业反映,高速公路收费到期后通过改扩建等多种方式延期收费仍较为普遍,增加了社会物流成本支出。下一步通行费差异化收费建议情况目前,国内许多省市对使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非现金支付卡的货运车辆给予通行费优惠。调查企业反映,享受ETC卡优惠仅限于本省内发行的ETC卡,企业跨省运输无法实现优惠通用,全国ETC卡管理尚未实现管理“全国一盘棋”。4.城市道路通行限制依然较多目前,许多城市对货车通行加以限制,主要存在五大问题。其中,反映限行区域过大的占据首位,占比达61.8%。企业反映随着城市扩围,限行区域有从中心城区向周边城区蔓延的趋势。其次是通—12—行证发放不合理,占比48.5%,企业反映各地通行证制度不科学、管理不透明、流程不便捷,影响了企业正常城市配送运行。此外,反映限行线路设臵不合理、异地车辆通行歧视、限行时间过长的均在30%以上。企业反映,一些地区限行线路存在“断头路”,一些区域实行24小时限行影响了居民生活便利。还有一些城市过分夸大货车通行的危险性,没有充分利用夜间配送时段,城市内部缺乏停靠作业区域、雾霾等严重污染天气限行不合理等,制约了货车便捷通行和城市正常运转。城市货车限行的主要问题5.大件运输许可难题待解大件运输属于载运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运输。2016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对大件运输许可管理作了明确规定。调查显示,大件运输还存在诸多制度性问题。其中,68.1%的大件运输企业表示专业作业车上牌和通行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还有大件运输审批时限长、大件运输审批手续和流程问题、企业运输资质问题、长期《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申请问题、装载多个不可解体物品的行政许可等,占比依次为53.2%、44.7%、44.7%、36.2%和34%。2017年,交通运输部推行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