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材料分析1/61、融入情景,探究问题。学习完了中国近现代史,在老师的指导下,赵明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下面是他列出的一部分提纲和他的一些想法,请你帮忙完成好吗?(1)20世纪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2)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3)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依次分别是:(4)作为青少年应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给自己写出一个“座右铭”。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歌中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历经了一个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请回答:(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成立的?(2)试举两例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什么艰苦的战争,打败了哪些不同的敌人,“一心救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毛泽东思想首次写入党章是在哪次会议上?(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3、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2008年4月,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晤。材料二:截止2009年底,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5000万人次,赴台探亲和从事文化活动的大陆居民也有120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达10万多家。两岸间接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1)想一想,63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4、请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或变革?其结果如何?请你针对这一问题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5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主席强调: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顺历史潮流而动,应人民要求而行,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开创未来,为台湾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考历史材料分析2/6材料二:国务院副总理钱起琛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①近代史上,侵占台湾的国家有哪些?②台湾的地位及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③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④二战中有一个国际文件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该文件的名称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作用?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⑤1950年,美国用什么方式阻止我国解放台湾?⑥举出历史上国共关系的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合则两利”。再举出国共关系史上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分而两伤”。⑦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美同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请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国民党的军队都在西南、西北大后方,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在敌后。这种形势对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很不利,……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派飞机、军舰把国民党军队五十多万人运到华北、华东和东北内战前线,准备进攻解放区。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尼克松随后在中国逗留的日子,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动情地说道:“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材料一表明了美国在当时对中国实行什么政策?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又是什么政策?(2)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什么?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4)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材料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人类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航空领域的突破使人类实现了“奔月”的梦想。请回答:(1)在上述两段材料所涉及的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分别有哪些?(各举一例)(2)试以历史上某一国家实力地位的变化为例,分析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兴或衰的影响。中考历史材料分析3/6(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西欧主要大国的相互关系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综上所述,你得到了什么启示?8、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材料一:英国的社会变革:图一: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图二:改变世界的蒸汽机注: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①“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材料一说明当时的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想?这些统治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共同的影响?(3)为了改变材料二中①的现状,近代中国的一些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9、、阅读下列材料……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摘自深圳商报2000年1月2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回答:(1)作者认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请分别说明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概述中国以欧美和苏俄为师的主要内容和成就。10、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的历史及两国关系耐人寻味。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两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理论成果。指出这两种理论成果,并举出运用这些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各举1例)。(2)法德关系对欧洲大陆政局影响深远.请举出19世纪中期以来两国在欧洲矛盾冲突中所参加的两对对立的军事政治组织的名称。(3)二战后两国又共同参加了哪一经济组织,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对欧洲及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扶清灭洋。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中考历史材料分析4/6材料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材料四: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请回答:①前三则材料所说的内容分别是哪次革命运动或政治派别的纲领?②联系材料四所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简单说说材料一、二的纲领有什么明显的缺陷?③材料三所述纲领,与前面其它纲领,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12、材料一:2008年5月,胡锦涛主体访日,展开“暖春之旅”,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材料二:中日关系年代尺(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2)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2012年中考历史材料题、综合题训练(参考答案)1、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3)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4)学习他们胸怀大志、爱国爱民、百折不挠、敢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座右铭”只要是健康向上,激励奋进的都可得分。)2、答:(1)1921年。(2)领导抗日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领导解放战争,打败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政府。(3)中共七大。(4)邓小平,一国两制。3、答:(1)1945年的重庆谈判(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3)两岸人民血浓于水,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党和政府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4、答:.(1)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2)①土地改革时期;三大改造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或建国初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农村政策的变化。③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手抄报、板报等。(3)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业支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中考历史材料分析5/65、①荷兰、美国、日本、法国②地位: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③“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④《开罗宣言》。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台独”的主张分列国家,危害人民,完全是非法的。⑤1派海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⑥合则两利:⑴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⑵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法西斯。分而两伤:⑴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形成了十年内战的局面;⑵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海峡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⑦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6、答:(1)扶蒋反共政策;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3)主观因素: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国防实力;国际地位的提高,影响力增强;中苏关系的恶化和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客观方面: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美国为了改变在美苏争霸中不利的局面;进入70年后,美国经济发展缓慢;陷入越南的战争的泥潭等。(4)中美关系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在曲折中发展。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两国需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言之有里即可得分)7、答:.(1)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