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陵市2012年度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工作方案(草案)汇报提纲一、基本情况二、指导思想三、预期目标四、实施步骤五、治理模式六、成本测算七、组织机构八、外地经验一、基本情况铜陵是在有色矿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工矿城市,矿产资源丰富,铜陵市矿山总占地面积为2688公顷,其中露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总面积为1020公顷。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建设的提速,我市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建材,如石料、水泥、钢材等,而石料的大量需求又使采石场数量激剧增大,这些采石场多数分布在公路两侧,有的甚至还处于城市主干道附近,采矿业对我市植被破坏相当严重。长期的矿山资源开采,忽视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对环2境产生了不良影响,破坏了铜陵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地形地貌改变、地表沉陷、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满目疮痍,矿山固废侵占土地、大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植被恢复,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迫切。为了组织、协调、指导全市矿山植被恢复工作,抓好先行试点,进而以点带面,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草案):二、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充分认识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打击无证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治理原则坚持生态修复优先、防灾避险、安全稳定的原则;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与铜陵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相结合,与省石质山造林规划相衔接,与打造生态山水铜都相结合,总结推广典型治理模式。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采用创面修复等技术措施开展矿山植被恢复。3注重用乡土树种进行生态修复,弱化人工痕迹、淡化城市化味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近自然的绿化效果。三、预期目标根据各个治理点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等特点,分两个阶段对全市关停废弃矿山进行植被恢复,治理面积15000亩。第一阶段,2012年对市区、干道两侧、重点景区可视范围的关停废弃矿山和修路形成的裸露边坡,优先安排植被恢复任务,计划2000亩。第二阶段,2013年至2015年规划治理13000亩。四、实施步骤(一)本底调查阶段(2011年12月)成立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组,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境内的所有矿山开展“卫星航片”与实地核对调查,采集资料;考察和学习外地的先进治理经验;对我市现阶段可以进行植被恢复的矿点提出具体治理办法,并将治理方案纳入市“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建设规划,明确从2012年到2015年,治理目标15000亩,确定治理方案,同时建立治理责任制,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矿山植被恢复治理阶段(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1、确定狮子山区乌木山采石场、铜官山森林公园笔架山铜矿露天排土场、凤矿露天排土场作为矿山植被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巩固已治理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治理效果。2、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首期治理:铜官山森林公园棋4盘山石英矿创面、西湖柴塘阳白山、江陵石片场、大冲石料厂、大通大院石片场、钟鸣八大鼓石料厂、顺安远明石料厂、天门唐家山金矿等25处废弃地,按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中规定的内容,完成已开采完矿点的2000亩植树、种灌、播草任务。3、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治理面积4000亩。4、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治理面积4000亩。5、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治理面积5000亩。分地区分年度任务表面积(亩)单位计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全市合计150002000400040005000铜陵县27001000600600500市郊区1300100300400500狮子山区1000300300200200铜官山森林公园1500600300300300铜陵有色45000150015001500全市2012年度任务(2000亩)森林公园600铜陵县1000狮子山区300市郊区1005铜化集团200005005001000其他200005005001000(三)补缺补漏,完善恢复治理工作阶段从2013年开始补缺补漏,每年在前一年完成的基础上,另补植绿化20%。五年共补植面积3000亩,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绿化标准,完成治理任务。每年11月至12月,组织对所有的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与监督制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2015年12月,加强跟踪检查,总结经验,着手规划后续矿山植被恢复规划,形成矿山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采矿行为死灰复燃。五、治理模式排土场、弃渣区、平缓采石迹地和陡峭岩壁的治理的几种方法:1、对边坡坡度小于30°的排土场、弃渣区,直接进行生态环境修复。边坡坡度小于30°的采石迹地,采用客土法进行植被恢复。2、边坡坡度大于30°而小于45°的,采用爆破造林、或改造成台阶状造林、或采用植生袋复绿。植生袋是用可以自然降解的木浆纤维纸经复合加工而成,把精选的种子及培养基按照特定的工艺和配方定植在袋内。3、边坡坡度在45--60°的,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削坡处理,采用水泥网格进行生态环境修复。4、边坡坡度在60°--80°的采石场陡峭岩壁,采用种植槽(爆6破开槽--填土--苗木移栽)技术。也可以在石壁上沿着等高线安装种植构筑槽板,在板槽内填入营养土,栽植乔灌藤等容器苗。并辅以草本种子的撒播,通过肥水养护形成稳定的乔、灌、藤、草植被生态,使废弃石场景观得到彻底改观。5、边坡坡度大于80°的采石场陡峭岩壁,采用混凝土和混合植绿种子配方,对岩石喷播绿化。施工技术为:先对原始坡面进行适当清理,然后再在坡面上铺上铁丝网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绿种子和混凝土混合配方由专用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度的植被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墒,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6、边坡坡度大于60°-90°,创面高度低于15米,采用藤本植物攀援或垂悬绿化,攀援植物主要有爬山虎、薜荔、络石等,垂悬植物主要有葛藤等。7、综合治理绿化,由于采石场开采立面普遍存在立面高、坡度陡、无土层、容易淋溶、植物生长环境恶劣,石壁立面的绿化一直是采石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国际性难题。因此采石场复绿要因地制宜,要将上述几种绿化技术结合使用,综合治理。六、成本测算成本核算是矿山植被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成本因其治理模式的不同而不同;治理模式相同,治理对象的立地条件不同也不同;治理模式和治理对象的立地条件都想同,但所恢复植被不同也不同,且治理成本悬殊。目前国内外学者绝少涉及矿区植被恢复治理成本核7算,没有形成较精确地治理成本体系,难以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标准。矿山植被恢复的成本(单位面积治理成本)测算,由三部分成本组成,即土地整理费、植被恢复费、辅助费用。植被恢复费包括:植被恢复调查设计费;种苗费(裸根苗、带土球苗和容器苗);辅助材料费(容器苗保水剂、生根粉和肥料等);栽植费和其他费用等。辅助费用主要包括:幼林抚育费(前三年抚育);病虫害防治费;防火费;灌溉费和林木管护费等。矿山恢复成本测算表单位:元/亩序号治理模式成本合计整地费植被恢复费辅助费1原土60002000200020002客土80004000200020003植生袋100005000300020004爆破1500010000300020005台阶3000025000300020006水泥网格250元/m27种植槽150元/m28喷播250元/m29攀援或垂悬10元/m2400030001000以上测算表是我们依据考察、调研、信息收集所得到的有限资料,分析研究核算的矿山植被恢复成本和治理补助标准,这个测算标准是比较粗浅和不太精确的,只能作为参考。8各类不同的矿山植被恢复测算标准,还要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作业设计综合测算,确定成本核算和治理补助标准。七、组织机构成立市废弃矿山植被恢复领导小组,市长、分管农委、国土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国土局、环保局、农委(林业)、水务局、住建委、安监局、公安局、宣传部、重点工程建设局、旅游局、规划局、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和县、区政府、西湖新区、市招投标中心、有色公司、铜化集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建立分工负责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市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委(林业局),负责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具体实施和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技术管理、宣传督查等若干工作小组。县、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八、外地经验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矿山植被恢复工作亮点众多,很多矿区被破坏的植被已经基本上得到恢复,昔日的乱石坡、青山挂白,今天已经山清水秀,绿树成林,成为城市周边靓丽的风景线。规划先行、政企联手、市场运作、典型引路、科学治理的矿山生态恢复新路越走越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