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建筑(已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祠寺庙庵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相传为祭祀西周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封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尊叔虞为晋王。始建年代不详。曾名叔虞祠、晋王祠,俗称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魏书·地形志》载:“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由此可知,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代,晋祠已是享有盛名的名胜之地。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北齐,以晋阳为别都,并于天保年间(550年~559年)大兴土木,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使晋祠更盛于北魏之前。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五年(569年),改晋祠之名为大崇皇寺,成为一座佛教沙门。宋代之前,晋祠多次修建扩建,均以祭祀唐叔虞为主,建设布局以叔虞为祠主体。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大兴土木,扩建晋祠,镌碑刻石,宣扬文治武功。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晋祠西隅叔虞祠南畔,面西向东新建了规模宏大、盛冠全祠的圣母殿,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于其中,并赐封她为“显灵昭济圣母”,翻修了鱼沼飞梁。宋之后的金、元、明、清历代,相继以圣母殿为中轴线,由西向东先后建起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会仙桥、水镜台、景清门。改变了宋以前晋祠以唐叔虞祠为主的建筑格局,圣母邑姜成了晋祠供奉的主神。现在的晋祠,除了上述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外,在其两侧还有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后创建的许多殿宇祠堂、楼亭台榭,形成了拱卫中轴线的北线、南线古建筑群。北线西起枕山依势而起的有三圣阁、待凤轩、七十二台、苗裔堂、松水亭、善利泉亭、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钧天乐台、昊天神祠、东岳祠、文昌宫以及人工山岳。南线有台骀庙、公输子祠、水母楼、难老泉亭、不系舟、真趣亭、王琼祠、三圣祠、傅山纪念馆、胜瀛楼、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白鹤亭。在南线古建筑群的南端,是自成体系的十方奉圣寺、浮图院、舍利生生塔、留山园和宝墨堂等。1、水镜台位于晋祠大门对面,是晋祠的戏台。始建约为明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343.54平方米。殿为重檐歇山顶,勾连搭单檐卷棚顶。台周环以走廊,边筑石栏杆。台中悬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西书法家杨二酉所书“水镜台”匾额。后台“三晋名泉”大匾,是清康熙年间晋祠镇举人杨廷翰所书。此建筑雕梁画栋,沥粉贴金。保存完好。2、会仙桥位于水镜台正西,横跨在智伯渠上,是通往圣母殿、献殿的要道。桥创建年代无考,相传每年四月十四有仙人在桥上相会;又说明朝翰林院修撰罗洪先曾与仙女们在此相会,故名。桥为石质。现存为明代建筑,长3.82米,宽3.32米,拱形,桥面中部高凸,东西各有台数级,南北有石栏护围。拱两侧均有题字,但剥落无法辨认。3、金人台位于会仙桥西,亦称“莲花台”。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载,晋祠为晋水源头,为防水患,镇以金神,故称“金人台”。此台为一座砖砌短栏的正方形台,中央有明筑约4米高的琉璃瓦焚帛炉;台上四隅各矗立一尊高2米多的铁铸武士,又称“铁太尉”。台高1.7米,宽1.3米。四尊铁人中东北隅一尊为民国2年(1913年)补铸;东南一尊系北宋元四年(1089年)铸;西南一尊系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铸,其胸前有“北宋绍圣四年铸”铭文,其形象最佳;西北1尊系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铸,其头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补铸。四尊铁人形象威武,锃亮不锈,是我国北宋时期铸造艺术的杰作。4、对越坊位于金人台以西。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对越”,语出《诗经·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对”,为报答的意思,“越”,意为宣扬。这首诗是周朝各代周王祭祀祖宗时必唱的歌,主要是宣扬先王们治理天下的功德。“对越”二字,为明代书法家高应元书写,是晋祠三名匾之一。对越坊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坊台两侧踞铁狮一对。5、钟鼓楼位于对越坊两侧,南为鼓楼,北是白鹤亭位于胜瀛楼西北智伯渠上,又称“水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道光二年(1822年)补修。亭跨于智伯渠上,由方形柱支承,梁枋交错,为井字形。亭围设有美人靠,歇山卷棚顶。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载:“水亭,知县龚仲敏建”。又民国《晋祠志》载,“因其形若舒翼而飞”,故取名为“白鹤”。6、三圣祠位于智伯渠南岸。始建年代不详,原是药王庙、仓王庙,清乾隆二年(1737年)将两庙合建为一,因晋祠以水著称,又添龙王,称“三王祠”,后改名“三圣祠”。祠坐南朝北,建于约2米高的平台上,平台边缘筑有花栏,以木枋作山门。祠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悬山顶,五花山墙,前檐有廊,三踩斗。祠内神龛中塑药王扁鹊,左塑仓王,右塑龙王;此外还供奉有古代十大名医像,这组塑像为清乾隆二年合建后所塑。难老泉亭晋水发源于悬瓮山下,经难老泉流出。据《水经注》载“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又载“东南出城注于汾水”。宋嘉五年(1060年),又将晋水分为海清北河、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四段,以利灌溉。难老泉,位于水母楼前,是晋水的主要出水处。泉水从地平线下约5米的断岩中涌出,盛时平均每秒流量为1.8立方米。古人以《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佳句命名为“难老泉”。泉水出口处砌石,深7米,径5米,周建栏栅。泉水涌入智伯渠,清澈晶莹。“难老泉声”为晋祠内八景之一。难老泉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年~560年),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重修。亭为八角攒尖顶,径8米,施五铺作斗,补间二朵,中悬龙首状雷公柱,绕以两周垂莲吊柱。亭内悬有傅山所书“难老”立匾等。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之西。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相传晋祠之北金胜村柳氏女嫁来晋祠镇后受婆婆虐待,每日担水,劳累不堪。后白衣仙人送她一马鞭,放入水缸内,缸内水总是满着。一日她回娘家,婆婆从缸中抽出马鞭,大水泛溢成灾。为遏止水势,挽救全村百姓,柳氏坐于缸口,牺牲了自己。后人为纪念柳氏,尊她为“水母娘娘”,并在难老泉的源头上建造水母楼。楼阁二层,五开间,重檐歇山顶,上下层都有围廊。楼下有砖券洞3孔,中间1孔设神龛,奉铜制水母娘娘像。像高1.6米,端坐于水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楼上有9尊明代彩绘泥塑,中间龛内供水母娘娘坐像,两旁侍女,或捧印秉笔,或持梳妆用具,各司其职。7、公输子祠位于台骀庙与水母楼中间。公输子,春秋时期鲁国人,相传为能工巧匠,木工、石工、泥瓦工所使用的工具,均属他发明制作,被称为祖师。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之物。祠坐西朝东,建于高2.75米的石基之上,正殿三楹,檐下悬“巧思入神”匾。8、王琼祠位于晋溪书院西侧,智伯渠上。王琼(1459年~1532年),字德华,号晋溪,太原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正德八年(1513年)晋户部尚书,后晋兵部尚书,嘉靖十一年(1532年)卒,谥号“恭襄”。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祠祀之。现存殿三楹,东向,殿檐有额题“山高水长”。殿内正中有龛,内供身着官服的王琼塑像,旁有6尊侍者彩塑。塑像均为明代遗物。9、晋溪书院位于祠区中部,与胜瀛楼隔陆堡河相对。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为明代吏部尚书王琼(号晋溪)别墅,称“晋溪园”,后改名“晋溪书院”,成为学堂,也作县宰课试之所。现存建筑为近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书院坐西朝东,山门檐下有王琼第十四代孙王宪所写“晋祠书院”匾额。正厅三楹,中央设讲堂,内悬二匾:一为白鹿洞书院教条;另一为程端蒙、董铢二先生教学学则。正厅后辟门,与王琼祠相通。另有东、西厢房各10间。山门外阶左原有王公饮马池(现已不存)。10、文昌宫位于晋祠中轴线北区,智伯渠北岸。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扩建。宫坐北朝南,正面筑洞3眼,为“晋水七贤祠”。祠为纪念与晋水有关的七位贤士而建:周代豫让,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范仲淹、欧阳修,明代于谦、王琼。祠上建飞阁,称“文昌阁”。阁内原有塑像3尊,中为文昌帝君,左、右为魁、禄二星。阁左右建廊,墙上有杨二酉撰、其曾族孙杨书的《晋祠全景诗》。钟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1956年按原样彩绘。二楼形制相同:重檐十字脊,四面山花,中置一小庙,宝珠火焰顶,盘龙大吻对峙;下檐三踩斗,三幅云昂嘴,龙首状耍头,角出象鼻由昂;小八角柱间装置直棂栅栏围护,立于高约4米的方形石砌台基上,角出螭首,西面设人字形踏道,可供人上下。钟楼中悬高2米余大钟1口,最大外径1米多,边缘成波浪型,铸文清晰,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所铸。鼓楼中置大鼓,长约2米,径约1米,左右镌刻蟠龙彩凤图案。11、献殿位于对越坊西。为中央文化部鉴定的国宝建筑之一。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为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琉璃雕花脊,斗简洁,出檐深远,前后当心间辟门,左右间在槛墙上置直棂栅栏,结构紧密。1955年,照原式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风格。12、鱼沼飞梁位居圣母殿与献殿之间,为一座十字形桥。古人有“圆为池,方为沼”之说,因此池方形而多鱼,故称“鱼沼”。鱼沼,晋水的第二泉源,水从沼出,流入八角莲池,然后汇入智伯渠。桥建于鱼沼之上,形同飞梁,故名“鱼沼飞梁”。此桥始建年代无考,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载:悬瓮山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可知那时此处已建有飞梁。现存鱼沼飞梁为北宋时与圣母殿同期建。桥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9.5米,宽3.3米,两端下斜与地面平。沼中立八角石柱34根,柱础为宝装莲花,上端微有卷杀,柱头上普柏枋相交,上置栌斗,施十字承托梁枋。四面以桥连接,成十字形桥面;中间交叉处为6.5米见方的平台;东西连接献殿和圣母殿。南北桥面斜至沼边,与圣母殿上翘的翼角相呼应,状如鸟之双翼。鱼沼飞梁四周有白石勾栏围护。此桥为我国现存惟一的一座古代十字形板桥。桥东月台上有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铸铁狮一对,造型逼真,神态勇猛。13、圣母殿及宋代彩塑位于鱼沼飞梁之西,后依悬瓮山主峰。据明嘉靖《太原县志》及殿内脊檩题记,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元、明两代又有修葺,形制、结构保留宋代规范。殿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身四周建有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大殿采用“减柱法”营造,内外共减16根柱子,以廊柱的檐柱承托殿顶屋架,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大殿正面8根檐柱上的木雕缠龙是宋式建筑现存孤品。大殿副阶斗出两跳,华头外延假昂头,殿身斗出三跳,两华一下昂,上加昂耍头。殿柱侧脚升起显著,檐口线从次间上翘,屋顶檐口形成富有弹性的曲线圆弧,是典型北宋建筑风格。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除中央龛内的2尊小像为后补外,其余均为原作。主像邑姜,凤冠蟒袍,仪态庄重;其余42尊塑像分立于圣母两旁。其中侍女像33尊,宦官像5尊,女官像4尊,均大如常人。这些人物,或奉梳妆洒扫,或侍饮食起居,或献音乐歌舞,或掌文印翰墨,造型各异,神态逼真。殿外门额上、檐下有4块壁画,绘有人物40余人,中绘圣母邑姜手持圣旨,左右众侍女各持宝伞、宝扇之类,众人脚下腾云,作下界出巡状。壁画线条流畅,其绘制年代待考。14、苗裔堂位于圣母殿左侧,后倚悬瓮山,右接圣母殿,堂前有周柏。始建年代不详,元致和元年(1328年)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堂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四铺作斗,平出昂,补间一朵,前檐有廊。从全祠布局看,应为圣母殿的左配殿。据民国《晋祠志》载,苗裔堂内有塑像19尊,其中有7位娘娘、4位男侍、8位女侍,均为明代塑造。此堂旧时为人求子之所,檐下有清人杨二酉所书“赞化育”额题。15、台骀庙位于圣母殿南侧。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创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屡有修葺。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